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生活中,總有人非要在意那幾塊錢?

為什麼生活中,總有人非要在意那幾塊錢?

你遇到過摳門的人嗎?


摳門的人很不討人喜歡。


尤其是摳門的男人,更加被人看不起。


就連哲學家奧古斯丁也說過,

慳吝人好比地獄,吞咽得越多就越想吞咽,貪多無厭。

但是,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你以為就是你以為的那樣嗎?


吝嗇鬼不一定就討人嫌,就像闊綽佬不一定就是大善人。


有時候,吝嗇,也許是另一種溫柔;從另一個側面看,吝嗇,也許是另一種慷慨。




在颱風中被壓死的「守財奴」


8月,颱風「天鴿」襲擊廣東。


廣東中山市一位男子試圖阻止大風中搖搖欲倒的小貨車,卻無力回天。


車輛被風吹倒,男子被整輛車死死地壓住身體,當場身亡。


男子姓周,今年54歲,大兒子剛剛大學畢業,小兒子還在讀高中。

車是事發兩周前剛買的,是他的謀生工具。


全家人都等著他、等著這台貨車養活。


他為了賺150元,明知道颱風危險,也硬著頭皮跨市給客人送貨。


他希望,生意可以越來越好,賺越來越多的錢,然後蓋房子,給兒子結婚。


可惜,這場風暴無情地奪走了他的生命。


有人說他

「守財奴」、

「要錢不要命」

,甚至還有人出言不遜,說他

「活該」


說出這些話的鍵盤俠,良心一定被狗吃了。


對有的人來說,


一分一毫,決定著自己和一家人的溫飽。


為了保證最基本的生存,


他們願意用力去拼,甚至是用命去換。


這種「摳門」,我們忍心嘲笑嗎?




摳門了92年的「吝嗇鬼」


王振美的兒子苦笑著說,92歲的父親做了一輩子

「吝嗇鬼」


王振美老人每個月只花兩三百塊錢,吃喝住行要花的每一分錢,能省則省。

離上一次買新衣服,已經是15年前,兒女想給他買,被他說浪費。


兒子扔掉早就過期發霉的花生,他都要生氣,說還可以吃好幾頓呢。


就是這麼個「吝嗇鬼」,一次性捐出了自己50萬元的畢生積蓄。


為的是在家鄉成立教育基金會,專門資助和獎勵優秀的貧困學生。


基金會的原始註冊資本,全都來自這位老人。


今年秋季開學,他又捐了4000多元,購買了200個愛心書包,送給幼兒園的孩子們。


在兒女眼裡,對於錢,父親一向非常嚴格,借他一分錢,都要如數歸還。


父親這次的舉動,他們雖然感動,但免不了不理解。


但是老人很堅持:



過去我沒有錢,不能發揮我的餘熱。

今天有幾塊錢,我只要留著我吃飯的幾塊錢就行了。


所以我現在有點餘熱,就是要支持教育。


對有的人來說,


一分一毫,都是夢想的保障。


這個夢想,可能是別人的,可能是自己的。


為了實現夢想,


他們願意虧待自己,成全別人。


這種「摳門」,不值得我們崇敬嗎?




兩度被下病危通知書的「摳門夫婦」和他們的孩子


在山西,退休的豫劇演員王寬和王淑榮夫婦,17年來收養了6名孤兒。

其中一位,還是個生活難以自理的「漸凍人」。


夫妻倆每個月只有3000多元退休金,對這麼一個大家庭來說,杯水車薪。


必須省吃儉用,花錢之前都要深思熟慮。


錢多錢少,都要省下來;錢多錢少,也都要賺回來。


退休了的王寬決定,要重操舊業,去茶館唱戲。


每次只能賺60元,但他依然每天8點出門,凌晨才回家。


哪怕只是幾十塊錢,對他來說,就是孩子的一頓飯、一條新裙子、一件新樂器。


他給孩子買板胡、笙、琵琶。他希望,在唱不動之前,能抓住每一個機會賺錢,養活這6個孩子,教會他們本事,讓他們成才。


因為操勞過度,王寬被多次送進醫院,有兩次還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自己辛苦、家人反對,都阻止不了這對夫婦的目標:


既然養了這些孩子,就要負責到底,培養他們成才,斷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這種精神,也傳到了孩子身上。


收養的「漸凍人」孩子王海龍,參加「中國夢想秀」之後,在一家咖啡廳找到做駐唱歌手的工作。


第一個月賺到的900塊,他自己不捨得花一分錢。


卻用這筆錢買了兩架輪椅,送給兩個在街上賣唱的病友。


他參加節目獲得的25萬元獎金,一分也沒花在自己身上,全部用來資助西安一位需要做腎臟移植手術的病人。


對有的人來說,


自己需要錢,


別人更需要錢。


一分一毫,自己不花,也要幫助別人。


這種「摳門」,是對另一個生命的莫大關心。




「愛錢」到一塊錢也捨不得放過的媽媽


河北保定一個媽媽,為了救5歲的重病女兒,跪地賣紙飛機。


女兒患了神經母細胞瘤,前前後後已經花掉了70萬元。


這些費用,已經用完了家裡全部積蓄,即使再怎麼省吃儉用,也沒錢負擔後續的治療。


媽媽走投無路之下,只能在街邊賣紙飛機,一架飛機,只賣一塊錢。


錢很少,每次只能收入100元左右。


但是,對她來說,這一塊錢,可以延續女兒一分鐘生命。


對有的人來說,


一分一毫,都是生命的延續。


哪怕只有一丁點,


他們也願意省下來、賺回來。


這種「摳門」,沒人忍心譴責。




摳門到極點的婆婆竟然每天都給錢乞丐?


深夜裡,媳婦突然接到婆婆打來的電話,讓她送兩塊錢給超市門口的乞丐。


在她口中,婆婆

「極摳門」


「一年到頭從來沒見過她買衣服,生活也非常節約,我們一家三口有時候過去吃飯,婆婆才會買些葷菜。」


大半夜竟然讓她特意給乞丐送錢,這實在是不可思議。


了解到背後的原因之後,媳婦才恍然大悟。


當年,丈夫在外地念大學,婆婆第一次去看兒子,剛出長途汽車站,錢包就被偷了,身無分文。


是一個好心的乞丐給了她兩塊錢,她才坐上公交車,找到了兒子所在的學校。


打那以後,即使自己再怎麼省,只要遇到以乞討為生的人,婆婆都會掏出兩塊錢,幫助他們。


對有的人來說,


一分一毫,都是陌生人對身處困境的自己的幫助。


即使自己再節省,


也要把這份別人給自己帶來的溫暖,重新傳播出去。


這種「摳門」,是生活中的溫柔。




整整吃了7年、吃掉2噸挂面的「挂面爸爸」


到今年為止,侯延衛已經足足吃了7年清湯掛麵,總共吃掉了2噸之多的麵條:


麵條便宜,每天三頓一共吃上一斤八兩,總共也才5塊錢。一大袋有15捆,整袋買還可以省下5塊錢。


之所以這麼省,是因為他想把錢留下來,供自己的女兒去學體操,將來成為像程菲、李小鵬這樣的體操名將。


從女兒7歲開始,他已經送孩子到體校參加訓練,每年學費就得交14000元。


他是個環衛工,每個月加上補貼,到手只有2500元。


即使妻子也在外打工,但每年給孩子交完學費,夫妻倆就所剩無幾了。


他只好每天都用開水煮麵,肉對於他來說,就是奢侈品。


為了能讓孩子生活得更好,「挂面爸爸」甘願自己多吃點苦。


其實,他也是無數父母的縮影。


對有的人來說,


一分一毫,都是守住這個家庭的磚瓦。


寧願苦自己,


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女因為錢而發愁。


這種「摳門」,需要我們換位思考。




知乎上曾經有個問題很火——


為什麼生活中,總有人非要在意那幾塊錢?


是的,以現在的消費水平,幾塊錢買不到什麼東西,丟了也不會心疼。


但是,對父母這輩人來說,幾塊錢、幾塊錢積攢下來,最終也會成為生活的保障。


父母的

「摳門」

,我們並不陌生。

山東一所兒童醫院,父母為省錢在醫院走廊過夜

知乎網友@Helianthus 就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當時跟媽媽一起坐火車來到北京,到達時正是凌晨,第二天一早就要去醫院挂號。


奔波了一路,她勸媽媽去找個鐘點房,休息一下。


鐘點房不貴,但是媽媽說什麼也不肯住,非要去醫院旁邊的麥當勞。


檢查完了,打算給媽媽買東西吃,媽媽又是啥也不吃,看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去買那家最便宜的包子。


她忍不住向媽媽發起了脾氣。


她家裡很窮嗎?


不是的。


她是獨生女,父母倆工資不低,甚至可以說是高收入人群。


之所以「摳」成這樣,也是為了自己的女兒。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很實在,平時多節約一點點,時間長了也能積累不少,

哪怕自己苦一點,也捨不得孩子日後受苦



我們只希望將來有一天,我跟你爸躺在醫院時,你不會因為錢的問題為難。


你沒有哥哥姐姐,我們只有盡量給你多存一點,即使我們倆有什麼意外,你也能過得好。


孩子不在家時,早午餐都是隨便解決,孩子回家後,才捨得張羅一桌好菜;


每次買東西,都要貨比三家,挑性價比最高的;


平時不捨得買新衣服、不捨得旅行、不捨得下館子;


兒女給他們買東西,都會被說貴,買來沒用,下次別買了……


這也是一種愛,一種我們可能曾經無法理解的愛。


但長大後,當我們開始走向職場,開始為人父、為人母,開始挑起生活的重擔,我們也許就會知道,賺錢不容易。


知道父母的每一次「摳門」,都是為了這個家:


知道即使自己花錢大手大腳,也沒資格反問自己的家人——這不就是幾塊錢的事情嘛:

知乎網友@鄭小武

若是省下幾塊錢,就能實現一個夢想、守護一個家庭、延續一個生命,


這樣的「節省」、「摳門」、「吝嗇」,為什麼不做呢?


物質的享受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比物質更重要。


守護這些更重要的事情,


這,永遠不只是「幾塊錢的事情」。



今日心情 恍然大悟


吝嗇有時候也是一種美德。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周迅念完這封信,這檔中國第一綜藝節目就停播了》


《謝謝你騙我




今日投票:國慶節波叔還堅持更文,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聽說長得好看的人,都不用毛巾擦臉了
老佛爺死後竟被開棺侮辱,扒得剩一條內褲,都是他乾的缺德事
從1857年開始,這家英國人把手工縫製的皮鞋,做成了貴族的標配
他活到91歲睡過2000多個女人,和他比花?不存在的
一滴洗潔精,洗完一水槽的碗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