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秋之半,天上月圓,人間團圓

三秋之半,天上月圓,人間團圓

本報記者 陳曉黎

八月十五月兒明,天涯海角共此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秋節。天上月圓,人間團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這是華人代代傳承的祖先認同,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民族歸屬感。

中秋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因節日各項活動皆圍繞賞月而行,故又俗稱「月節」「月夕」;當此時,月相圓滿,月色皎潔,古人將圓月聯想為團圓,因此,又稱之為「團圓節」。

歲時節日是一個文化符號,也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民俗節日的世代傳承,以民間約定俗成的非強制性的力量,規範著一個民族每個成員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由此而形成了牢固的民族心理、民族情緒和民族精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如何發源、發展至今? 在賞月食餅之外,中秋節還有哪些民俗活動?

夕月之夕,設壇祭月

中秋節是一個農業祭祀性節日的轉型,它經過由宮廷到民間的長時間傳承後,最終在唐代轉化為華夏民族的民俗大節,並在宋朝正式定名。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事實上,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對日月格外關注。在以農耕為主的華夏,人的起居作息要嚴格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個季節的變化來進行。古人認為,春天乃萬物復甦、陽氣生髮之時,因此要祭日;而秋天則一派肅殺之氣,以陰為主,就要祭月。秋季又是成熟豐收的時節,收穫莊稼前,要感謝大自然的恩賜。史籍記載,遠古時的八月已有以酬農神、祭地母和祛災驅疫為主題的慶典,周代已有「中秋夜迎」「秋分夕月」的活動。

在古人的認知中,日、月是天地萬物的大神,日為陽,月為陰,日月輪轉,方有萬物生髮,祭祀日月正是為了愉悅天神,襄助人事。日月天神是如此巨大,不是凡人可以接觸的,只有天子皇家才有與天神交流的資格,因此在古代帝王的禮制中就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就是祭月亮,天子於每年秋分設壇祭祀月神」;《管子·輕重己》 記載:「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吹損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史記·封禪書》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皇家嚴肅規整的祭祀活動年復一年,經由有資格參與的達官顯貴、宮廷文人的模仿,祭祀儀式漸漸傳到民間,到漢代已經逐步形成了「中秋拜月」的習俗。中秋前7天開始,人們忙著洒掃房屋,闔家聚齊,齋戒沐浴,當晚拜月祭祖,儀式後分享美食。到魏晉時期,文人雅士興起賞月之風,有袁宏泛渚之游、庚亮登樓之樂,後世於是競相追隨效仿,相沿成例。及至隋唐,天文知識有所普及,人們對月亮的認識,也漸漸由敬畏崇拜轉為欣賞娛樂,賞月、拜月、玩月蔚然成風,伴隨著飲酒、賦詩、歌舞,終於在唐朝初年,一個以宴飲賞月、家人團聚、社交娛樂為中心的全國性的節日,基本成形。

霓裳羽衣與嫦娥奔月

在一個民族節日的形成過程中,除了祭祀圖騰崇拜活動外,民間神話傳說也是節日構成的重要精神依據。

中秋成為固定節日,據說與唐玄宗李隆基有關。《異聞錄》有載:

明皇與申天師道士洪都客中秋,夜遊月中。過一大門,在玉光中見一大宮府,榜書「廣寒清虛之府」。天師引明皇躍身煙霧中,下視王城嵯峨若萬頃琉璃田,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舞桂樹下,樂音清麗。明皇歸編律制《霓裳羽衣曲》。

《集異記》亦有載:明皇與葉法善游月宮聽樂,問曲名,曰:《紫雲曲》也。帝默記其聲歸,傳其名曰《霓裳羽衣》。法善請以玉笛奏曲,時玉笛在寢殿中,法善令人取之,復以金錢投城中而還。

傳說回到人間的李隆基一心要復原《霓裳羽衣曲》,整日苦思冥想,卻總難記全。一日來到三鄉譯,遙望雲霧繚繞的女兒山,突然完整的想起了廣寒宮的仙樂,立即在譜子上記錄下來。李隆基命令樂工排練《霓裳羽衣曲》,令愛妃楊玉環設計舞蹈,為了讓他們有個好場所排練,李隆基在宮廷中建立了一個梨園(後泛指唱戲的地方)。

相比李隆基的霓裳羽衣、陽春白雪,民間中秋節的一個重要文化源頭,則是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嫦娥、蟾蜍、桂樹、玉兔,是中華民族代表月亮的文化符號和中秋節的重要象徵。

嫦娥,有一說是中國神話《山海經》中古天帝———帝俊的女兒,美貌非凡,本稱恆娥(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諱而改稱嫦娥。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的秦代王家台秦簡《歸藏》,記敘了嫦娥奔月的傳說。其中的《歸妹》卦辭為:

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葯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淮南子·外八篇》里,出現了嫦娥奔月傳說的完整記載: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托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葯以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滯留月宮。廣寒寂寥,悵然有喪,無以繼之,遂催吳剛伐桂,玉兔搗葯,欲配飛升之葯,重回人間焉。」

「羿聞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誠,允娥於月圓之日與羿會於月桂之下。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眾焉。」

雖然嫦娥奔月有諸多版本,但民間流傳最廣最久的,還是 《淮南子·外八篇》這一版。在這個故事裡,作為射日英雄后羿妻子的嫦娥,堪為女德垂範;奔月前後一波三折的離恨別愁,也更符合神話傳說流布民間的戲劇性特徵。

在唐代,拜月取代了祭月,是八月十五的大事。這一天,最為活躍的是女人,特別是女孩子,後來廣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重要的事情。夜幕降臨,家家戶戶不分貧富貴賤,在院中擺放月神像,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其中圓餅和西瓜絕不能少,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月升半空,紅燭高燃,全家人由最年長的女性帶頭,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圓餅和西瓜。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一個不能少,而且大小要一樣。

說到中秋圓餅,也是在唐朝時逐漸從宮廷奢侈品向民間流行。在古代,帝王祭月的時候,香案上會有小餅、宮餅、團圓餅作為祭品。到了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芝麻和胡桃,於是就有了用芝麻胡桃仁做餡的圓形餅,叫做「胡餅」。從胡餅到中秋月餅,一說是在隋末大業十三年,李淵太原起兵,八月十五日,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做成月餅,廣發軍中,成功解決反隋義軍之軍糧問題。另一說則是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番人向唐朝皇帝獻家鄉圓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嘗,從此中秋便與吃胡餅聯繫在了一起。更有一說將月餅的命名歸功於楊貴妃,說某年八月十五,唐玄宗與楊貴妃賞月吃餅,玄宗嫌棄胡餅這個名字粗俗,貴妃順口說:「這餅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餅怎麼樣?」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

宋朝定名中秋節

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詠月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好時刻。到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萬民同慶。

宋朝年間,工商經濟突飛猛進,城市市鎮興旺發達,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了最早的商業一條街,出現了最早的連鎖店鋪,還有唱戲的瓦舍勾欄,說書的酒肆茶樓,曉市夜市,通宵達旦。商業、娛樂業、旅遊業高度發達,逢年過節,更是火樹銀花。以中秋為例,除繼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俗外,還有名目繁多的「玩月」,熱鬧得更近乎瘋狂。

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始錄中秋節為獨立條目:

「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螃蟹新出,石榴、溫桲、梨、棗、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吳自牧《夢梁錄》也有對中秋節的描繪: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 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由此可見,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遊人玩月,達旦不絕。

與民間的世俗歡愉不同,宋代文人雅士賞月還有感物傷懷的一面,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中國人重鄉土人倫,有樂於團圓,傷於離別,重視親情,祈求團圓的文化情愫。中秋,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在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浩嘆中,賞月玩月便有了特殊的文化印記,中秋節也成為團圓節。

明清兩代,許多地方又形成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的節慶活動。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的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古人中秋這麼玩

中秋節時,除了全國一致的賞月、吃月餅的活動外,還有各種因時因地的民風民俗。

觀潮: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燃燈: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人們更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而在廣東、香港等地,有「樹中秋」(又稱「豎中秋」)的活動,支撐不同形狀的燈豎起於高桿上。

打糍粑:中秋打糍粑流行於四川、湖北、湖南、廣西一帶。民諺有云:「中秋不打粑,婆娘兒女不歸家。」糍粑的黏結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就連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來年豐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圓形,喻示著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

偷蔥偷菜:中秋之夜,大姑娘們會去農家田園裡「偷菜」,以討個好彩頭:「偷著蔥,嫁個好老公;偷著菜,找個好女婿。」由於這是民風習俗之舉,故種菜的人也會不作計較,要「偷」盡「偷」。

吃芋頭: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所以中秋食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並有不信邪之意。

玩兔兒爺: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原本是人們祭月的對象,由泥製成,外形如人端坐一般,供人們祭拜;從清代開始,它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在民間藝人的手中,兔兒爺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甚至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頜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成為孩子們的絕妙玩具。兔兒爺兼具神聖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遊樂的功能於一體。如今兔兒爺已經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相關鏈接

古人詩詞里的中秋

在中國傳統節慶中,中秋節是最富於詩情畫意的一個。天上月圓人間團圓,一個圓字,賦予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無盡的感嘆與靈感,寄情中秋、歌懷詠志,留下了無數篇章。

《子夜四時歌》 其三 《秋歌》

南朝 樂府民歌

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颺。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 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嫦娥》

唐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 劉禹錫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秋宵月下有懷》

唐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 望望空佇立。

《水調歌頭》

宋 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

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望漢月》

宋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念奴嬌·過洞庭》

宋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

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念奴嬌·中秋效李敬》

元 白樸

一輪月好,正人間、八月涼生襟袖。

萬古山河,歸月影、表裡月明光透。

月桂婆娑,月香飄蕩,修月香人手。

深沉月殿,月蛾誰念消瘦。

今夕乘月登樓,

天低月近,對月能無酒。

把酒長歌邀月飲,明月正堪為友。

月向人圓,月和人醉,月是承平舊。

年年賞月,願人如月長久。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鬚眉併骨寒,人在水晶宮裡。

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

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琵琶仙·中秋》

清 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

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里、戲捉迷藏,

曾惹下蕭蕭井梧葉。

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

只落得,填膺百感,

總茫茫、不關離別。

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臨江仙》

清  陳曾壽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銀。

明明明月是前身。

回頭成一笑,清冷幾千春。

照徹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徹微塵。

莫將圓相換眉顰。

人間三五夜,誤了鏡中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網 的精彩文章:

江西貴州兩地實施方案印發
他們發現「生命時鐘」的奧秘
虛擬SIM卡「小兵立大功」
「共享經濟」的基因已經變異
「共享經濟」就是這麼被玩壞的

TAG:文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