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歷史可以明心智,那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哲理:瓜田不納履

讀歷史可以明心智,那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哲理:瓜田不納履

讀史可以明智。魏徵有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笑看史事,可以從中汲取到處理問題應該有的態度和方法,從而讓自己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鎮定從容。

用《大學》中的一段話與讀者共勉歷史: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歷史

歷史文化故事正文:

郭文本是唐文宗時皇宮內的一名普通士兵,可是這個人很聰明,懂得巴結主子和上級目員,因而上下關係搞得非常好。不久就被分配到皇太后宮中當差, 成了皇太后的親兵。為了博得皇太后的歡心,他硬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送進了宮裡。他就有這麼兩個女兒,他老婆因此和他大鬧了一場,可是郭文有自己的打算,他罵老婆頭髮長見識短,心想我還要指望著這兩個女兒升官發財呢。郭文的兩個女兒也被分到皇太后身邊做侍女,臨進宮前,郭文千叮嚀萬囑咐,告訴女兒 們如何在宮裡當差,如何討皇太后歡心等等。

皇太后得知郭文把自己的一對女兒也送進了宮裡,心裡很是感激,親自接見了郭文,對他很是客氣,還賞賜了他不少的金銀財寶。郭文更是趁此機會拚命地奉承皇太后,並且表達自己對朝廷的一片忠心。皇太后見他這樣忠心耿耿,就許諾說將來一定要給他一官半職。郭文心中竊喜,可嘴上還是說: 「太后,小人沒什麼本事,書讀的也不多,不能勝任啊。」

皇太后越聽他貶低自己越覺得此人是個人才。不久,皇太后就和皇帝唐文宗說了郭文一家的事,要求皇帝給郭文賜個官。唐文宗也是個大孝子,看到母親這樣欣賞郭文,心想一定錯不了,於是就派郭文去某地做了縣令。

朝中的大臣們聽說了此事,議論紛紛,大家都說郭文用兩個女兒換了個縣官做,不合朝廷禮法。於是工部侍郎柳公權對唐文宗說:「皇上,凡是朝廷命官,都必須是經過嚴格考核的人才,絕不能採用不正當的途徑任命啊。」

唐文宗 有些為難地說:「寡人知道,可是郭文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獻給皇太后,皇太后很欣賞他,而且皇太后還親自接見了郭文,說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我也不願違背皇太后的旨意啊。」

柳公權說:「皇上,即使郭文有再大的本事,沒有經過考核就任命他官職,人們也會說他是沾了兩個女兒的光啊。」

唐文宗面有難色,不知道該怎麼辦,心想,柳公權說的不錯,可是也不好違背皇太后的意願啊。

柳公權看到唐文宗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就說:「皇上,古人云,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在經過瓜田地的時候不要彎腰提自己的鞋子,當走到李子樹下的時候不要抬手整理自己的帽子,以免人家懷疑你是在偷瓜摘李啊。」

唐文宗聽到這,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心一橫,也顧不得皇太后高興不高興了,毅然罷免了郭文的官職。

歷史文化哲理感悟:

存在著聯繫的事物之間容易出現嫌疑,這是客觀事實。瓜田納履,李下整冠,即使你沒有偷瓜摘李,你的動作已經讓人懷疑你了。因此,為了不讓人產生懷疑,唯一的辦法就是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盡量避免這樣的嫌疑。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們對什麼事情發生懷疑時,不要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定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再下結論,以免誤傷人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