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是廣東貧農,遠渡南洋成海外國王,朱元璋朱棣對其忌憚不已

此人本是廣東貧農,遠渡南洋成海外國王,朱元璋朱棣對其忌憚不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時期我國沿海地區頗不平靜,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海盜集團騷擾沿海百姓,令明朝統治者很是頭疼,而今天故事的主角——陳祖義正是其中的大佬。

陳祖義,祖籍廣東潮州,世代均以務農為生。在明朝洪武年間,陳祖義因生計艱難便帶著全家逃至南洋做了海盜,由於其膽大心細、又頗有謀略,很快就聚集起一股武裝力量盤踞在馬六甲一帶,專門搶奪過往船隻。其後陳祖義通過吞併周圍的小股力量,勢力逐漸強盛起來。

在鼎盛時期,陳祖義麾下有萬餘海盜成員、幾百艘戰船,他本人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盜頭目之一。強大起來的陳祖義就不再滿足於小小的馬六甲海峽了,他把目光轉向貿易昌盛的東南亞沿海地帶,明朝雖實行禁海政策,但走私行為非常猖獗。

由於東南亞海上貿易繁榮且防禦能力較弱,陳祖義麾下部隊如入無人之境,日本、台灣以及印度洋等各國商船都遭到過他的搶劫。不但在海上搶,他們還會登上陸地騷擾沿海百姓,一度攻陷沿海城鎮50多座,一些南洋小國甚至年年向其進貢以求自保。

在洪武晚期,明太祖朱元璋曾懸賞50萬兩白銀來取他的人頭,永樂年間則一度漲至750萬兩白銀。要知道當時明朝一整年的財政收入不過1100萬兩白銀,可見明朝政府對其有多麼痛恨忌憚。在一些歷史學家看來,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海盜猖獗,而這也導致近代中國的落後。從這一層面來說,陳祖義在不經意間改變了中國此後的數百年歷史。

被通緝期間,陳祖義流竄至三佛齊的渤林邦國(今印度尼西亞巨港)做大將軍,後來這個國家的國王去世,陳祖義就自己坐上了國王的寶座。與其它東南亞的國王一樣,陳祖義也向永樂皇帝進貢,不過他從來都是空船出發,一路走一路搶,搶到什麼就進貢什麼,回去也是如此。當然,被搶的除了東南亞各國船隻,明朝商船也不能倖免,朱棣對此愈發不滿。

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經過渤泥國一帶,陳祖義假裝投降,不料被鄭和識破,後用火攻殺死5000餘名海盜,又設計活捉陳祖名等海盜頭目。一行人回到明朝後,明成祖朱棣下令將陳祖義斬首示眾,以彰顯天朝威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越南從中國獨立出去的原因:明朝出動17萬大軍未能將其挽回
清軍入關殺掉明朝一員名將,200年後他的後人挖斷大清「龍脈」
明朝最後一支神秘部隊,它能夠以四千抵擋數十萬人,它若在沒有清朝
四面石崖絕壁,形如香爐,故名香爐山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