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客家稱中秋節俗謂八月半

客家稱中秋節俗謂八月半

中秋節俗謂八月半,賞月,食月餅,炒花生。憶幼時,中秋之夜,兄弟姊妹在大門坪圍坐在父母身旁,母親端出從街上買回的「豬油餅」、「月光糕」,切成一塊一塊分給大家,邊吃邊講張果老的故事,並教大家唱兒歌:「月光華華,老妹煲茶,亞哥兜凳,大伯吃茶.......」

胡曦輯歌曰:「縣裡月光餅,好過嘉應州。買到兩三個,十五做中秋。老人受一塊,細子也分兜。」「人靜中秋待月華,銀如豆鏤金芽。矮檐喜憶儂夫婿,射策今宵筆吐花。」「中秋閨中多不寐,雲待月華,見者有喜。」

俗民喜歡在八月半節日里,對仲秋之物賦予驅邪求吉之意,使之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剝鬼皮」。據道光《長樂縣誌·風俗》載,芋在中秋薦新芋而去皮,曰『剝鬼皮』」,意在驅邪。柚在中秋節正是初出之時,婦女對月剖柚,說是食之可明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厓兜 的精彩文章:

貴氣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
客家各地的神靈崇拜
客家神秘的拜竹葉神
在探討了客家的稱謂、源流、形成的時間和結構後,那麼客家究竟是什麼?
客家應節菜-子姜炒子鴨

TAG:厓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