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98%的人都走錯了!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98%的人都走錯了!

「超級俱樂部」,國內最大的戶外社群平台

很多人對走路健身的意識非常高

認為邁開步子走得越多越好

卻不知走路速度影響著人的壽命

美國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

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

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

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

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

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快走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怎樣正確的快走是個大難題

下面小超來給你科普一下

一、快走7大好處,讓你擁有「人類最好的醫藥」!

快步走在幾千年前就被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稱為「人類最好的醫藥」,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的快步走,對健康起到多方面作用。

抵禦糖尿病

英國研究顯示,

快走可以明顯減少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經常快走,可以顯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提高性功能

研究者對一群45—55歲之間的女性進行調查後發現,那些經常鍛煉(如快走)的女性,能從性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節省健身費用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調研,在最近6個月里,受調查的1000名志願者中有1/4削減了去健身房鍛煉的費用。事實上,每周快走150分鐘,就能起到減輕壓力和預防心臟病的效果,是最划算的鍛煉。

減少藥物服用量

根據美國一項國民健康調查,每周走路總里程最長的人服用藥物的可能性是最低的。

抵禦乳腺癌

《臨床腫瘤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已患上乳腺癌的女性如果經常快走鍛煉,生存率要比不愛走的乳腺癌患者高45%。

減少中風風險

美國研究發現,經常快走的人比少走路的人患上中風的可能性低40%。

防老年痴呆

義大利學者召集了749名記憶力有障礙的病人,記錄他們的體育鍛煉情況。4年後發現,那些愛散步的人比不愛散步的人最終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低27%。

快步走除了以上的好處以外,可以強筋健骨、提高機體運動功效、健腦益智、預防骨質疏鬆、提高工作效率、防治便秘、增進胃腸蠕動改善食慾、減肥瘦身、加速能量消耗、保持體形外,還能夠增強心肺功能、增進胰島素功能、調節改善血脂,對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堅持徒步走就是最經濟、最簡單的運動方式

只要你走出去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不需要多麼大的運動量

每天堅持徒步走1小時

你就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了

二、每天堅持1小時,健康瘦身在眼前

1—5分鐘

首先邁出的幾步會引發細胞釋放出生成能量的化學物質,從而為散步提供能量。此時,心率達到每分鐘 70~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預熱。關節的僵硬度開始減弱,並釋放出潤滑液讓你更容易移動身體。

在這5分鐘里,人體每分鐘燃燒5千卡的熱量,是坐著等靜止狀態下的5倍。同時,為支持運動,身體開始從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存儲中獲得更多燃料。

6—10分鐘

心跳增加到每分鐘約140次。隨著步速的加快,人體每分鐘燃燒的熱量達到6千卡。血壓會輕微上升,但身體會釋放能擴張血管的化學物質來抵消這一潛在危險,更多的血液和氧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正處於工作狀態的肌肉。

11—20分鐘

體溫不斷上升,靠近皮膚的血管擴張且釋放熱量,你會開始出汗。伴隨著輕快的步伐,人體每分鐘燃燒的熱量達到了7千卡,此時的呼吸可能會變得稍微有些艱難。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以便為肌肉輸送能量。

21—45分鐘

此時,你會感覺精力充沛,隨著身體張力的釋放,

大腦會釋放出讓人感覺良好的內啡肽,你會開始放鬆。由於有更多的脂肪得到了燃燒,胰島素分泌量開始下降,這對體重過沉的人或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個極好的消息。

46—60分鐘

徒步1個小時,你的肌肉可能會感覺疲勞,因為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存儲量減少了。當你冷靜下來時,心率和呼吸都會放緩,儘管之後燃燒的熱量有所減少,但依然多於鍛煉前,這種較高的熱量狀態將保持1個小時。

走路的好處這麼多,

但這都有一個前提,

你得會走路!

三、沒有正確的3個快走方式,和世界說拜拜

大原則

速度:每分鐘 120~140步/跑步機速度約 6左右。

強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時間:每次 30分鐘以上、每周累計 150分鐘以上,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較好。

上半身

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傾或駝背,肩膀自然放鬆,收小腹。雙手輕輕握拳,手臂彎曲、配合步伐向後擺動。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奏。

下半身

儘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踏出時腳跟先著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

不管是上班或回家的路上,都可以有意識地加大、加快步伐,將運動融入生活、增加熱量消耗,更能夠健康瘦身!

四、快走當心這4個注意事項,讓你不白走

姿勢

抬頭挺胸收腹

這樣的姿勢能讓你呼吸更順暢,並避免不良姿勢造成的腰背部肌肉疲勞。

動作

擺動雙臂

手臂前後擺起來,肘關節自然彎曲,盡量緊貼身體兩側,幅度可以比日常走路大一些。

步子不要太大

步子太大,腳掌落地過急,容易增加關節損傷風險。

慢慢停下來

最後的 5~10分鐘應逐漸地減慢速度,讓心跳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

裝備

選擇合適的裝備

一雙緩衝穩固性能良好的輕便運動鞋,一雙保暖、透氣、乾爽又防滑襪子,以及面料柔軟、透氣、吸汗的運動服,能讓運動更安全、舒適,提升運動效果。

年齡較大、身體較弱或下肢損傷的人,還可以選擇手杖增強行走穩定性。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備一個計步器,更精準地把握運動強度。

不宜人群

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快步走時必時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運動。

「腳是第二心臟」

常言道:「老化從腿開始」

因為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

一旦這些肌肉衰萎

人不僅無法維持正確姿勢

而且易有疲勞、膝痛、腰痛等現象

鍛煉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快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你平時有進行快步嗎

多久進行一次呢

趕緊留言和大家談論談論

下載荔枝新聞APP客戶端,隨時隨地看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