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經典 南五祖寶誥

道教經典 南五祖寶誥

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明真正道,行化南天。九皇降跡於天台,一脈浚通於劉祖。采瓊花之仙異,著悟真之丹書。道付杏林,不日還元之編集。法通雞足,俞琰丹髓之書成。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刀圭入口,神化無方。施雷雨於掌中,甦生民於世外。德彰南海,獲瓊玉之英標。道遍遐荒,飫法言之靈妙。龍虎羅浮之跡,武夷玉隆之書。過化多方,真文備著。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誓願弘深,慈悲仁聖祖師。悟真紫陽真人。杏林翠玄真人。道光紫賢真人。泥丸翠虛真人。瓊琯紫清真人。五祖藏道天尊。

南五祖寶誥:全真教為與北五祖區別,故稱張紫陽、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為南五祖。

明真正道,行化南天:明真,明白,真一不二。正道、行化,即以行跡德行教化。南天,一般多以南天為天之大門,此處特指我國南方閩粵一帶。

九皇降跡於天台,一脈浚通於劉祖: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云:「宋徽宗政和中,紫陽一日通名姓謁黃公冕仲尚書於延平。黃公素傳容成之道……後寓書於黃,敘述甚異,其孫銓見其書秘不盡言,其中大略:紫陽自謂昔與黃皆紫微天宮,號九皇真人,因誤校勘劫運之籍,逐謫於人間。今垣中可見者六星而已。潛耀者三用成冕仲,洎維楊於先生也。故此處九皇即譯為九皇真人。浚,疏通的意思。此二句均是紫陽真人典故。故此二句可譯為:九皇真人由天台降生於人間,一脈接承大道於劉海蟾祖師。

采瓊花之仙異,著悟真之丹書:此二句亦紫陽真人顯化典故。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云:一僧修戒定真慧,自以為得最上乘旨,同往揚州觀瓊花……紫陽與僧處一凈室,相對瞑目趺坐。皆出神遊,紫陽才到,其禪師已先至,繞花三匝,紫陽曰:「今日與禪師至此各折一花為記。」僧與紫陽各折一花歸,少傾紫陽與僧欠伸而覺,紫陽云:「禪師瓊花何在?」僧袖手皆空,紫陽於手中拈出瓊花。後作《悟真篇》行於世。故此二句可譯為:采瓊花以示仙家之神異,著寫《悟真篇》一內丹書籍。

道付杏林,不日還元之編集:此二句言石泰杏林真人典故。石泰真人得內丹之道,著有《還元篇》一書,故此二句可譯為:將大道內丹口訣傳付給杏林真人,杏林真人不久便著有《還元篇》一書。

法通雞足,俞琰丹髓之書成:此二句乃薛道光真人典故,俞琰丹髓,即薛道光真人所著《還丹復命篇》、《丹髓歌》等。陝府雞足山人也。故此二句可譯為:杏林真人將道法又傳於雞足山人薛道光後來寫成《丹髓歌》及《還丹復命篇》二書。

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此二句乃陳楠真人典故,真人惠州博羅縣白水崖人。挺出,挺身而出。信地,就地。故此二句可譯為:陳楠真人由惠州挺身而出,就此地而徹悟神仙超人的玄妙。信地,原指軍隊駐紮和管轄的地方,這裡是借用。

刀圭入口,神化無方:刀圭,按《辭源》雲藥物量名,《政和澄類本草》引梁陶弘景《名醫別錄》:「凡散葯有雲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明董炁《碧里雜存》上刀圭:「前在京師,買得古錯刀三枚,京師人謂之長錢。……其錢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壁之形,中一孔即貫索之處。蓋服食家舉刀取葯,僅滿其上之圭,故謂之刀圭,言其少耳。」刀即錢之別名。其實所謂的圭,即古時量日長用的有刻度的立尺。後來道家以刀圭表示陰陽。此處指陳楠真人後來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訣。入口,是進入其口。此處表示陰陽火候恰到好處時。神化,神奇的變化。無方,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故此二句可譯為:太乙刀圭金丹法訣煉到極妙時,神奇的法力無法形容。

施雷雨於掌中,甦生民於世外:此二句言陳楠真人於黎姥山付之。病多輒愈。故多受民眾稱頌。甦即蘇。一般指人假死後再活過來,此處特指濟救的意思。故此二句可譯為:運用雷雨大法於指掌之中,以道法與百姓治病於世外。

德彰南海,獲瓊玉之英標:瓊玉,此處用來形容大道口訣的珍貴。英標,此處是精華的意思。此二句言白玉蟾(自號南海翁)得陳楠先生之道,常用雷印佩符為百姓祈禳,輒有異應。故此二句可譯為:海南翁白玉蟾得到陳楠真人金液口訣,為百姓治病被稱頌。此亦贊白玉蟾語,白玉蟾為瓊州人。

道遍遐荒,飫法言之靈妙:遐荒,此處指邊遠地區。此二句言白玉蟾受上清籙行諸價法於都天大雷,而四處傳道。故此二句譯為:得到都天大法後,便四處顯化傳道。

龍虎羅浮之跡,武夷玉隆之書:此二句亦白玉蟾真人典故,言真人獨往還於羅浮、龍虎、武夷、天台、金華等地。並著有《武夷集》及《玉隆集》二書,故此二句譯為:龍虎羅浮諸仙山均留下真人之仙跡。並留有《武夷集》及《玉隆集》之書籍。

過化多方,真文備著:過,經過。化,教化。多方,許多地方。此二句可譯為:教化經過許多地方,並寫了許多文章丹書。

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言:「自得道後,蔬腸絕粒凡九年,而四方學者如牛。……後從游名山莫知所之。」故此處言:為眾多仙人之首冠,集前代神仙之模範。

誓願弘深,慈悲仁聖祖師:此二句可譯為:有非常弘大深重的宏誓願力。是非常慈悲仁義的聖賢祖師。

悟真紫陽真人:名張用成,又名張伯端。天台人少無所不學,浪跡雲水,晚傳混元之道而未備,孜孜訪問。宋神宗熙寧二年,陸龍圖公詵鎮益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劉海蟾授金液還丹火候之訣,乃改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修鍊功成作《悟真篇》一書行於世。

杏林翠玄真人:名石泰,常州人;字得之,杏林,一號翠玄子。遇紫陽的金丹之道。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屍解作頌云:「雷破泥丸穴,真身駕火龍。不知誰下手,打破太虛空。」後兩年易介復見杏林於羅浮山。

道光紫賢真人:即薛道光,一名式,一名道源陝府雞足山人也。一雲閬州人,字太原。嘗為僧,法號紫賢,一號毗陵。雲遊長安留開福寺長老修嚴與道眼因緣。「金雞未鳴時,如何沒音響。」宋徽宗崇寧五年丙戌冬寓眉縣之青鎮,聽講佛寺,適遇風翔縣杏林驛道人,石泰年已八十五矣。發綠朱顏,神寧非凡……紫賢遂稽首皈依,請受業,卒學還丹受口訣。光宗紹熙二年九月初九日,屍解作頌曰:「鐵馬奔人海,泥蛇飛上天。蓬萊三島路,原不在西邊。」明年,沙道昭復見紫賢於霍童。(摘自《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泥丸翠虛真人:真人名陳楠,字楠木,號翠虛,惠州博羅縣白水崖人。以盤龍箍桶為生,後得太乙刀圭金丹發訣於薛道光。得景霄大雷琅書於黎姥山神人。每人求符捻土付之,病多愈,故人呼之陳泥丸。宋徽宗政和中舉提舉道錄院。後歸羅浮以道法行於世,所至與人治鬼。後人水而逝,為止水解。(摘自《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瓊琯紫清真人:真人姓白,母以玉蟾名之,一字如晦,世為閩人,以其祖任瓊州之日,故生於海南,乃自號海瓊子,或號海南翁。或神霄散吏。幼舉童子,長遊方外,蔬腸絕粒,凡九年而四方學者如毛。……初事翠虛九年,始得其道。翠虛遊方外,必與先生俱。逮翠虛解化於臨漳。先生乃獨往還於羅浮、霍童、武夷、龍虎、天台、金華……「後」受上清錄行諸階法子都天大雷最著,所用雷印,常佩符肘間,所至祈禳輒取異應,後從游名山,莫知所之。或言屍解于海豐縣。(摘自《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五祖蕆道天尊:蕆,完成、解決。此封號為南五祖合稱。

濟源市陽台宮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經典 北五祖寶誥
修真之人,須經大鍛煉
呂祖故事 賜葯覺能
道教經典 玄蘊咒
道教經典 凈天地神咒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