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比蓑衣高級的古代雨衣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現在正是2017年國慶假期。

這個假期與中秋佳節相連,比較長,應該是比較爽的一個小長假。但是,我想好多網友現在都是爽不起來,第一大不爽,自然是路堵嚴重,再一個不爽是大家之前都沒有想到的,就是連陰天。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冒雨逛天安門)

受冷空氣影響,這次假期的全國降水範圍很大,大部分地方陰雨天數較多,並且伴隨一定程度的降溫。這給假期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本想可以在戶外美美地拍一通照片,只能「雨中即景」了。

我乾脆不出去,宅在家裡,趕趕書稿,順便寫點自媒體文章。

雨天如何出行?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雨衣,遇雨穿衣。這篇文章就來說說雨衣的由來,古代的雨衣什麼樣。

在古代,高級一點的雨衣則不用莎草、蒲葵一類來製作,而用絹絲製作,外塗油脂,所以被稱為「油衣」,後期塗刷桐油,甚至油漆。油衣避水性極好,與現代雨衣功能十分接近。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現代著雨衣出行)

油衣起源於何時?據《左傳·哀公二十七年》,當年,陳成子率齊軍途中遇到大雨,他當時就是身著雨衣,即所謂:「成子衣制,杖戈,立於阪上。」晉人杜預就此條注稱:「制者,雨衣也。」

油衣也稱「油衫」,用桐油塗絹綢製成,故亦稱「油絹衣」。據《宋會要輯稿》「後苑造作所」條,北宋皇家設有各種製作器具的作坊,其中有就「油衣作」。宋朝一些富家子弟雨天出行很愛穿油衣。《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述南宋都城情形:「遇雪,公子王孫賞雪,多乘馬披氈笠,人從油絹衣。」

油衣何時進入民間的?漢崔寔《四民月令·五月》有這樣的說法:「以竿掛油衣,勿襞藏。」意思是要用竹竿把油衣掛起了,不要疊起來收藏。可見,至晚在東漢時,這種高級雨衣,民間已有使用。但民間普遍用起油衣,應該在唐宋以後。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古人雨天出行裝束)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中有一則「孔拯避雨」的故事,提到孔拯借油衣的事情,被借人家,「未嘗置油衣,然已令鋪上取去,可以供借也。」雖然家裡沒有備油衣,但這戶人家很夠意思,派人出去買了。這段話至少透露出兩個信息,一時人家裡一般都會備油衣,二時街頭店鋪已有油衣出售。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古代街頭)

明清時,油衣已是百雜店常銷貨,北京、南京這些大城市無不售油衣。如在北京,出名的有「竇氏油衣」。清張子秋《都門竹枝詞》稱:「雨衣油紙家家賣,但看招牌只一家。你也竇家我也竇,女娼男盜盡由他。」因為竇氏油衣好賣,當時不少商家都打出竇家招牌,出現冒牌油衣。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古代出行有人帶著傘)

到清朝時,防雨服裝更為豐富,除雨衣外,還有「雨裳」,從皇帝到百姓都能穿,以顏色區別等級。《大清會典圖》規定:「皇帝雨裳,明黃色,油綢,不加里,左右幅相交……」皇族、一品大員則穿紅色雨裳,二品以下文武官至軍民皆青色。

民間還出現了「雨裙」,用油布製作,使用時裹在褲裙外面。清李海觀小說《歧路燈》第五十七回有借雨具情節:「我無事不來,今日特來問譚爺借雨帽、雨衣、雨裙,俺家裡要走哩。天晴就送的來。」可見,雨裙與雨衣、雨帽是時人完整的雨天出行裝束。

國慶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煩,中國古人發明了一種雨天用具,很管用

(出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紙張發明以後,古人製作油衣的材料發生變化,開始選用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的油紙。晚清時國外塑料雨衣進入中國市場,成時髦貨,老式油衣漸漸退出了中國人的生活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歷代建國日為何都喜歡定在「1日」?清朝於1644年十月一日宣布建國
盜墓時遇到巨沉的封門石咋辦?有一絕招,吹灰之力可破!
將同夥弄死洞里,黑話稱作「活種」,過去盜墓圈還有哪些可怕說法?
一國軍將領把收繳文物偷運老家,遭馮玉祥一頓責打,臉都被打腫了
陝西考古發現「盜墓咒語」,看到棺材上面的毒字,不迷信的考古專家都緊張了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