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康熙祭拜孔子不下跪,大臣看出端倪擋住一字,康熙立馬下跪

康熙祭拜孔子不下跪,大臣看出端倪擋住一字,康熙立馬下跪

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期間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國家版圖不斷擴張,各民族不斷融合鞏固。其中,儒家思想文化的繁榮和發展發揮了尤為重要的作用,歷朝歷代統治階層都會進行文化專制,儒學影響就會進一步受到重視並進行發揚傳承。從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大一統、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獨尊儒家思想開始,歷代統治者開始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興建孔廟,祭拜孔子。

康熙祭拜孔子不下跪,大臣看出端倪擋住一字,康熙立馬下跪

孔子廟

清朝是由滿族建立,要更好的治理國家,統治佔據大多數的漢族,必須依靠文化思想,而絕非武力,尤其是吳三桂雲南造反的慘痛教訓,更讓康熙深刻的明白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入鄉隨俗絕非表面的武力征服,而是學習漢文化思想,用儒家影響來平息漢族反抗意識。

康熙祭拜孔子不下跪,大臣看出端倪擋住一字,康熙立馬下跪

吳三桂

清朝康熙帝對儒家思想傳播和貫徹尤為徹底。康熙南巡時,將孔廟祭祀作為南巡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時更是對孔子塑像三叩九拜。身為國家最高權利統治者、九五之尊的皇帝,不惜屈尊叩拜聖賢,可謂對儒家思想的推崇。康熙學習漢文化,祭拜朱元璋陵墓,通過漢文化減輕漢族民怨,緩解反清復明的政治鬥爭,還能增強滿漢民族的大友好、大團結,從而使國家穩定、社會和諧,如此堪稱一舉多得。

康熙祭拜孔子不下跪,大臣看出端倪擋住一字,康熙立馬下跪

康熙

康熙皇帝在祭拜時卻發生這樣的插曲,康熙到孔子墓前,看著孔子墓碑卻遲遲沒有下跪,身邊大臣個個有些不明狀況,認為皇帝或有什麼隱疾?其實康熙皇帝不肯給「王」下跪,認為如此會低人一等。其中有位大臣卻看出康熙尷尬,於是上前用黃布遮住蓋在孔子墓碑上的一個字,康熙立即叩首跪拜。其中緣由是因為孔子墓碑上一句話中「大臣至聖文宣王」中的「王」自惹得康熙不願下跪,其實都是皇帝自尊心作怪,用黃布蓋住「王」字,表示地位一樣,就沒有權利地位高低之分,所以欣然下跪。

康熙祭拜孔子不下跪,大臣看出端倪擋住一字,康熙立馬下跪

【擴展閱讀:紫禁城並不適宜清代皇帝居住,圓明園才是康熙雍正乾隆真正的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