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社評:美國槍擊案的罪惡不比恐怖襲擊小

社評:美國槍擊案的罪惡不比恐怖襲擊小

美國拉斯維加斯露天音樂節10月1日晚發生惡性槍擊事件,64歲的內華達州麥斯奎特人史蒂芬·帕多克從一賭場酒店32層向露天音樂節場內的觀眾掃射,截至北京時間2日21時,至少造成50人死亡,400餘人受傷。目前兇手已經死亡,其女友正在接受警方詢問。警方的初步分析認為此次槍擊案「與恐怖主義沒有聯繫」。

這次襲擊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去年奧蘭多槍擊案的死亡人數,雖然目前被認為與恐怖主義無關,但它作為美國史上「最血腥的」槍擊案,引起的震動也十分強烈。

反覆發生的惡性槍擊案暴露了美國社會治理的嚴重漏洞,每次槍擊案都一時轟動,過後不了了之,美國社會總體上對解決這一嚴重問題沒有作為,往往是輿論叫喚幾聲,政治人物發幾句譴責,又得過且過了。

控槍在美國永遠處於爭論狀態,實現控槍看上去遙遙無期。

如果進行對比,美國槍擊案發生的頻率和死亡人數都超過歐洲的恐襲,但是美國整體上「寧願事情就這樣了」的態度實在令人驚奇。原因當然不是美國老百姓對此無所謂,而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形成不了控槍所需的強大改革力。反對控槍的主張背後是強大利益集團和美國社會對槍支傳統認識的慣性,在美國控槍的難度大體相當於在俄羅斯搞禁酒。

美國社會對恐怖主義的驚懼和對槍擊案整體麻木的反差也是難以思議的。畢竟失去的都是人命,但槍擊案就能夠得到更多寬容,被社會「適應」,這說到底是政治和輿論引導的結果。

在槍擊案問題上,美國給世界做了不好的示範:不正視問題,不採取堅決的措施。美國等於是給殺戮分出了「三六九等」,把公眾注意力引導到了外部世界的問題上,而對美國內部社會治理的問題輕描淡寫。

實際上,美國和西方的治理體系有一些不適應新時代的缺陷,它們面臨體制改革的嚴峻任務,但是下不了決心。因此當面對槍擊案這種頑疾時,只能陷入震驚、容忍,再震驚、再容忍的惡性循環。

至少50個鮮活的生命又因為美國對槍擊案的不作為而離開人世。據美國官方統計顯示,美國一年死於槍擊案的總人數達到3萬多人,問題是還要有多少生命的逝去才能喚醒美國體制的覺醒呢?人們希望能夠看到美國儘早鼓起嚴格控槍的勇氣。

關注《環球時報》微信公眾號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or

點擊頁面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環球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最新:美國史上最慘槍擊案!超50人死!
美國賭城突發恐怖槍擊案!槍手瘋狂掃射,傷亡極其慘重
當中國人慶祝國慶時,西班牙卻出了震動全世界的大事!
去年曬與天安門合影被噴,今年她又曬國旗合照,評論沒讓我們失望…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