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維模式決定命運,斯坦福教授的這個發現,解釋了很多孩子成長的困境

思維模式決定命運,斯坦福教授的這個發現,解釋了很多孩子成長的困境

思維模式,就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今年的9月19日,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先生創立的「一丹獎」在香港公布首屆得獎者名單。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Dweck)榮獲了其中的一丹教育研究獎,將獲得3000萬港幣的巨額獎金。

獲獎理由中這樣介紹她:Dweck教授率先提出了「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這一嶄新的概念,相信智力(intelligence)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改變鼓勵孩子積極評估及發展自己的潛能。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Dweck教授從一開始就對孩子如何面對困難和挑戰充滿興趣。於是,1978年,她和同事做了一項實驗,找來一群孩子玩拼圖,觀察他們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拼圖開始時很簡單,後來變得越來越難。

實驗之前,Dweck教授就預料到,孩子面對困難時會有不同的反應。事實也確實如此。伴隨拼圖越來越難,有些孩子開始抗議:「現在一點都不好玩了!」後來實在受不了了,堅持要「放棄」,甚至直接將拼圖推到地上。

但她沒預料的是那些「成功孩子」的表現。當面對特別難的拼圖時,一個10歲的男孩拉來一張椅子坐下,搓著雙手,砸吧嘴巴,然後大喊一聲:「我喜歡這個挑戰!」另一個呢,露出喜悅的表情,然後斬釘截鐵地說:「你知道嗎?我期待這個拼圖會非常有意思。」

為什麼兩類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是由於他們天生、無法改變的生理差異,比如智商(IQ)上的差異嗎?

——不。首先智商並非根本原因,且智商並非不可改變。

其實,首先會拒絕「智商不可改變」這一觀念的,正是IQ測驗的最初開發者Alfred Binet。他在20世紀初期開發IQ測驗的真實目的是評估巴黎公立學校學生的狀況,以設計相應的教育項目幫助他們迎頭趕上。所以,他不是否認孩子智力差異的存在,而是相信教育和實踐能夠帶來智商上根本性的變化。

而Dweck教授的研究更進一步地發現,這些孩子之間的根本差異在於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差異會導致他們在智商出現分化

思維模式,簡單地說,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我們的智商和能力的測試組成的,我們擁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固定思維的孩子往往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聰明、比較笨,而拒絕接受挑戰、面對困難,由此他們的發展潛力會受到限制。

而如果我們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那些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的有趣挑戰,我們擁有的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維模式就屬於成長型的。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他們對學習充滿熱情...

且當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去學習新知識、迎接新挑戰,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形成新的、強有力的聯結,長久下去,他們變得越來越聰明

也就是說,成長型思維模式不但決定了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的積極態度,還將通過激發更活躍的大腦活動,提高孩子的智商。

而按照公式績效(performance)=能力(ability)×態度(attitude),就不難理解,為啥擁有成長思維的孩子,相比固定思維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Dweck教授還在很多其他領域發現了兩種思維模式的差異存在。在兩性關係中,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尋找那些讓他們變得更好的伴侶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則更傾向於找那些允許自己停滯不前的人。

在運動領域,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運動員會努力參加訓練、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而具有固定思維的運動員則將自己的裹足不前、不理想的成績歸因於其他人。

更為關鍵的是,Dweck教授的研究結果證實,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或者說,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養的。

她給出了一系列的成功案例。South Bronx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接受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教育和訓練後,在短短1年的時間內,數學測試成績就從墊底迅速上升到紐約州第1名。

我們到底怎麼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Dweck教授說,不困難,一些很小的干預,就能產生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作用

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揚孩子不要表揚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要用類似「這幅畫太棒了,你就是我們的畢加索!」、「寶貝,你太聰明了!」這樣模糊從語句表揚孩子。這樣做並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學的更好,反而會使孩子認為自己被重視、被表揚僅僅是因為智商。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會拒絕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擔心搞砸了,自己看起來「不聰明」、「很蠢」,長此以往,他們慢慢失去了對學習的積極性。

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具體明確,要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他的努力、專註、堅持、創意、策略等等。

比如,教會孩子運用「yet」。Dweck教授在芝加哥一所高中發現,在那裡考試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數不是一個代表失敗的界定詞(比如不合格、F),而是「not yet」(尚未達到)。這兩者的意味完全不同。

如果孩子得到是」不合格「的評定,他可能認為自己已被判斷為失敗者,沒有進步的空間、學習的大門被關上了。而「not yet」則意味,他還在在學習的軌道上,只是還沒有到達終點而已。

所以,如果孩子說「這個我做不了」,請教會他在句尾加上yet,意味著:他只是現在還做不了,但下次會做的更好。

運用yet這個詞,我們能幫助孩子塑造這樣的思維模式,即:當前的挫折和失敗只是學習曲線中會經歷的正常過程而已,積極和努力會讓他下次做的更好。

Dweck教授的研究成果很多,我無法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後面再陸續分享吧。她的書《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的中文版《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馬上就要上市了,不習慣看原版書的親們可以通過京東或亞馬遜預定,先睹為快。

在看書之前,可以先看看Dweck 教授的TED演講,"The Power of Believing that You Can Improve"(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的力量)。

Carol Dweck s TED talk | 10 24

就像Dweck教授演講題目所說的,教育的關鍵要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PS:

8張圖分辨你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

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

固定思維的人:痛恨變化。

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變化。

固定思維的人:老是關注限制。

成長思維的人:總是尋找機會。

固定思維的人:在改變現狀上無能為力。

成長思維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

成長思維的人:珍視反饋、主動學習。

固定思維的人:喜歡呆在舒適區中。

成長思維的人:喜歡探索新事物。

固定思維的人:有時候覺得努力是無用功。

成長思維的人: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

固定思維的人:認為畢業後無需過多學習。

成長思維的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圖片來源:Lifehac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百位佛子三步一拜朝九華山
為父母念佛迴向
志固長欲利人,天固長施厚報
人生世間,禍福互相倚伏。唯視當人之用心何如耳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