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絕美——走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一)

絕美——走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一)

在中華大地上,有很多少數民族人口相對聚居且比例較高的自然村或行政村。這些布局奇巧、建築獨特、民俗濃厚的村寨,雖規模不一、類型多樣,但都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集中體現著各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有著不可複製的美麗。

自2009年國家民委、財政部聯合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工作以來,已有1057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被命名掛牌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這個十一假期,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絕美的村寨,共同感受多元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人間凈土 貴州從江

卷首

藍天是鳥兒的嚮往,海洋是魚兒的渴望。那麼人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那是一個可以放飛心靈的地方。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作賦《歸去來兮辭》,奏出一段飄逸舒緩之心曲,繪就一幅恬靜淡然之心畫,令無數人魂牽夢縈。

身在從江,穿過田園的阡陌,趟過寨中的小溪,這裡的一切都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我們企盼回歸之所嗎?

巍巍高山鑄就堅強的脊樑,撐起廣闊的天地。

滔滔江河潤澤美麗的心靈,築起簡單的夢想。

青山和綠水,向來都共同承載著一方土地的厚重文化,變幻著動人心扉的風景,演繹著永恆流傳的故事。

人在旅途,不必擔心錯過什麼——

山在,水在,人在,心在,風景就在。

景深

紛華不染的人間凈土

這是一片紛華不染的凈土,一個民風淳厚的世界,人與人和睦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在這裡,可以讓勞累的身心得以恬靜地棲息,這裡的原生態民族文化、美食與環境,無一不讓人嚮往……

汽車沿著黔東南境內的321國道疾馳。

窗外,都柳江蜿蜒而隨,像極了一條秀美的緞帶。壯闊的江面上,似乎還能看到往日的百舸爭流。

緞帶之上,鑲嵌著一簇七彩珠花——從江。

她匯聚了苗、侗、壯、瑤、水等多個少數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創輝煌燦爛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青年挑著柴禾走在田間,姑娘們背著竹簍結伴上山採茶,辛勤的農家人,生怕辜負了大好時光。

古老的木製紡車,金色的十里柑園,一同承載著這片土地千年的農耕文明。

最動人的風情,不在凝固的博物館裡,它融匯在苗鄉侗寨、鼓樓花橋的輕歌曼舞中,從當地人的一針一線、米飯油茶中流露。

我來到從江,是因為好奇。我想知道,在「最後一個槍手部落」岜沙苗寨,人們是否還用鐮刀剃頭、以樹為神、保持古老的樹葬?

是迷戀聆聽。風吹稻浪,蛙叫蟬鳴,流泉潺潺,水車吱呀,蘆笙輕盈,侗歌悠長。侗族大歌從天上飄來,落在心裡便開出了幸福的花朵。天籟、人籟在這裡和成一曲自然之歌。

是想要感受。神聖的祭祀禮儀中,能感受苗族祭祀祖先的虔誠;風雨中的花橋上,能感受侗家人傳自遠古的浪漫。

是赴一個約會。森林,高山,峽谷,小溪,瀑布……在全球十八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中,亞洲有兩個,一個是西藏,另一個就是黔東南。大自然發出了邀請,我欣然來赴這場原生態之約。

更是為了滌盪。這裡是養心聖地,是「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遠離喧囂,來到這片紛華不染的凈土,在民風淳厚的世外桃源,滌盪心靈是最合適不過了。

回首

柳江畔的千年守候

歷經艱難的遷徙,他們最終留在了這裡,落地生根,繁衍在都柳江畔,生息於崇山峻岭之中。

對於沒有文字的民族來說,總有一種方式記載他們的歷史。從江縣的苗侗兒女,以古歌為載體,吟唱著他們的歷史,將古老的故事慢慢敘說。

一千多年前,苦難深重的苗族先民,沿著富庶的長江流域,經過苗族歷史上的第五次大遷徙後,一部分來到了黔東南,安居在月亮山和雷公山一帶。

幾百年後,一個在秦漢時期被稱為「駱越」、魏晉以後被泛稱為「僚」的族群——侗族,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他們為生存所迫,跋山涉水,從今廣東、廣西一帶向西、向北遷徙,其中一部分沿著都柳江,來到了今從江縣一帶,在蒼翠的山谷之中,建起了無數村寨。

這些苗侗人民,似乎天生就喜山好水,依山為鄰,傍水為伴,以自己的方式,頑強而從容地延續在這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構成了從江縣的兩大主體民族。

中原王朝的政權更迭,民族政策的變幻不定,使得歷史上的這些少數民族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直到新中國成立。

都柳江的水日夜奔騰不息,勇往直前。

從江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過了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迎來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迎來了民族區域自治政策,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走進了日臻美好的時代。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幾年國家民委等有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以來,從江縣立足自身優勢,緊抓發展機遇,結合政府指導、社區參與的民族村寨旅遊開發,大力開展各民族村寨的基礎設施建設,保護了一大批民族特色文化。

如今的侗鄉苗寨,條條公路在山寨之間穿梭。昔日蔽日遮天的森林裡,村寨、農田、果園逐漸多了起來,一所所學校也蓋起來了,不時傳來琅琅讀書聲。

為了更加突出少數民族村寨文化,貴州省黔東南州旅遊局2013年提出了重點打造「侗寨十八景」,其中有6個村寨來自從江——以侗族大歌而蜚聲國內外的小黃村,擁有精美刺繡文化的岜扒村,自解放以來全村人口為零增長的「全國計劃生育第一村」占里村,以其獨特的村寨景觀和婚俗文化而令人神往銀潭村,傳承千年侗戲文化和侗族特色美食的高增村,以精湛鼓樓、風雨橋建築技藝而蜚聲中外的增沖村。

從江以自己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多姿多彩的風情,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示著自己。勤勞的苗侗兒女們,正在創造美好生活,建設美好家園。他們在繼承傳統男耕女織生活方式的同時,也逐漸發展起了鄉村旅遊、農家樂等產業。在「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小黃村,旅遊業發展得非常興旺,很多農戶門口都掛上了「鄉村旅館」、「農家樂」的牌子,每戶每年都能增加收入數萬元。

現代文明的種子撒播到這裡,卻也絲毫不減傳統文化的精髓,淳樸民風一如從前。

如今的苗鄉侗寨,一曲曲嘹亮悠揚的歌聲,不僅傳唱千年的歷史,也將如今的新生活娓娓道來,處處一片歡樂祥和。

棲息

森林賜予的溫情港灣

青山綠水之間,我看到了檐角曲翹的鼓樓,逶迤壯觀的風雨橋,古樸厚重的吊腳樓——就是這裡了,侗寨!

侗族古歌里曾這樣傳唱:「田要有魚窩/寨要有鼓樓/鯉魚要找塘中間做窩/侗家會找好地方落腳/我們祖先開拓了『路團』寨/建起鼓樓就像大魚窩。」

鼓樓,是侗寨的標誌。

從江縣共有侗族鼓樓108座,分布在依山傍水的侗寨之中。

侗族鼓樓是杉木結構的塔形建築物,底為四方形,樓身為多角形,有四檐四角、六檐六角、八檐八角等不同類型。層數均為單數,三、五、七、九層不等,有的還高達十幾層。鼓樓均有一個造型別緻的樓頂,有尖頂、歇山頂、懸山頂等式樣,頂上配寶葫蘆、千年鶴等雕飾物。樑柱瓦檐則飾以彩繪,精緻華美。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部以榫槽銜接,曆數百年風雨卻堅固無摧。

在從江,增沖「鼓樓」是眾多鼓樓中最為秀麗的一座。它建於清康熙十一年,距今已有330餘年歷史,是全國現存最老的侗寨鼓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約五丈,計十三層,呈六角形,頂上兩層檐角曲翹,檐下木花朵朵,閣檐重疊,巍峨屹立。

鼓樓既是侗家集會、議事的場所,也是人們休息、娛樂和青年們談情說愛的地方,在侗族群眾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鼓樓的附近,一般還配套侗戲樓、風雨樓、鼓樓坪,構成社會、文化活動的中心。逢年過節,村民身著盛裝,在此吹笙踩堂,對歌唱戲,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與鼓樓一樣,風雨橋也是侗族鄉寨特有的標誌。風雨橋也叫花橋,分為亭閣式和鼓樓式兩種。亭閣式風雨橋,橋面上亭閣秀立,雅緻玲瓏。鼓樓式風雨橋建在較寬的河面上,大橋長廊之上,加蓋幾座鼓樓式建築,十分美麗壯觀。

風雨橋的橋身全用杉木橫穿直套,孔眼相接,結構精密,不用鐵釘連結,別具一格。橋廊里設有長凳,供人歇息、憑眺,有的還備有茶水,供過往行人解渴自飲。風雨橋不僅便利行旅,還是侗家人歡唱歌舞、吹笙彈琴、娛賓迎客的遊樂場所。

據史書記載,侗族鼓樓是由簡單的干欄式卡房演變到「羅漢樓」,再演變成「聚堂」,最後成為現代形式的鼓樓,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由實用到美觀、由單一功能到多功能的過程。無文字記載、無設計圖紙的能工巧匠們,在本民族的文化特徵和技藝理念的基礎上,揉合了其他民族亭、閣、塔、殿等建築物的形式,最終創造出獨樹一幟的民族建築,為我國乃至世界民族建築做出重要貢獻。

2006年5月20日,作為侗族建築藝術的結晶,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樹木是森林獻給從江人的禮物。

在擅長木石建築的侗家人手裡,頃刻之間,一根根散發著森林氣息的樹木,變成了雕梁畫柱的鼓樓、花橋和吊腳樓,營造出人們日常生活的溫情港灣。

跨水而居的侗族同胞們,幾乎都建干欄式吊腳樓。許多侗寨為適應村民攔路迎賓送客、對歌交朋結友的特殊需要,在村頭寨尾修建木質寨門。寨門造型多種多樣,或似牌樓、涼亭,或似長廊、花橋,將風光如畫的侗族村寨裝點得更加美麗。

位於貴州南部邊境、距從江縣城僅6.5公里的岜沙,是一個充滿傳統鄉情的苗族村寨。

村寨建在山上,依坡就勢搭起富有民族特色的木製干欄式吊腳樓。從高處望去,生滿綠色青苔的樹皮房頂鱗次櫛比。屋頂沒有煙囪,冬日的中午,家家的樹皮屋頂上蒸出緲緲的青煙,那是柴煙和蒸汽的混合物,於是,淡淡的青霧便如同白色的絲絨,暖暖地罩蓋在村寨之上,溫馨寧靜,如詩如畫。

村間空地及山坡上,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地豎立著高大的木排,那是村民們的曬穀架。收割季節,農民們將稻穀捆好,一束束地掛在木排之上,一派豐收的景象,處處展開了稻穀的柵牆,映得秋日更加金黃。

夜來臨,躺在散發杉木清香的吊腳樓里,耳畔溪水潺潺,身旁清風徐徐,枕一片潔白的月光,墜入一個溫情的夢鄉。

聆聽

掠過古夢的邊緣

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歌聲幽揚婉轉、曲調跌宕起伏、場面恢宏壯觀的貴州侗族大歌,技驚四座,被稱作「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小溪緩緩流過,四周青山環抱,幾百棟吊腳木樓依山傍水……這幅恬靜的田園風光圖,便是位於從江縣城東北20餘公里處的「侗族大歌之鄉」——小黃侗寨。

都說侗族人的歷史是用大歌寫就的。

在素有「侗歌窩」之稱的小黃,最早可將侗歌的歷史追溯到東周時期。關於侗歌的起源,存在於民間傳說、故事和歌謠之中。在從江縣九洞、六洞等地流傳的《侗族古歌》中,侗歌起源、人類起源和物種起源是永恆的主題。

在長期的生活生產過程中,小黃的侗族先民逐漸創造了侗歌,藉以表現生活,傳情達意,滋養靈魂,傳承歷史。漸漸地,侗歌在小黃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人們甚至以「飯養身,歌養心」。

自清代開始,受漢文化的影響,一些既懂侗歌又識漢字的侗族文人,開始用漢字記錄侗歌侗戲,小黃侗歌也逐漸形成體系。經過十多代歌師的不懈努力,小黃侗歌逐漸向南部侗族地區傳播,同時也不斷吸收南部的大歌和小歌,藉以豐富自身的歌謠曲目。

上世紀50年代以來,由政府和學者的組織和推介,小黃侗歌、特別是小黃大歌先後唱到貴陽、南寧、成都、昆明、上海、北京,還唱到了巴黎。2009年,小黃侗歌正式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自侗族大歌走出山門後,其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演唱方式,改寫了東方民間無復調音樂的歷史。

小黃侗歌分為大歌、小歌兩部分。大歌中有古典、聲音、攔路、敘事、兒童、讚頌等類型,小歌有小琵琶歌、牛腿琴歌和無伴奏河邊歌等。侗寨中現有包括姑娘隊、羅漢(男青年)隊、娃娃和老年隊在內的歌隊20多支,隊員1000多人。

以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的侗族大歌,不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它將社會生活、知識體系、倫理規則納入歌中,凝聚著侗族人,傳承著侗族文化和精神。他們在歌中學習倫理規約和生命禮儀,完成人格、心理、行為的塑造。

侗歌還是婚戀和社交的重要載體,情歌在小黃侗歌中占很大的比重。甜蜜歡快的情歌,訴說著侗族男女之間欲說還休的浪漫,締結了無數良緣。

原始而細膩的歌喉,將古老而永恆的真善美一代代傳遞。輕快的歌聲在鼓樓中迴旋,蕩漾,像流水,似輕紗。閉上雙眼,仿若置身於草地,徜徉於溪流,享受著陽光,嗅到了花香,聽到了鳥語。

侗族吃相思

正月里吃相思,侗話叫「越嘿」,是侗族人民為追求幸福、拓寬社交、加深友誼,在寨與寨之間舉行的一種規模較大的民間活動。

唱攔路歌,是吃相思的開頭。主寨姑娘用板凳、草人、布料、表記、樹葉等物擱置在寨口,以此攔客。當客寨的隊伍敲鑼打鼓來到寨口時,姑娘們就成群結隊地唱攔路歌,客寨的青年們亦以歌開路。

客隊進寨後,主客雙方共同舉行抬官人、唱大歌、唱侗戲、踩歌堂、封桌對歌、行歌坐月等一系列活動,持續三至五天。

夜幕降臨,鼓樓里燒起了大火,主客兩寨的姑娘、羅漢們對起了問客歌、古源歌、敘事歌、聲音歌,表達情誼、歌頌道德、讚揚祖先。男隊和女隊都有主唱和配唱,主唱歌聲高昂激越,配唱以基本調跟隨,時而齊唱,時而分高、中、低三部唱,聲調優美和諧,悅耳動聽。不知不覺已到半夜,擠滿鼓樓內外的聽眾們仍意猶未盡。

行歌坐月是兩寨男女青年聯誼、約會的活動,他們在琵琶聲和歌聲中互表衷腸、祈求婚戀。至吃相思結束、客隊出寨之時,若男女青年用紅、綠有色之膏物互抹對方的臉,則表示找到了意中人,以此作為標記便於日後上門求親。

熱鬧的吃相思,讓侗族人民熱情好客的習俗、善歌愛美的風情、豪爽不羈的性格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鼓樓搶雞

在 「六洞」和「九洞」的南侗地區,曾盛行過「娘親舅大,女還舅門」的姑表婚俗,即舅家有優先娶外甥女為兒媳的「權力」。不少青年男女不顧長輩的反對,私下進行自由戀愛,暗定終身, 由此引發了姑表兄弟搶親的習俗。這種習俗在從江縣干團村非常具有代表性。

和其他侗寨一樣,干團村的姑娘定親後、落住夫家前,每逢節日,男方都要給女方家送糯米粑、豬肉、雞鴨魚、糖果等「節禮」。最隆重的是農曆正月初二,挑幾十擔「節禮」的男方,由親友陪同前往女方家拜年。這天,未能與表姐妹結親的女方表兄弟就會邀約所有的表兄弟,守候於途中,侍機哄搶男方送的「節禮」,以泄怨憤。

後經德高望重的「寨老」出面協商,定下了「搶雞」的規矩。農曆正月初二,姑娘用扁擔把一隻活公雞和一飯囿(一種竹編的盛飯用具)黑糯米飯挑到寨中的鼓樓坪,待表兄弟來搶。搶雞隻能動嘴咬,不能用手抓扯。若叼到雞頭,姑娘就嫁給表兄弟,否則舅家將不再干涉姑娘親事。

自從《婚姻法》頒布後,自由婚姻逐漸為人們接受和推崇,近親結婚的危害也人盡皆知,「鼓樓搶雞」遂演變成當地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現象,成為準新娘們臨嫁前最隆重的婚慶活動。來搶雞的有準新娘的表兄弟,也有準新娘的其他暗戀者,參與搶雞的人越多,準新娘就越有面子。

正月初二,全村的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往寨子的鼓樓坪涌去。中午時分,三聲鐵炮響後,姑娘在女友的陪伴下挑著雞和飯囿來到鼓樓坪,鼓樓搶雞在陣陣鞭炮聲中開始。

在女伴們的陪護下,準新娘用扁擔前頭的雞來挑逗年青的小夥子們。心儀錶姐妹的表兄弟,在同伴的推搡下,開始用嘴咬拍打著翅膀的公雞。鞭炮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搶雞活動緊張激烈。最終,一隻活生生的大公雞被一塊塊咬碎,雞腿也被咬斷,直把雞頭被搶到。此時的表兄弟已滿臉血污,卻興奮無比,被歡呼雀躍的眾人拋向天空。若搶不到雞頭,所有表兄弟當晚就會被邀請到姑娘家,吃上一頓「分手」酒,祝賀表姐妹的婚姻幸福美滿。

世上最後一個槍手部落——岜沙

「砰、砰、砰……」幾聲震耳的槍響,讓我的思緒從城市的喧囂,一下子定格在眼前:一群壯漢身著青布衣,腰挎尖刀,手裡握著還在冒青煙的火藥槍。彷彿是穿越了時空隧道,才親眼目睹了這穿著明清服飾的秦漢武士,難怪有學者稱岜沙的男人是「活著的兵馬俑」,其實這是岜沙人最為隆重的迎賓儀式。

上世紀80年代初,一對法國男女無意間踏足岜沙,用相機記錄了岜沙低矮的吊腳木樓、長著老繭的光腳、盤在男人頭頂上的「戶棍」和他們肩上的槍、腰間的刀……從此,岜沙這塊神秘的土地,像磁鐵般吸引了一批批不同膚色的海內外獵奇者。

傳說岜沙苗族是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後代。幾千年錢,為了躲避外族的追殺,岜沙先人在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帶領下,溯都柳江而上,在密林覆蓋的岜沙隱藏了起來,並長期定居於此,以狩獵為生。為防止外族侵略和方便狩獵,他們便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火藥槍。

岜沙男人佩槍得到了公安部門的特許,他們使用火藥槍有很嚴格的規定,至今從未發生過傷人事件。在槍手滾想啦的家裡,他把從市場上買來的槍管裝在事先準備好的木質槍柄上,再用銅皮把槍管和槍柄箍緊——一支新槍就造好了,前後不到1個小時。

岜沙男人以佩槍為榮。他們剛學會走路之時就開始學玩槍,在虛歲滿15歲那年,父母會在秋季擇個吉日,請來鬼師給男孩做 「入堂」(即成人)儀式。

儀式這天,男孩身穿用藍靛和蛋清染得發亮的青布衣,跪拜在祖先的牌位前。鬼師用一把磨得鋒利的鐮刀為男孩剃頭,在頭頂留半個巴掌大的一塊頭髮,用一把小木梳盤在頭頂,稱為「戶棍」。這時,父母將早已備好的黑底白花帕子捲成一圈,戴在男孩頭上,將專用來裝火藥的蠟染挎包和專用來裝煙絲的彩綉腰包一同挎在男孩身上。然後,鬼師將把一支嶄新的火藥槍交給男孩,男孩在祖先牌位前許下「用手中的槍捍衛家族利益」的誓言。

當天,男孩用這支槍與家族的兄弟們一起上山打獵、下河捉魚,並用打來的獵物酬謝全部族人。從這一天起,男孩有了狩獵的資格,也能參加抗外族侵略的戰鬥。同樣從這一天起,他便與槍永不分離,即便離世,陪伴左右的槍也會隨其一起下葬。

岜沙人崇拜樹。每一位岜沙人在出生之時,父母都會替他栽下一棵生命樹,在其離世之時,生命樹便成為他的棺木。他們尤其崇拜楓樹,因為苗族將楓樹視為自己的母親。因此家人也會在死者的墳墓上種下一棵楓樹,表示死者回歸到了母親的懷抱。

蘆笙歌舞傳情達意

農曆十一月十九是岜沙一年中最熱鬧的蘆笙節。節日那天,盛裝的村民在寨門口吹起蘆笙,端著美酒,鳴放火藥槍和鐵炮,迎接前來的客人。

當全寨男女老幼呼擁著各自家族的蘆笙隊伍,向山上的蘆笙坪走去的時候,會經過一個叫做「東方坡」的地方。這時,所有人都面向東方,虔誠地、緩緩地倒行。在岜沙人的心中,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是他們先祖的誕生地。

岜沙的蘆笙坪只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四周全是參天古樹,地面也被厚厚的各種紅黃樹葉覆蓋,踩上去軟綿綿的。各個家族的蘆笙隊伍聚集在蘆笙坪的中央,盡情地吹奏;幾百個槍手繞著蘆笙隊伍,圍成了5、6個大圓圈,不停地向天空鳴槍相和。

蘆笙聲清脆悠揚,槍鳴聲鏗鏘渾厚,歡呼聲久久回蕩。此時的岜沙,宛如一座綠色天然、放眼無邊的音樂藝術殿堂。

牯藏節祭祖

在從江苗寨,如果恰巧碰到當地在過牯藏節,是很幸運的事情。你能在鬥牛的過程中找到激情,並在吃牯藏的各種儀式中窺探苗族對祖先的崇敬之情。

「牯藏節」也稱「吃牯藏」,是黔東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的殺牛祭祖儀式,有大牯、小牯之分。大牯每13年舉行一次,小牯每年都會在初春或秋後的農閑季節舉行一次。吃牯村寨殺豬宰牛,邀請親友聚會,期間舉行鬥牛、吹蘆笙活動。

大牯一般在歷史上關係較密切的村寨間進行。吃牯之寨提前一兩年就開始餵養牯牛,多則一家喂2-3頭,少則兩家喂1頭。節前一天,客人牽鬥牛,擔肉酒彩禮,吹笙鳴炮進寨,主寨亦吹笙鳴炮相迎,並舉行敬神儀式。

活動第一天,男女青年著盛裝進入鬥牛場觀牯牛打鬥。鬥牛出寨前,主人為了讓牛提神壯膽,會喂它一些白酒。三響鐵炮鳴放過後,鬥牛和主人入場。牛進堂後,酒性發作,眼睛呈現血絲,兇猛好鬥。此時,雙方主人將牽繩解脫,牛就猶如離弦之箭,相向而跑,「嘭」一聲猛烈相撞,對打起來。周圍觀眾搖旗吶喊,喝彩連天,場面激烈,扣人心弦。

牯藏節第二天,人們殺豬宰牛祭祖。時間一般在凌晨3點左右,周圍人山人海,火把通明。牛、豬宰殺完畢後,牛頭被砍下,人們在殺牛場中擺成長排,以內臟祭天地和祖先,祈求天地神靈和祖先保佑他們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地方平安。每戶人家會拿一塊煮熟的豬肉,來到村中一所小木房祭供,這所小木房便是村民祖先神聖的靈堂。

牯藏節期間,凡到場觀看鬥牛和踩歌堂者,皆被視為貴賓,日夜歌酒不休。據說從江縣一帶從三國孔明南征時期起就開始流行鬥牛,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東朗、停洞、下江、丙妹、高增、雍里等鄉鎮的苗、侗族都有鬥牛的風俗,當地人稱「牛打架」。 如今的鬥牛,不僅存在於神聖的牯藏節中,也成為遊客尤為喜愛的觀光節目之一。

錦繡

彩斑斕的無字史書

從江縣居住著苗、侗、壯、水、瑤等19個少數民族,各民族服飾斑斕如霞、美不勝收,有的雍容華貴,有的簡潔高雅,有的古樸端莊。這些服飾,不僅是一種禦寒遮羞的實物,更是陳述歷史的載體,是「無字的史書」。

岜沙人自認為是最正宗的苗族,他們依然保持著本民族服飾的傳統風格。

走進岜沙,有如來到遠古的原始部落,時間隧道瞬間將我拉回到數百年前,人們穿著土法染制的服裝,深藍紫色泛著光。

女子身著大襟上衣,穿百褶短裙,扎綁腿,項戴粗大銀環。領口、袖口、裙擺和綁腿,無一不是姑娘們自己綉制的彩錦。如此裝束,即顯出女子亭亭玉立的身姿,又十分便於她們登山和勞作。

男人們梳著小辮,穿著自織、自染的無領右開衽銅扣青布衣和直筒青布大管褲,頭挽髮髻,肩頭挎著獵槍,腰間別著砍刀,儼然驍勇武士,十足地陽剛。其刀槍本為狩獵和防身所用,現如今,倒成為他們的隨身飾物了。

岜沙人的服飾體現了古老的苗族風情,善織繡的侗族女性也將浪漫的侗族風情,一針一線地織進了侗錦、侗布、挑花、刺繡等手工藝之中。

侗族人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多為青、紫、白、藍色。黑青色用於春、秋、冬三季,白色主要在夏季使用,節日則處處可見紫色了。女裙不分季節,多用黑色。

緊束型裙裝、寬鬆型裙裝和褲裝,是侗族女性常穿的服裝款式。平日里,她們穿著簡樸實用的便裝,若遇重大節日,必定盛裝而出。

侗族女性的盛裝,注重裝飾審美,樸素與華貴相得益彰。一般為長衫短裙,在無領大襟衣上,衣襟和袖口鑲有精細的馬尾綉片,圖案以龍鳳為主,間以水雲紋、花草紋。對襟不系扣,中間敞開,露出手工精細的繡花圍兜,多以銀珠為扣,環肩鑲邊。下著短式青布百褶裙,扎藍布繡花綁腿,腳蹬翹尖繡花鞋,頭挽大髻,插飾鮮花、木梳、銀釵,並佩戴環簪、銀釵、銀花、銀冠、銀鎖、銀項圈、耳墜、手鐲、腰墜等銀飾,走起路來,娉娉婷婷,婀娜多姿,銀飾叮噹,韻味十足。

從江境內還生活著擅跳長鼓舞的瑤族,他們自古「好五色衣服」。歷史上,紅、藍、黃、黑、白這五色本為中國歷代王朝官服正色,而傳統瑤族服飾卻偏也以這五色為民族正色,代代傳襲,五色官服的「貴族化」傾向在這裡被「平民化」了。他們的服飾典雅、高貴,以板瑤帽最具代表性,凝聚著獨具特色的審美情趣,尖尖的造型象徵著巍峨的群山,點綴其上的彩珠則象徵著勤勞、聰明的瑤家人。

饌源

舌尖上的從江

《史記·貨殖列傳》中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從江即是司馬遷筆下的「地廣人稀,飯稻羹魚」之地。豐富獨特的綠色食品,多元的民風民俗,成就了奇異的從江原生態飲食文化。

奇異的民間美食

遊山玩水間,五臟廟漸覺空乏,隨處找一所農家樂,就能嘗到地道的從江美食。烤香豬、牛(羊)癟、腌肉、腌魚、河水煮活魚、燒魚、油蚱蜢、蜂蛹、九香蟲、山野菜、黑(黃)米飯、血灌腸、油茶……俱是日常的農家飲食,烹飪技法簡單樸實,調料不多,卻著實可口。

從江香豬是燒炙的佳品,在製作烤香豬時,把豬宰殺後剖腹取凈內臟,整豬抹上食鹽、燒烤汁、料酒等,讓其浸入豬肉體內,然後用專制的鐵鉤鉤住,放在特製的烘烤箱內,文火烘烤至熟。烤好的香豬,皮色金黃、肉香四溢,切一塊入口,鬆脆無渣、滿口醇香。

腌魚也是從江當地公認的珍味。秋收時節,苗侗農人放干稻田,捕來放養半年的鮮活鯉魚,去內臟,加食鹽、料酒、茴香等,晾至半干,在鹽水浸泡過的糯米飯中加辣椒粉、花椒等拌成腌糟,將腌糟填入魚腹。然後在木製腌桶里一層腌糟、一層魚地鋪,層層相疊,裝滿後用大張木葉、水竽葉等將桶口包好密封,數月之後即可食用。腌魚也可用火烤炙,皮脆骨軟,味純留香。

「不吃牛癟火鍋湯,枉到侗鄉走一趟」。牛(羊)癟的「癟」是侗語譯音,指的是牛、羊胃裡尚未消化的食物。是從江縣內苗、侗等民族最愛吃的菜肴之一,是侗族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

從江牛羊皆為放養,以山上青草、樹葉為主食。殺牛時取出牛胃中的食物,擠出其汁(此汁稱生癟),經茶油充分煮沸後即為熟癟,將切細的牛腳肉、背脊肉、牛肝、百頁肚等一起炒熟,倒入熟癟,加入鹽、辣子、花椒、蔥蒜、芫荽、垂油子、橙皮、茱萸等佐料後,癟中百草的香味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在牛癟的吃法中,吃火鍋是最愜意的一種。親朋好友圍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桌旁,空氣黃總瀰漫著癟的特有香味,往沸騰的癟湯中慢慢添入牛肉和佐料,吃著原汁原味的火鍋,喝些土釀酒,慢慢品味。

糯食是從江農村居民的主食之一。在不同的季節,他們從山上采來不同的植物,如紫藩藤、黃花、楓葉、紅藍草等,把糯食染成各種顏色。蒸熟後的糯食色彩斑斕,味道香純。每年「三月三」歌節、清明節、四月八等節日,壯族家家戶戶都要做五色糯米飯,以作趕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在從江境內的停洞、下江一帶,苗侗群眾若是殺豬,就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吃「泡湯」。尚留餘溫的新鮮豬肉、豬肝、腰花、大腸、小腸、豬肚、豬肺以及豬血等,經主婦切好後,放入已燒沸的火鍋內,配以各種調料,煮成一鍋熱氣騰騰的「泡湯」,味道鮮美,肉嫩不膩。

飽腹又解渴的油茶,是侗族生活中的必需品。每逢客至,侗家人必以「油茶」招待。

煮油茶由家中主婦或女兒操作。四方形的火塘上,架著一口鐵鍋,待鍋里的茶油(山上野茶樹果實所榨出的食用油)滾滾,將「陰米」(蒸熟晒乾的糯米飯粒)放入鍋內炸成狀如金粒的米花,再炸黃豆、花生等,然後往鍋內放入一把秈米,炸焦時放入茶葉一起炒拌片刻,聞到香味,立即沖入冷水煮沸,再用自製的竹篾漏勺過濾,味濃的油茶水即成,有的還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湯糰。

吃的時候,大家圍坐在桌旁,主人在碗里放點蔥花、茼蒿等,撒入米花、黃豆、花生,再沖半瓢滾燙的油茶水,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油茶就端到了面前。第一碗遞給長者或上賓,以表敬意。喝油茶不用匙,只用一支竹筷。幾碗熱氣騰騰的油茶下肚,頓覺全身毛孔舒張,精神亢奮無比。

神奇的瑤族葯浴

大快朵頤之後,五臟廟是滿足了,渾身的疲勞感卻隨之而來。此時有個絕佳去處——翠里鄉高華村。

「黔地無閑草,處處有靈藥」。深居濤濤林海之中的高華村是一個瑤族村寨,為了抵禦各種疾病的入侵,原生態、純天然、無污染的野生植物成了當地瑤族人取之不盡的醫藥寶藏,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古老的瑤族葯浴保健文化,與桑拿、土耳其浴一道,被譽為「世界三大洗浴文化」。

這裡每家每戶門前屋後都栽種著各種樹木,一片片竹林、茶林蒼翠欲滴。寨中老人說,瑤族葯浴有近兩百種藥方,消除疲勞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它們能治好幾十類疾病。

熱情的瑤族大嬸用竹筒將山泉引進家中,灶膛里柴火正旺,碩大的鐵鍋中,一捆草藥高出了鍋沿,在沸水中依舊泛著新綠。

躺在杉木浴桶中,隨著熬好的葯湯被一瓢一瓢舀入,渾身逐漸浸潤在熱騰騰的植物精華液里,舒展開來,疲勞頓時一掃而光。

獨特的綠色食品

千年農耕文明,使得從江縣成為全球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從江兒女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也培育了一批特色產業,為從江贏得了「中國香豬之鄉」、「南亞熱帶作物名優基地」等美名,「從江香豬」、「從江椪柑」和「從江瑤浴」都已取得中國原產地標記註冊認證商標。

金秋時節,從江的侗鄉苗寨,處處飄溢著椪柑的清香。早在1989年,從江椪柑以其果大、色艷、皮薄、肉厚、甘甜微酸、無渣,在全國優質柑桔鑒評會上獲農業部「部優產品」稱號,1991年又獲「省級星火科技」二等獎,1992年獲「國家級星火科技」四等獎,1993年又榮獲「曼谷中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作為貴州省1998年唯一出口的農產品,從江椪柑已被載入《中國名優柑桔》一書。

在特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從江月亮山一帶壯、苗、瑤等少數民族的人工培育,形成了一種稀有微型地方豬種——從江香豬。作為當今世界上成熟最早、體型最小、營養最好的豬種之一,從江香豬肉嫩味香、基因純合、純凈無污染,1993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畜種,1999年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獎」。

自1998年起,從江建起了香豬加工場,生產出臘香豬、香豬火腿、蝶形香豬頭、香豬臘腸等系列產品。2001年,從江香豬系列產品榮獲1999-2001年度「中國食品行業科技進步新產品開發獎」,並被貴州省保健協會認定為貴州保健食品,遠銷閩、粵、港、澳等地。

行走

去從江,赴一場浪漫的原生態之約

從江屬中亞熱帶溫暖類型,四季如春, 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8.4℃,1月最冷平均氣溫7.8℃,極端氣溫-4.4℃,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7.6℃。

從江山青水秀,自然風光旖旎。複雜多樣的地貌,造就了眾多的峽谷、峰叢、溶洞和神瀑;勤勞、純樸的各民族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原生態地域文化,風格濃郁而獨特,古樸而神秘。

作為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從江致力於展現「原生態美食養身,原生態文化養心」的獨特魅力,打造「養心惠地、民族原鄉、風韻苗侗、神秘從江」的旅遊品味。

從江北鄰榕江縣,西連黔南州荔波縣、廣西環江縣,南抵廣西融水縣界,東接黎平縣、廣西三江縣。縣城駐地丙妹鎮,位於都柳江畔,距省會貴陽450公里,州府凱里252公里,距廣西柳州市280公里,桂林市275公里。321國道由北向南貫通從江全境,由從江至黎平支線機場和黔南荔波機場均在100公里左右。

如從貴陽出發,可到新體育館搭乘「貴陽—從江」長途卧鋪客車(票價70元左右),每天一班車,上午9時左右發車。此外,在貴州凱里、黎平、榕江和廣西三江、融水、環江縣,每天也有幾趟長途車直達從江。

四寨河口及321國道河口至從江沿線景點:

水綉明月島、岜領山莊、四寨河山莊、綠水山莊、苗鄉侗寨。

END

來源:電子雜誌《民族特色村寨》(國家民委經濟司、中國民族報社 合辦)

歡迎分享轉發!

統籌監製:程艷 製作審校:馬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玄門道語 把心安頓好
賞花賞月賞秋香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權師、釋玄照
十一假期出遊,這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切記!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胡惠超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