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執政11年到底犯什麼錯誤,導致蜀中無大將?

諸葛亮執政11年到底犯什麼錯誤,導致蜀中無大將?

諸葛亮為丞相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他不是全無私心,也不是盡善盡美。諸葛亮經營蜀國有兩大弊端,一是不注重培養繼承人,二是過分打壓益州人士。這兩個傾向或者說是錯誤,導致蜀一沒有人才,二有了人才也不一定為蜀所用。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條。《益部耆舊雜記》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諸葛亮於武功病篤,後主遣福省侍,遂因諮以國家大計……亮語福曰:「孤知君還意。近日言語,雖彌日有所不盡,更來一決耳。君所問者,公琰其宜也。」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公,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又復問其次,亮不答。

這一段的意思是,諸葛亮臨終前,劉禪派李福問其死後誰能當繼承人。諸葛亮分別指定蔣琬和費禕為後兩代繼承人,當李福問第三代時,諸葛亮便不言語了。不是諸葛亮不想說,而是他也找不到堪當大任的人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諸葛亮只手掌握蜀國軍政大權,其繼承人比劉禪的繼承人還要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蜀國的命脈。然而,北伐之後,諸葛亮事必躬親,你可以說他是敬業,但也可以說他沒有給繼承人以鍛煉的機會。諸葛亮前後只培養了兩個繼承人,一個是馬謖,年紀輕輕因為失街亭而被殺;後一個是姜維,還是降將。人這一點來看,諸葛亮當丞相是不合格的。

那麼問題出來了,為什麼諸葛亮沒有努力去培養繼承人呢?一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諸葛亮太偏袒荊州人士又太過分打壓益州人士,以至於在用人人諸多牽絆,難以人盡其才。諸葛亮在兩份《出師表》中所舉薦的,絕大多數都是荊州人士;而益州才俊如馬忠、張嶷等人,卻終身不得重用。蜀國原本國小人乏,諸葛亮又有私心,蜀中無大將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說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三國中魏國曹氏和夏侯氏出了那麼多將軍?
關羽與呂布都是三國名將,為何曹操生擒關羽不殺卻殺呂布?
如果古代沒有清朝,只有明朝會怎麼樣?
為什麼古代不將韓國人征服併入版圖?
司馬炎明明有26個兒子,為何卻偏把皇位傳給一個傻子?

TAG:小曾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