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與太平天國的外交照會,太平天國要求美國要年年進貢奇珍異寶

美國與太平天國的外交照會,太平天國要求美國要年年進貢奇珍異寶

來源/今日頭條

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使得英、法、美資本主義列強感到震驚,面對著中國國內局勢的急劇變化,西方列強為維護和擴大各自的在華利益,迫切需要了解太平軍的真實情況。

西方各國在中國最積極、最活躍的國家是美國。1853年四月二日,當時美國駐清朝公使馬歇爾就乘「色士奎哈拿」號兵艦離開上海,到天京搜集太平天國的情報,他是最早到天京的外國侵略者。

當初,各國朝野對太平軍進展抱一種對西方有利的希望。有位傳教士曾說:「這次新運動(太平軍)如果在中國成功,必有大利於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大多數教會傳教士認為,太平軍乃大有裨助於基督教的在華傳播。1853年,美國傳教士泰勒醫生曾到鎮江太平軍羅大綱營中工作了三日,為士兵治病,他對太平軍很好感,稱太平軍為「我們的朋友」。由於傳教士的報告,美國民間普遍對太平軍持同情態度,並希望他們獲得成功,以使基督教可以傳遍整個亞洲。

在華商人因普遍不滿清王朝,所以也對太平軍抱極大希望,一位在上海的美國商人於1853年寫信給美國駐華公使馬歇爾說:「我希望洪秀全能成功地推翻滿清政府。我們的境況或可改善,因為聽說他是一個開明的人。」

美國公使馬歇爾也曾一度深信太平軍可能獲得成功,認為中國政府已完全為叛軍所困擾,現存的朝廷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可能。他致函國務卿,要求訓示。倘若太平軍有更進一步的勝利時,美商應向何方繳納關稅。換句話說,即馬歇爾已準備在事實上承認太平天國政府。

美國政府當時的態度究竟如何?可以看一下1853年十二月美國總統皮爾斯致國會的國情咨文。皮爾斯說:「目前中國的情況,大約可使那廣大的帝國發生重要的改變,可與之獲得更廣泛的接觸。新近任命的駐華公使所接到的訓令是竭力運用一切機會,以開闊並擴張我們的商務關係,不僅限於在中國,且應及於其他亞洲國家。」

富蘭克林·皮爾斯

皮爾斯所指的「目前中國的情況」,顯然是指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又分兵北伐、西征這一新情況。他所說的「大約可使那廣大的帝國發生重要改變」,即指美國政府估計太平天國會有取得全國政權的可能性。因此,皮爾斯的「可與之獲得更廣泛的接觸」和訓令新任駐華公使麥蓮,意味著:美國指令代表同時去和滿清政府和太平天國政府進行多邊接觸,而表面上仍持「中立」姿態。

1853年十月十八日,美國總統皮爾斯委派麥蓮為新任駐華公使,取代其前任馬歇爾。1854年四月初,麥蓮到達香港。四月三日,照會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然而,葉名琛不願與其糾纏,麥蓮一上任就碰了釘子,沒辦法,只得乘新式火輪離粵北上,於五月一日抵達上海。

麥蓮到上海後,與滬道吳健彰及江蘇巡撫吉爾杭阿會晤,並發表了一通與滿清政府似乎很友好的話:「現在賊匪踞擾滬城,以致中華稅務有礙,各國貿易有損,實堪忿恨。各國官商未能幫同剿賊,更深慚愧。甚至物議沸騰而咪國實無助賊之心。刻下本公使親自來滬,欲往鎮江等處察看賊匪情形。如果有可為之處,可以商量,並欲為整頓商務,使中華稅務有盈無細,方為安心。」五月九日麥蓮又照會兩江總督怡良,此後,麥蓮「旋即開始駛往福州、寧波而之鎮江。」

對於中國內亂,美國決不支持任何一方,遵守其中立態度。如清廷拒絕修改條約,則可轉而與太平軍談判。因此,麥蓮天京之行的任務很明顯:一是乘動蕩時期要挾清政府,迫其修約,進一步擴大在華權益;二是出訪天京搜集太平軍的第一手情報,以達到一旦當太平軍奪取全國政權時,能從太平軍那裡謀求更大的權益。顯然,美國的中立政策,實際上是坐觀局勢的演變,以收漁翁之利。

1854年五月二十二日,麥蓮乘坐「色士奎哈拿」號軍艦從上海出發,五月二十四日,到達鎮江,然而,當麥蓮座艦闖入太平軍水師防區時,遭到了太平軍戰士的炮擊。麥蓮派少校杜耳、翻譯裨治文等上岸拜見太平軍殿左五檢點吳如孝,並呈遞照會。

照會中麥蓮強詞奪理地向太平軍提出:「詳細伸明開炮之故」;如不認錯,「待至南京回日,必要報復」並將此所謂在鎮江「受欺凌的情況,直達太平天國國主。」同時,還擅自決定並通知太平軍,「翌午一點鐘,本戰艦即啟程前往南京。」由此可見麥蓮根本上不把太平軍放在眼裡,其口中的友好言辭,實為虛偽、欺詐之辭。

太平軍為此發布曉諭:「照得有言當言,有事當行,古之道也。爾等船支入我聖境,當即飭令兵士暫停開炮,恐彼此傷和。但船支泊在大江意欲為何,未據稟報。今著水師官員前來詢間,如有情事,即行稟報可也。」太平軍「恐彼此傷」和而暫停開炮,以及為弄清美艦「意欲為何」而派官員前去詢問的決定,體現出友善之意;也體現出為維護主權而認真對待這一突發事件的態度。

吳如孝在第二天的復照中,對布嘉南的來照作了義正詞嚴的答覆:「因我中原殘妖未盡,所以江船來往,不得不警飭軍機。適者是貴國突然來船二隻,卻未預聞於本檢點,此我軍士放炮之由。」同時,吳如孝又通知布嘉南,根據「我左輔正軍師東王有令,凡有鄰封事宜量略,不論水陸前來,准止邊關,傳奏候旨宣奪等因。」因此,請布嘉南將船權泊江溪,「本檢點代為先奏,候我主旨下定奪可。」這也是太平軍維護主權的正當要求。

而布嘉南卻不太遵太平軍法令,於同日照會中,蠻橫地通知吳如孝說:「本軍門現已定於翌晨駕駛本國火輪兵艦蘇士貴限拿,並載本國欽奉便宜行事官銜如常一同前往南京。」

五月二十七日,麥蓮乘艦到達南京江面。布嘉南又立即照會太平天國掌兵元帥,聲稱麥蓮:「欲與貴國丞相、元帥等官互相照會,是以本軍門請貴大人盡已權能,衛護由本行署差去各司員,致彼可將本國欽差大臣來南京之友好美意,達知貴國當權大憲為望。」此照會仍由杜耳、裨治文與嘉魯義上岸遞呈。顯然,麥蓮正是想在此會見太平天國的當權領袖。

「色士奎哈拿」號在南京江面停泊四天。在此期間,美方人員乘機到處亂竄搜集太平天國各種情報。為阻止其隨意行動,太平天國正提中關江丙新致函布嘉南,通知他到南門瞻望妖塔。太平軍殿右二檢點胡海隆又於五月二十九日札諭美方人員:「既來我天國游看,或有何事預先稟明,要遵我天國之禮儀,方可准其出入,任其游看。以後若欲進城,必要帶通語識字之人同來,方可知其我天國之禮儀也。」

然而,美方人員不顧太平天國的法度,擅自亂闖天京城。對此,胡海隆又以札諭形式向他們發出嚴正警告:「昨天所來番地兄弟一人,忽撞入城,大非理道,但念其初至我國,不識天情之禮,稍無怪責。此即札諭諸弟,既來天國,即要凜遵天國儀節。奈於本午尚有八名,復膽竄游南門,竊窺聖城,實屬爾等自欲有求天瞋。本大臣姑念爾等無知,再行札諭。當此我主天王奉承上帝旨命誅妖之際,爾等自後仍敢擅以往來,致被聖兵不明來由,按奉天命誅戮,休謂本大臣諭頒不早,而無見容之量也。」太平天國的這一照會,義正辭嚴,有理又有節,致使「番邦兄弟」非法行為稍加收斂。

同日,太平天國地官又正丞相羅苾芬和另一劉副丞相札諭布嘉南,正式答覆其二天前致太平天國掌兵元帥的照會。札諭如下圖:

麥蓮接到復照後,既氣憤又失望。氣憤的是:太平天國竟然把堂堂美利堅合眾國視為前來投誠的番邦,還要備辦奇珍異寶,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失望的是:他來天京打算會晤東王的計劃落了空。

於是,他令布嘉南再次照會太平天國,聲稱:由於太平天國復照中所用語句朦昧,殊令本軍門詫異。況並未將本國欽差大臣在船之事提及,即其餘言語,亦皆盡非友誼之意,並無尊重我國之辭,是以本軍門於此時,不得不暫止不與貴國照會。

麥蓮的天京之行長達十餘天,雖未會晤東王以達到摸清太平天國的真實情況,但他從太平軍及其他官員的照會和他手下人員東鑽西竄所得到零星情報中,得出了:「徹底了解太平軍的成功,對於外人並無好處」的結論。

對美國來說,來華侵略是為了擴大既得權益。而採取何種政策則是手段問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完全打開中國的市場大門,使偌大中國成為取之不竭的原料產地和銷之不盡的商品市場。因此,麥蓮本能地意識到,如太平軍在中國取得成功的話,他們所得到的將是零。而要擴大其在華已經取得的侵略權益,就必須去支持那個十分腐朽,而暫時還拿不出更多權益來答謝他們的滿清王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神醫扁鵲的「六不治」
酒是古人的常備「藥品」
軍統三劍客最終的下場
1950年新婚姻法:引爆600萬對夫婦離婚潮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