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三餐點燈法的水草栽培實驗!

三餐點燈法的水草栽培實驗!

欣賞水草肯定是件賞心悅目的休閑活動,可是水草缸的美景未必隨時能被我們看得到。畢竟大部分人的生活作息是早出晚歸的,而水草缸在一般的觀念中,需要連續的照明,例如每日 8-10 個小時。然而很遺憾的是,除非我們回家後才開始點燈,否則水草缸有一大部分的開燈時間,是在我們看不到的時段,不論是還未回家或已經上床,那麼這一段照明得時間未被人欣賞到,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此外每當我們一大早出門的時候,水草缸往往是在熄燈的狀態,也就是無緣在上班或上學前,就欣賞到水草缸的壯麗景觀。

那麼是否有可能改變水草的照明,好讓我們最可能在家的時段里,欣賞到水草缸的景緻?於是我便開始思考了,來個「分段式照明法」會有啥結果。

三餐點燈法在歷經六周後的水草成長狀況。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水草需要的是連續的照明,才能獲得有效的成長,或不影響其生理時鐘。然而我卻搜尋不到文獻,如果把水草的光照分成好幾段,對水草的成長會有何影響?

德國人提出了「午休關燈」的做法,依據的是熱帶地區未必是全天候都能接受到陽光普照。這個觀點的確沒錯,我們身在亞熱帶的台灣,確實未必能每日都有艷陽高掛的日子,建築物、樹蔭、烏雲甚至豪雨,每每嚴重影響到水草對於日照的接受時間。雖然未必每次都昏暗無比,但這樣的環境是存在的,而且並不罕見。

於是,我的腦海里浮現了一個構想,那就來試驗看看「三餐點燈法」的水草栽培實驗吧。於是我就在 6 月 13 日一時衝動,真的就動手玩玩看了。

首先我做了大幅度的水草修剪,把成長過度旺盛的大寶塔全部丟棄,雖然大寶塔成長得很漂亮,但相對的對於二氧化碳或碳元素的競爭,也是必優於其他的水草,對其他水草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北極杉和新中柳的成長很令人滿意。

接著我重新調整水草的造景,種入了新的水草:新百葉草,同時增加了小血心蘭的植株。想看看在移除大寶塔後,小血心蘭的成長是否能有所改善。

在大修剪和布景完了以後,也進行了過濾器的清洗。此外為了降低其他因子的干擾,我從當日開始每日天加 5 CC 的戊二醛,同時也灑了一些巨量與微量元素,不過肥料只灑了那麼一次而已。

最重要的來了,我把這次的實驗稱為「三餐點燈法」。第一次點燈是在「早餐」時段,從上午的 6:30 至 9:00,時間為 2.5 個小時,也就是在大家起床後至出門前,都能欣賞到水草缸的美景。第二次點燈是在「午餐」時段,從上午的 11:30 至 14:00,時間為 2.5 個小時,這是一般人的午餐時間,家裡常有人進出。第三次點燈是在「晚餐」時段,從下午的 17:30 至 22:30,時間為 5 個小時,晚上大家都回來了,點燈時間較長。也就是說,水草缸的總照明時間為10 個小時,但中間歷經了兩次的熄燈昏暗期。

蘇奴草的成長也日益的茂密。

這樣做到底會發生甚麼狀況?沒人知道。我只知道連續的黑暗期對植物生理很重要,而在我的實驗中,的確有很長的連續黑暗期,也就是從晚上的 10:30 至隔日上午的 6:30。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此缸由於在變動後水質異常混濁,因此沒有拍照留念,不過沒關係,我在 7 月 4 日實驗滿三星期的時候,做了第一次的拍照記錄(參見最上圖)。同時經過了三星期的實驗,也有了初步的發現。

首先是水族缸的酸鹼值變化,水草缸在每次點燈的時候,都可見到酸鹼值的上升,代表著水草在上午和中午的短暫 2.5 小時照明中,同樣會行光合作用。而只要一熄燈,酸鹼值便又會緩慢的下降。整體而言,水族缸的酸鹼值浮動變小了。這對於執著於酸鹼質穩定的草友而言,可說是個好消息。不過我是不信這一套就是啦。

小血心蘭的成長狀況不佳,在光線直射部位的植株都,溶解腐爛的情況最為嚴重。

其次是冷風扇的吹拂時間變得比較少。或許是燈光的熱能不再像之前一樣,連續十個小時往水族缸加溫,因此溫度上升比較緩慢。不過我的水族缸水溫設定在 29 度,說實在的是在考驗水草的耐熱能力。

另外一個好玩的現象是,水草的睡眠運動似乎不太能調試得過來。一大早點燈時大部分的水草都還在睡覺,而晚上未至熄燈時間就有許多水草開始進入睡眠運動了。這是個很有趣的議題,水草的睡眠運動引發,到底是以熄燈時間為主,還是以最初點燈時間開始計算,顯然無法從這三個星期的實驗得到任何的明確答案。

再來就是耐心等候了。

又經過了三個星期,也就是實驗在進行了六個星期以後,我在 7 月 25 日又做了一次照片的紀錄。這次的紀錄可以和三個星期前的水草成長做很明確的對比,水草是否能適應三餐點燈法的栽培方式,今日就可有個很初步的答案了。

而隨著實驗的進行,我又發現了更多好玩有趣的現象。

新百葉的葉型大幅縮水,簡直讓人認不出來了。

先來看看小血心蘭吧。小血心蘭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到底是缺碳、高溫或不是應三餐點燈法,很難有個明確的答案。但我個人會首先懷疑高溫的問題,根據德國 Christel Kasselmann 女士的資料,小血心蘭的高溫極限為 28 度。這幾個星期來的 29 度高溫,似乎令小血心蘭撐不太下去了,因此逐一發生溶解腐爛!當然了缺碳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雖然每日使用了戊二醛,不過有些水草對於碳元素的需求,比我們所想像中的高得多。

其次是蘇奴草的成長。蘇奴草在使用了戊二醛以後,破葉的情況改善了很多,有趣的是殘存出現破葉的植株,主要集中在燈光最亮的中間部分。中斷照明顯然對蘇奴草看不到不良的影響。

而新百葉自始至終都維持小葉型,老實說型態令人很不滿意;況且有些植株發生白化的現象。葉片小型化的,還發生在紅雨傘的身上。紅雨傘經過這六個星期的實驗,葉片的長度縮小了,而且羽裂的程度也變少了。我們若撇開水溫對水草型態的影響不談,若從光照對水草型態影響的角度,這樣的變化會令人感覺是「強光短日照」的變化,也就是說先前紅雨傘接受到連續十個小時的光照,如今變成片段式的照明,而且最長的一次點燈也僅有五個小時。或許這最後的五個小時,才是影響紅雨傘的關鍵。無論如何,這都只是個人的推測而已。

紅雨傘的型態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光照時間和強度、水溫的高低都會影響水草的型態。

原本是個一時興起的構想,只是要觀察水草是否能以「三餐點燈法」來栽培,想不到卻引來了更多的疑惑。尤其是水草的形態變化,水草的型態向來是很多水草玩家想要操弄的方向。不論是照明時間長短和強弱,乃至於水溫的高低,都能對水草得型態產生相當的影響,也就是說其複雜的程度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有不少種水草在這次為期六周的實驗中順利成長,大致上來說,只要不在意怪異的形態出現,三餐點燈法對於某些水草栽培來說是可行的,至少在我的水族缸中,綠色的水草成長都能適應三餐點燈法。很可惜的是,或許我不該選在盛夏高溫來進行實驗,一些不耐高溫的水草,無法經由此次的實驗來論斷是否能適應三餐點燈法。至於打二氧化碳的低溫缸,是否會出現更好的成果,有待日後的更多客觀實驗來求證。

無論如何,我的三餐點燈法水草栽培實驗,就到今天為止。因為我又有新的構想打算要實驗看看了。

rlyl

無論如何我們養草是為了欣賞,所以還是要在「為之服務」和「為我所用」之間尋求一個平衡,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From:沼澤缸之家

Editor:rly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lyl的自然世界 的精彩文章:

今日-塔那河紅疣猴
製作生態缸的基本流程!
5月北加州 Reptile Show!
新人必看,關於寵物貂,你了解多少?
小知識:5月23日,世界愛龜日

TAG:rlyl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