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痛風新讀:肝毒不清,痛風難息!
中醫認為,痛風病因病機其本在肝,涉及脾腎,理由如下:
其一,痛風急性發作以累及足第一跖趾關節最為多見,而在中醫的經脈循行理論中,足第一跖趾關節為足厥陰肝經所循行部位,故肝臟功能異常,其經絡循行部位足第一跖趾關節可出現異常。
其二,痛風常見於半夜發作,而足厥陰肝經流注時辰為凌晨一至三時。由此可見痛風發病時間與肝經流注時間吻合。《素問·五臟生成論》:「人卧血歸於肝。」痛風濁毒易循肝經趨於下焦,關節為筋絡彙集之處,夜間血行遲澀,且陽入於陰,故痛風多發作於夜間。
其三,痛風發病多與情志不暢密切相關。痛風患者發病時多急躁易怒,或心情煩躁,而肝主疏泄,調暢情志。肝臟疏泄功能失常,導致情志不暢,誘發痛風。早在《中藏經》就已提出七情致痹的觀點,清代《內徑博義》中亦指出「凡七情過用,則亦能傷臟氣而為痹,不必三氣入舍其所合也」。
因此中醫認為,痛風的中醫治療應始終結合病機,堅持以清肝補脾腎為大法,治肝毒貫穿痛風始終是見效的關鍵。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以清肝泄濁祛毒為主,痛風的緩解期應注重調理肝脾,恢復腎的氣化功能,消除濁毒防止痛風複發。
患某,男,47 歲,因關節反覆紅腫、疼痛5 年,左足第一跖趾關節紅腫熱痛1 周就診。患者5 年前飲酒後左足第一跖趾關節關節紅腫疼痛發作,就診於當地醫院,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給予秋水仙鹼、苯溴馬隆等治療後,癥狀緩解。後反覆出現雙踝關節及雙足第一跖趾紅腫疼痛,每於發作時自服秋水仙鹼,癥狀緩解後停服,未系統診治。7 d 前因情緒不暢出現左足第一跖趾關節紅腫疼痛來診。
現症:左足第一跖趾關節紅腫疼痛,行走困難,局部腫脹,痛甚不能踏地,無發熱,納眠可,小便調,大便干,舌質紅,苔白厚,脈弦滑。查血尿酸638 μmol/L。中醫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治宜清泄肝經濁毒,補益脾腎,通利關節、止痹痛。擬方:秦皮15 g、虎杖30 g、鬱金20 g、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豬苓30 g、山慈菇15 g、大黃6 g,等等。7劑水煎服,每日1 劑。
一周後二診,患者左足第一跖趾關節腫痛明顯好轉。效不更方,以上方繼服7 劑後,患者關節癥狀完全緩解。在隨後的痛風緩解期,中醫認為治宜調養肝腎、健運脾土、軟堅散結,調整處方如下:加地龍15 g、夏枯草20 g、皂角刺10 g、萆薢15 g,減山慈菇。2 周后,複查血尿酸376 μmol/L。隨訪半年,患者痛風未再複發。
按:現代醫學所言痛風患者體內過多的尿酸即與中醫所言之「濁毒」類似,皆因肝、脾、腎功能失調,肝經濁毒稽留,脾失健運濕濁內生,腎失氣化排泄不及,進而流注關節、筋脈,發為痛風。或外感風寒、外傷等直接導致肝脈痹阻;因肝木特色,化毒迅速而急劇發病;又因肝屬厥陰,常易於陽氣最弱之時——半夜發病。
上方中秦皮、土茯苓、大黃、虎杖、鬱金、山慈菇6 味葯均歸肝經,諸葯直達病所,起效快速。秦皮、土茯苓清肝經熱毒,祛濕除毒消腫,通利關節,相得益彰;大黃、豬苓、虎杖輔助秦皮、土茯苓使濁毒隨二便泄下,清泄骨節中濁毒,同時又祛除絡中濁瘀而止痛。
薏苡仁、山慈菇、鬱金加強清除肝鬱濁毒,同時健脾益腎,行氣活血止痹痛,祛邪並堅固正氣;同時,鬱金入足厥陰肝經,引諸葯直達病所,諸濁毒循其安所之處而歸原;薏苡仁補脾益腎固本,即可扶正補虛,又能祛風除濕止痹痛。諸葯合用,攻補兼施,有補有瀉,祛邪而不傷正,標本兼治,共奏清泄肝經濁毒、補益脾腎、通利關節、止痹痛之效。
※水裡加棵「菜」,降尿酸效果翻數倍,常喝痛風不再發作
※高尿酸從來沒痛過,也可能是痛風!
※能治好痛風的中醫方子,大都從這些湯藥中化裁而來!
※尿酸高一定是痛風?可不要被誤導了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