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子裡的八月十五

村子裡的八月十五

文:花牆老貓

能叫大夥當回事的節日屈指可數,除了過年,在村子裡,八月十五算得上最重要的節日了。大夥把中秋節叫做八月十五。當然八月十五也像其他節令一樣,大家在過節時從形式到內容都毫無例外地落實在一個吃上。另外,八月十五和過年的時候一樣,還有一件事情和吃同等重要,就是親戚之間的走動來往。

在村裡,每一個節令都和吃字有關。比如過年包餃子,二月二炒蠍子爪(熱鍋干炒黃豆),清明煮雞蛋,六月初一蒸糖饅頭等,這八月十五呢,當然是吃月餅了,在我們這一帶還有吃小公雞的習慣。本來八月十五吃小公雞,既沒講究,又無淵源,只是一直以來相沿成習,來了客人打酒殺雞,幾乎成了一種普遍認可的禮遇。

麥子黃梢時節,絨線團一樣的出炕小雞,經過一個夏天野地里放養,到這個中秋時節正長足了個兒。打野食的小公雞骨脆肉嫩,鮮美無比。用辣椒爆炒之外,配上什麼菜一起燉,都叫人聞香下馬,口水直咽。村裡人待客時,一桌子盤盤碗碗,花樣弄得再多,到時端不上來一道紅燒小公雞,這頓飯就一定抓不了面子,席間自然就少了幾分說話的大聲豪氣。因小公雞的缺席,主人重複再三的所謂招待不周就不再是虛假的客套,而是一種真心實意的抱歉和檢討。

月餅還是要吃的。大家對過中秋節的全部理解,早已簡化成晚上飯桌的幾塊月餅。酒足飯飽的當口,對著冷落一旁的月餅要是不隨便吃上那麼幾口,過這番中秋彷彿就沒有畫龍點睛。

節日的菜譜里小公雞再怎麼大行其道,到底都不能把月餅取而代之。即使再不善於舞文弄墨的大夥眼裡,月餅的象徵意義永遠大得過實用價值。

村子裡面要好的,平日里各忙各的難得一聚,於是在過年,還有八月十五無論如何都要一起吃喝一場的。大夥把這一天的酒局叫做「圓月」,於是吃肉喝酒在這一天就有了這麼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這一晚,村裡一起「圓月」的很多,絕對不亞於大年三十晚上的酒場。月光如水,酒香浮動,文人們眼裡的所謂良辰美景,他們覺得只適合快意喝酒。

一時喝的興起猜拳行令,豪氣如牛,醉眼迷濛里,這大半年為生計奔波勞碌之苦便化為烏有。這個晚上,喝得再怎麼過量,老婆也不再杏眼圓瞪。即便再懼內的男人,都也不因為酒後失態擔心老婆大人會天明算賬,從而醒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一杯薄酒里,體味到的是一份踏實而滿足的日子。

八月十五前一段時間,該走的親戚就要走了。春節和八月十五是走親訪友你來我往的兩個節令。重要的親戚自然是兩個節都要到,一年兩次一點兒都不能偷工減料。有些親戚過年沒去,八月十五必到,一年一度,禮數上不差異,面子上過得去。至於這兩個節令都不再來往的親戚,一準要老死不相往來了,不管什麼樣的關係肯定都已是名存實亡,用村裡人的話說這門子親戚是算「斷路了」。八月十五現在承載的一大功能便是人情往來。

當在鄉村之外的地方,已把往來走動變得那麼實際而功利的時候,村子裡八月十五中秋節還是古風猶存,讓人依然能感到醇厚而悠長的餘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伯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國慶,我第一次拿起相機學拍鄉村風景!
李祥寧:父母結婚三十六年,沒有浪漫和轟轟烈烈,只有心心相印!
婚後家裡家外的活不會幹,婆婆看我不順眼,丈夫竟對我大打出手!
豐縣鄉村的中秋記憶
一位豐縣母親的溫情告白:女兒,我要與你做姐妹,你原諒媽媽吧!

TAG: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