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人家族傳藏毛主席親筆信 已傳4代人

文人家族傳藏毛主席親筆信 已傳4代人

江子愚的孫子拿著毛主席寫給他爺爺的親筆信

江子愚和詞

「邊城月淡,露宿長征雁,不到鴻溝分楚漢,放眼縱橫九萬;輪蹄踏破雲峰,鏖戰朔雪炎風,冀北由來多馬,而今幾個真龍。」

毛主席回信

「子愚先生,來信並清平樂和作收到,甚為感謝。順致敬意。毛澤東,1952年1月9日。」

昨日中午,茶店子育苗路14號大院,成都內燃機廠退休工人江文惠的家裡賓客滿座。乘著還沒開飯,江文惠小心翼翼從客廳牆上取下一副玻璃鏡框,輕輕擦拭。

「子愚先生,來信並清平樂和作收到,甚為感謝。順致敬意。毛澤東,1952年1月9日。」透過玻璃,仔細端詳毛主席50多年前親筆給爺爺江子愚的回信,江文惠心中頓生暖意。

成都文人和詞

毛主席親筆回信

「1952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日理萬機的毛主席在收到我爺爺的書信及詩詞後,親筆回信,可見毛主席是多麼的平易近人。」江文惠稱,他的爺爺原名叫江椿,字「子愚」。1889年生於雙流。解放後,曾擔任四川省文史館館員。

1951年,四川省委統戰部號召文史館館員貢獻個人專長,為新中國建設服務。江子愚對詩詞有很高造詣,他欣然提筆,按毛主席詞《清平樂·六盤山》原韻,寫詞一首:「邊城月淡,露宿長征雁,不到鴻溝分楚漢,放眼縱橫九萬;輪蹄踏破雲峰,鏖戰朔雪炎風,冀北由來多馬,而今幾個真龍。」他隨後還寫了一封信,連同這首詞一起,寄給了毛主席。江文惠稱,當時全家還住在柵子街45號,他的年齡比較小。後來聽父親及爺爺多次提起,信寄出去後不久,毛主席便親自寫了回信。爺爺收到毛主席的親筆回信,引起了街坊鄰居們不小的轟動。許多人慕名前來看信。省文史研究館還專門開了借條,蓋了單位公章,派專人來到江家拍照留念。

江文惠說,爺爺江子愚生前對毛主席的親筆回信非常珍視。客人們看信的時候,爺爺會不時提醒,別損壞了信紙、信封。

中央收藏原件

複印件成「傳家寶」

江文惠稱,1962年,73歲的江子愚因病去世。毛主席的親筆回信交給了江文惠的父親江平遠保管。「聽父親講,爺爺去世前曾多次叮囑家人,一定要保存好這封信。要記住毛主席對普通老百姓的好。」

1976年,中共中央擬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收回毛主席散落在民間的手跡。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同志,輾轉聯繫上了江平遠,提出收錄毛主席的親筆回信。家人雖然有些不舍,但為了支持中央的工作,江平遠把這份珍貴手稿寄送到了中共中央辦公廳。

1977年7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在收到這份書稿後,給江家出具了一份書面證明材料。同時,還回寄了一份複印件。江文惠稱,雖然是複印件,但畢竟是毛主席親自給爺爺寫的回信,家人依然非常珍視。

1995年,江家從市中心搬遷至茶店子。搬新家時,毛主席的書信複印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2000年,江平遠還專門把毛主席回信及信封複印件裝裱後,裝入鏡框,懸掛在客廳的牆上。「每隔幾天,父親就會小心翼翼擦拭鏡框,確保其一塵不染。」江文惠說。

2005年,江平遠去世。這份複印件傳給了江家第3代人,平常主要由老四江文惠照看。如今,江文惠的兒子也已經工作了,江家四代人,對這份懸掛在客廳的複印件依然珍視。

講述

「春熙路」這個名字是爺爺取的

「爺爺不僅給毛主席寫過信,而且還曾為春熙路命名呢!」江文惠稱,據1985年6月15日出版的《雙流縣誌資料彙編》第一輯《文化名人江椿》一文記載,江椿自小喜愛詩詞歌賦和書法,19歲考中秀才。在清朝廢科舉前的最後一次科考中,又錄為拔貢,曾在朝廷為官。辛亥革命後,江椿回到成都,曾任成都《國民公報》主筆兼總編輯。

江文惠說,1924年,楊森主政四川,下令將前清按察使署衙門拆除,辟新街。起初,人們取楊森———「森威將軍」之名,把新辟的這條街取名「森威路」。後來,江子愚借《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之義,給這條街取名為「春熙路」,沿稱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齊紅:談革命歷史類博物館紙質類藏品的複製
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簽名
1949年國旗落選方案
秦佑國:梁思成、林徽因與國徽設計
老照片:國歌作者聶耳的珍貴搞笑照

TAG:深圳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