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一、大秦咸陽宮

咸陽宮是秦帝國的皇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咸陽市東區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遷都咸陽,營建宮室,至遲到秦昭王時,咸陽宮已建成。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據記載,該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為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

秦遷都咸陽後,咸陽宮一直是歷代國君的大朝之地。這處作為王宮或皇宮使用的「宮廷」之名即「咸陽宮」。歷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見各諸侯國使臣、貴賓,為皇帝祝壽舉行盛大國宴,與群臣決定國家大事都在咸陽宮中進行。秦末項羽攻入咸陽,屠城縱火,咸陽宮大半夷為廢墟。

它的大致布局為:一號宮所在是初建時的咸陽宮城,它西起塔兒坡,經咸陽塬東北行,至涇、渭交匯處,折向南過渭河,整個範圍以咸陽為中心,離宮上百,直徑80餘公里。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咸陽宮的輪廓漸漸顯現。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二、通天之塔

公元5世紀,北魏靈太后的胡崇華興建了一座當時世界最高佛塔永寧寺塔,並把整個王朝的命運寄託給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永寧寺塔遺址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找到了永寧寺中的那座百丈寶塔的塔基,並最後確立其為147米。這比現存的山西應縣木塔早500年,高了近一倍。但這座寶塔僅僅存在了18年,就因為遭受雷擊,在烈火中轟然倒塌。伴隨著寶塔的毀滅,這座世界最高佛塔的高度也成了一個千古未解之謎。就在永寧寺塔損毀不久,北魏的衰落也隨之開始,很快便和永寧寺一樣,成為了過眼雲煙。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三、唐大明宮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大明宮佔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大明宮毀於唐末戰亂。從此,中世紀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在歷經300年風雲後玉殞香銷。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四、盛唐華清宮

在今天陝西省西安市東約30公里的臨潼區,有一座風景秀麗的驪山,在它的腳下,便是聞名中外的旅遊景區——華清池。它是在唐華清池的遺址上復原而成的建築。1982年工人們在做基礎建設中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類似洗澡池子的建築。經過專家鑒定,消失一千多年的唐代華清池重現世間。唐華清宮的考古挖掘工作持續了14年。專家們在山下發現了9個湯池遺址和梨園遺址,在山上發現了集靈台、朝元閣、老君殿遺址,這些遺址的位置、形制與史料記載的情況完全吻合。在深入細緻的研究了大量的史料之後,唐華清宮的整體規模終於重現世人面前。這座建築佔地多達100多萬平方米,是明清故宮的1倍多。可惜的是,這樣一座盛世大唐的恢宏傑作,卻經過多年風雨浸蝕,烈日暴晒,大多數建築年久失修,山上泥土沖積掩埋。中國歷史上最為恢宏的皇家溫泉宮殿,就這樣慢慢荒廢掉,消失在歷史的風煙中。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五、臨安尋夢

公元589年,隋文帝廢錢唐郡,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地名——杭州。到了北宋朝,積累了豐盈的財富與無數華美的建築園林,杭州獲得了「東南第一州」的美譽。杭州本應一直這麼富足與繁盛下去,然而1127年,金兵大舉南下,攻陷國都東京。在金兵的押解下,亡國之君宋徽宗和欽宗被迫北上歸為降臣。與此同時,在趙構成為了高宗皇帝來到杭州。不久之後,杭州被定為國都,並被賦予了一個新名字——臨安。很短的時間內,鳳凰山上的皇城就已初見雛形。一改漢唐的雄渾質樸,南宋建築不再追求規模上的宏偉大氣,結構逐漸趨向纖弱輕巧。這是中國建築史一次重大的轉型。為了適應臨安乍暖乍寒的氣候,圍繞在房屋四面的不是牆壁,而是一圈從屋檐到地面的格子木窗。這種散熱取涼、防寒保暖兼具的建築可謂南宋獨有。文德殿、大慶殿、文壽宮,南宋的建築與歷代均有很大差別,精緻取代了嚴謹,僅僅擅長詩詞繪畫的皇帝無法成功駕馭一個龐大的國家,但疊石造山藝術卻在他充滿才情的設計中發展到了極致。南宋很快滅亡,杭州也失去了臨安的稱號,鳳凰山上的宮殿現已化為廢墟,今天在杭州的富庶繁榮和休閑安逸的生活中,依然可以尋覓到南宋留給這座城市的印記,提醒著人們這裡曾有一個名字叫臨安。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六、王之浮屠

在杭州西子湖畔,佇立著一座家喻戶曉的佛塔,名為雷峰塔。公元978年2月,歷時六年的雷峰塔終於竣工。動蕩的五代亂世,憑藉著堅定的意志和舉國的財富,在吳越王錢俶的手中,在詩情畫意的西子湖畔,一座留名千古的佛塔終於出現。然而隨著國家朝代興衰滅亡以及盜挖塔磚愈演愈烈,原本堅實的塔基漸漸削弱。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時期,民間開始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等特異功能,因而民眾開始紛紛偷盜塔磚回家。終於在1924年的9月25日,不看負擔的雷峰塔轟然倒下了。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七、「中國瓷塔」

在中國南京有一座美輪美奐的高塔,它以其流光溢彩的五色琉璃,被西方譽之為「南京瓷塔」。她就是大報恩寺的琉璃塔。公元1408年,南京城外的天禧寺,被一場大火燒成灰燼。四年之後,永樂皇帝朱棣,決定重新修建天禧寺,他要依照大內樣式,擴建殿宇,建造一座皇家規模的寺院,同時修建了一座九級琉璃塔。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大報恩寺的核心建築,高78.2米,九層八面,周長百米。這項工程耗時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軍工達10萬人,耗資248.5萬兩銀子。塔建成後,9層內外共設篝燈146盞,每盞芯粗1寸左右。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高達78.2米,通體用琉璃燒制,塔內外置長明燈一百四十六盞。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南京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是當時中外人士遊歷金陵的必到之處。這些琉璃經過了近600年的歲月,仍然顏色鮮艷,光亮如新,即使是現代工藝也很難做到這點。明代是中國琉璃發展的鼎盛時期,而大報恩寺塔正是中國建築琉璃藝術的最高體現。400年後,琉璃寶塔在太平天國軍隊的炮火中轟然倒塌。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盤點那些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建築

八、風雲未央宮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唐朝末年,戰亂頻仍,政治中心東移,未央宮淪為廢墟。

註:本文由小編根據歷史紀錄片《消失的建築》整理改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放假干點兒啥,在家睡大覺,不想到處跑,呆著就挺好
十個愛國故事,十位愛國人士,十分愛國,十分動容
憑這部家書,梁啟超教出滿門英才,華為打出一片江山
只想趕緊給祖國媽媽過生日!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