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稱帝的華人,成為該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稱帝的華人,成為該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在清朝以前,許多中國人因為戰爭而轉戰海外,在海外打拚創立基業,其中就有一位華裔,他不僅是中國人在海外勤儉智慧發家的典型,更是為該國打下江山的英雄,他叫鄭信,泰國吞武里王朝國王,如果不是鄭信王,泰國今天的版圖就很可能是四分五裂,所以在泰國歷史上的五位王朝中,鄭信王被泰國人譽為「泰國五位大帝之首」,至今泰國皇室依然以他的後代自居!

清朝雍正十年,祖籍廣東潮州澄海縣華富村的鄭鏞,因家境貧寒,出海至暹羅(今泰國)謀生,鄭鏞頭腦靈活,他起初在暹羅首都阿瑜陀耶城的下層社會中艱難奮鬥,後來賭博贏了錢,又取得了京城賭場的承包權,開始發達,並得到了國王賜予的「坤拍」爵位。他娶了一位名洛央的暹羅姑娘,於1734年4月,央洛為鄭鏞產下一子,取名鄭信,鄭信可以說是華裔第二代。

精明強幹鄭鏞將鄭信送給統治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財政大臣作為養子,這樣他就有條件和其他貴族子弟一樣接受暹羅的傳統教育,通過學習他掌握了泰文、中文、越文和梵文,十三歲的他就被任命為御前侍衛,因勤勉好學,深受當時朝野上下的喜愛,不久,被派到達府任職,很快便封爵為「披耶」,晉陞為達城的軍政長官,年輕的鄭信,不但接受系統良好的教育,還精通律志和兵法,騎術高明,能操多種武器,是一位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

1765年底,強盛的鄰邦緬甸分兵兩路入侵暹羅,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首都阿瑜陀耶城邊,暹王匆忙組織決戰,但隨即被擊敗,鄭信聞訊率部馳往勤王救援,他奮力作戰,數次打退了敵軍的進攻,終因寡不敵眾,鄭信於是拚命殺出重圍,帶領僅剩下的五百名泰人和華人組成的士兵,日夜兼程,向南方急速退去。一年後,阿瑜陀耶王朝正式滅亡,但緬甸軍隊沒有來得及清剿暹羅殘餘勢力,因為此時清軍已經打到緬甸腹地阿瓦地區,無暇顧及暹羅殘餘力量。

趁著緬軍主力撤退的時機,鄭信率領幾百人以泰國南方為基地,聯合各地方勢力,進行抗緬的戰爭,開始復國大業,鄭信得到了華僑商人的支持,軍隊迅速擴充到1萬多人,而且每人均配備火槍,戰鬥力大幅提升,經過充分的準備後,鄭信用七個月的時間,驅逐緬軍,光復國土,於1771年在吞武里正式稱王。

鄭信稱王后,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也許還有血緣的關係,一方面與清朝建立朝貢關係,獲得經濟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想得到清朝庇護對付緬甸,清朝一開始拒絕承認鄭信政權,但隨著形勢的發展,乾隆帝認識到鄭信已經成為暹羅的實際統治者,決定予以承認,鄭信於是在1781年派出使團出使清朝,可使團還沒返回泰國,次年鄭信卻被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是被叛亂者殺害。

原來鄭信完成復國大業後,又先後平定國內割據勢力,並展開對外擴張,連年的戰爭激起了民眾的反抗,發生嚴重暴亂,奉命鎮壓的王宮衛隊臨陣倒戈,無奈之下,鄭信只好與叛亂者議和,自動退位,並剃髮出家,正在柬埔寨作戰的大將昭披耶卻克里聽聞國內政變,率大軍回國,殺死鄭信,以及他的子孫。

接著昭披耶卻克里舉行加冕儀式,建立曼谷王朝,成為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里雖然是篡位的,但不敢對清朝明言,所以自稱是鄭信的兒子鄭華,而且鄭信是因病而死,此後歷代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並延續鄭氏的姓氏,時下在位的泰國國王拉瑪九世,他的中文名字是鄭固。

鄭信雖然死於非命,但在泰國威望極高,把他奉為英雄,泰國政府規定每年12月28日為「鄭王節」舉行鄭信朝祭大典,場面非常壯觀。鄭信雖然是華裔,但畢竟中國是他的根,鄭信死後,他的親屬把他常穿的泰服,華服各1套,運至故鄉安葬,建立鄭信衣冠墓,至今猶存,許多泰國首腦和華僑都曾來到這裡祭拜過鄭皇墓。1998年,泰國詩琳通公主專程來到這裡拜謁鄭信衣冠墓,並將一頂金絹制皇冠送給當地政府,隨同的泰國華僑還贈送了一尊鄭皇騎馬銅像,仿曼谷吞武里廣場上的巨型鄭皇銅像製成。

鄭信王是世界有據可考的華人在海外稱帝的第一人,這位給泰國立下不世功勛的英雄,連後代也被斬盡殺絕了,但是鄭信驅逐緬甸侵略者,光復統一國家的光輝業績永遠為泰國人民所緬懷,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將永遠銘刻史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浮沉 的精彩文章:

晚清重臣,聞甲午戰敗割台,吐血而亡,遺骨115年才入土
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19世紀形成華人社會,紙幣上印中國漢字
一名二戰美軍孤島求生57年,不知二戰早已結束,現實版魯濱遜
100多年前這位美國人兩次來中國「打工」,後成為美國總統
為何只有孫中山可以被稱為總理?原來歷史劇喊蔣委員長都是穿幫!

TAG:史海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