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面艦艇才是海上的王者,為何二戰時德國卻選擇了潛艇?

水面艦艇才是海上的王者,為何二戰時德國卻選擇了潛艇?

文/寂寞的紅酒

水面艦艇主要是指在水面活動的海軍船隻,它包括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各種艦艇。在近現代作戰中,水面艦艇一直是海上作戰的主要力量,水面艦艇才是海上的王者,從戰列艦時代到航母時代無不是如此。二戰時期,美英日等海軍大國爭奪制海權都在拚命爆艦造航母,不過德國人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德國人沒有大造水面艦艇,而是全力造潛艇這種水下力量。那麼德國為何放棄水面艦艇而選擇只能偷偷摸摸的潛艇呢?

第一,戰略需要。德國是傳統的大陸國家,軍事力量主要以陸軍為主。其實這是所有大陸國家的通病,德國如此,蘇聯和中國亦是如此。畢竟一國的資源和財力有限,只能選擇一個方向。即使最強大的美國,仍然在向海軍傾斜。法國曾海陸戰略一起上,結果搞的不上不下,海上打不過英國,陸上干不過德國,被兩國輪流虐,把大好的資本都浪費掉了。德國的重心在陸上,海軍只是打輔助,海軍的主要作用是牽制和騷擾英國。不過由於德國海軍根本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德國水面艦艇連北海都出不去,所以德國只能從水下尋求突破,大力發展潛艇,用潛艇襲擾盟國的補給線,德國的狼群戰術給盟軍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第二,國情原因。德國海軍本不弱,一戰時的德國海軍敢和英國一對一單練。不過一戰戰敗後,德國海軍一落千丈,由於英法的嚴格限制,德國海軍規模一直不大,海軍技術水平長期停滯不前,這大大限制了德國海軍的發展。儘管1935年,德國打破了凡爾賽合約的限制,但海軍和其他兵種不同,海軍系統性、綜合性很強,需要技術和時間的積澱,不是個速成的兵種。有種說法叫「百年海軍」,意思就是說沒有一百年組建不起強大的海軍。從造艦、人員訓練、軍艦配套到成軍形成戰鬥力至少需要幾十年。德國海軍由於基礎太差,落下的功課太多,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其他海軍強國。德國想要翻盤,只能採用不對稱作戰,最快最有效的捷徑就是造潛艇,既節省時間又節省成本,作戰效果還好。德國的狼群戰術縱橫海上,戰果累累,二戰中德國潛艇擊沉了盟軍3500艘艦船,總噸位超過1400萬,打的盟軍見到潛艇就膽寒。

第三,資源限制。德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由於缺乏殖民地和市場,缺乏足夠的資源,因此德國海軍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一戰後,德國國力衰落嚴重,又受到了經濟危機的衝擊,加上英法的限制,德國海軍進展緩慢。直到1935年,德國經濟形勢開始好轉,工業也向軍事化方向傾斜,海軍建設才再次被提上日程。德國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Z計劃,但這項計劃剛啟動沒幾年二戰就爆發了,德國的造艦計劃因此放緩。等到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的資源不斷向陸軍和空軍傾斜,海軍不僅得不到足夠的資源,很多艦船甚至被拆了拿去造坦克。由於海軍資源緊張,因此只能瘋狂造廉價實用的潛艇。其實,德國發展潛艇也是無奈之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古代游牧民族為何多選在秋季入侵中原?
法國海外有的是殖民地,為何沒有選擇抵抗到底?
二戰時蘇聯海軍弱的不能看,為何戰後卻能和美國掰手腕?
抗戰時中國幾乎山窮水盡,為何國民政府就是不投降?
劉禪的無奈:活在父輩光環下,當了四十多年的憋屈皇帝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