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基層醫生常識:聽多了中醫對感冒的分析,來聽西醫怎樣解讀感冒

基層醫生常識:聽多了中醫對感冒的分析,來聽西醫怎樣解讀感冒

不管是各位基層醫生也好,還是百姓也好,肯定從不少的地方,看到或者聽到過中醫對於感冒的解讀,譬如風熱、風寒等類型,今天,小編就來談談,從西醫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感冒究竟是怎麼回事。

首先,來說說像感冒、病毒性咽炎等等這些都是統籌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裡面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就是:指鼻腔、咽、或者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概稱。急性上呼吸道的感染是呼吸道最為常見的傳染病,最常見的病因為病毒傳播,少量的才是細菌引起的。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既受涼、淋雨、過度疲勞之後,全身或者呼吸道防禦功能降低,本來存在於上呼吸道、或者是外界侵入額病毒、細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既往有呼吸道感染的慢性病史者更易患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大致的分為5種:

1.普通感冒:就是大家俗稱的感冒,民間稱為傷風,專業術語為「急性鼻炎」、「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的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數由於病毒引起,起病急,初期會有咽干、咽癢等不適,發病數小時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後鼻涕變稠,並有咽痛,有時,會由於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有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輕度咳嗽,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檢查可見鼻粘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若控制良好,無併發症發生一般病程為5-7天。若感冒病程長,並有咳嗽咳痰,痰液較稠,多說明感冒已經累及下呼吸道並有細菌感染。

2.病毒性咽炎、喉炎、支氣管炎:病毒對於上中呼吸道感染解剖位置的不同引起的炎症。急性病毒性咽炎,顧名思義就是由病毒引起,臨床表現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當伴有咽下疼痛及不適時,常提示有細菌的感染,病毒性咽炎及喉炎,咳嗽少見。病毒性喉炎,因為喉為發聲器官,所以當引起喉炎時臨床多表現為聲音嘶啞、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並伴有咽炎、咳嗽,有時可聞及喘息聲。

3.皰疹性咽峽炎:也是為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咽痛、發熱、病程約為1周,檢查可見咽部充血明顯,軟齶、齶垂、咽、扁桃體部位會有灰白色皰疹及淺表潰瘍形成,周圍伴有紅暈。夏天容易發病,兒童多見。

4.咽結膜熱:病毒引起,表現為發熱、畏光、流淚、咽部及瞼結膜充血,病程4-6天,常見夏季,游泳中傳播,兒童多見。

5.細菌性咽-扁桃體炎:起病急,明顯咽痛,畏寒、發熱、體溫升高39度或以上,檢查可見咽部充血明顯,扁桃體腫大,表面有黃色點狀滲出,頜下淋巴結腫大觸痛。

再來說一下大家常見的流行性感冒,因為有時候比較容易診斷有誤。

流行性感冒:常有明顯的小範圍之內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癥狀較重,高熱、全身酸痛、眼結膜癥狀明顯,但是上呼吸道癥狀較輕,尤其鼻咽部癥狀輕微。

明天會說上述病症的臨床用藥及規範治療,感覺有用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