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喜歡滿地打滾?不怕,就是要這樣「不乾不淨」

寶寶喜歡滿地打滾?不怕,就是要這樣「不乾不淨」

人人都知道要注重保持清潔,但過於追求乾淨衛生對人體健康可能有害。多項研究顯示,生活在農村的兒童較少患過敏症、哮喘和濕疹等疾病。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接觸細菌的機會更多。養貓、狗等寵物的孩子似乎抵抗力也更強。

有專家稱,在人的生命初期接觸一定量的細菌和灰塵將會啟動人體免疫系統,為今後抵禦威脅做準備。不斷接觸過敏原、細菌或某些毒素能使人體免疫系統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人是伴隨著病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長大的,病原體會讓人生病,但它同時也有助於人體自然防禦系統健康發展。」

嬰兒適當接觸細菌有利增強免疫力

一些專家認為,如果在嬰兒出生幾周後就把他們送到託兒所,小孩就不大可能染上兒童白血病。因為在託兒所里,嬰兒們咳嗽、流口水、吮手指,他們正在形成的免疫系統被置於含有各種細菌的環境中。這樣,免疫系統始終處於活躍狀態,人體抵抗力得以增強。但專家也指出,一歲後的寶寶免疫系統對細菌的反應就變得過於強烈:「如果首次接觸細菌的時間太晚,患病幾率反而會大增。」

事實上,只有在嬰兒一歲之前,當他們首次接觸到過敏源和細菌時,其具有的防疫效果才較為明顯。因為正是在這一年裡,嬰兒的免疫系統正不斷地形成。這種接觸細菌的時機十分關鍵,而且過敏源和細菌在激發和訓練免疫系統以一種特定的方式運轉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過度「乾淨」反而更易生病

作為家長,你是否曾為寶寶在泥土堆中打滾,弄得滿身塵土而頭痛不已?其實,人不可能總是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細菌的環境中,與其總是避免打照面,不如讓自己的免疫力得到加強,不怕細菌的侵擾。

人的抗病能力是逐漸養成的。我們主動形成抗病能力的方式是打疫苗,被動方式就是去接觸這些細菌和病毒,逐漸地認識它,自身就會形成對它的識別和抗病能力了。如果我們不讓孩子接觸細菌,孩子就沒有任何抗病能力;如果孩子平時接觸細菌過少,免疫系統無法識別,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較弱。

曾經有報道稱,日本人是「最愛乾淨」的民族,但是一個日本醫學研究機構一項研究顯示:日本人的免疫力正在下降。他們因為過多使用「抗菌」產品使得生活太「乾淨」,所以一旦環境中存在致病的細菌及病毒,他們比亞洲其他國家的人更容易生病和受到傳染。

另據報道,我國南極考察隊員在經過長時間的一段南極潔凈生活後,身體抗菌能力減弱,回國後才又慢慢地恢復了抵抗力。

因此專家提醒:孩子需要良好的生活環境,但是好環境不等於真空環境,要想增加孩子的免疫力,除了加強身體鍛煉,注射疫苗等方式以外,還可以讓他們在一定的「臟」環境中磨練摔打,通過與細菌的適當接觸,讓身體認識細菌,並形成強大的戰勝細菌的免疫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寶寶來了 的精彩文章:

秋季坐月子要謹防產後風濕
寶寶齲齒不是小事,父母切莫掉以輕心
胎教要怎樣才好?把握這三點就OK了
水痘病毒很可怕,孕媽媽要怎樣預防?

TAG:二寶寶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