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慌、頭痛是更年期來了?醫生:還可能是一種大病

心慌、頭痛是更年期來了?醫生:還可能是一種大病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侯曉峰 杭靖宇

「為什麼我這麼注意自我保健了還會得高血壓呢?」65歲的李老師在就診中反覆念叨著這句話。

經過交談,原來李老師一直從事文字工作,對自己的健康非常關注,因為她看到父母親因為患高血壓心臟病老年生活質量很差,所以李老師特別注意均衡飲食,經常吃雜糧、蔬菜,很少吃「紅肉」,每天堅持慢走,身體各項指標都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成為她向閨蜜們炫耀的「資本」。但是,2016年體檢報告顯示其總膽固醇偏高,她馬上按照醫囑服用降血脂的葯。

一個月前,李老師又發現自己經常犯的偏頭痛靠喝咖啡已經無法緩解,到社區衛生院一量血壓,居然高達169/90,開始她以為醫生量錯了,但是其到醫院接受了「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並在門診就診多次測試後,醫生診斷李老師患上了「高血壓」,必須規範用藥。

52歲的王女士因為半夜胸悶、心慌而反覆多次到我院掛急診,經過檢查,血壓高達180-160/100,醫生詢問既往史其並無高血壓病史,囑其密切觀察並接受心臟CT檢查,排除了心臟器質性病變後,明確診斷為「高血壓」。

隨著氣溫的下降,體內腎上腺素水平上升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人體體表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發,也會導致血壓的升高。

女性在50歲以前患心血管疾病少於男性,而絕經期後的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上升,與男性接近。

這說明,女性的雌激素可以保護心血管,它不僅能提高血管彈性、降血壓、增加好膽固醇,還會使血管不易硬化、阻塞。

而在絕經期後,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心血管系統沒有了保護,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就會增加。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絕經後女性化冠心病的發病率約比絕經前上升了4倍。

目前高血壓的測量手段主要有診所血壓、動態血壓和家庭自測血壓三種。中國2010版的高血壓指南以診所血壓140/90為高血壓標準,主要缺點是可能存在25%左右的「白大衣高血壓」現象,何為「白大衣高血壓」呢?通俗的講就是平時血壓基本正常,但到醫生那裡測量每每都是高的,一般與患者見到醫生精神緊張相關,「白大衣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和家庭測試血壓均正常。

據統計「白大衣高血壓」現象,後期演變為真正高血壓病的機率較高。白大衣高血壓期的患者還不用吃藥。動態血壓在臨床診斷中很有價值,它以白天平均血壓135/85為標準,國外有些指南已經將其作為診斷高血壓的必要條件。實際嚴格意義上的高血壓必須是在醫療機構測得數據後確診。家庭自測血壓是隨訪過程中很好的檢測手段,但不能作為診斷標準。

要注意的是,女性絕經期一般在45~52歲,進入絕經期後,還沒確診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容易將身體不適的癥狀當成更年期現象,如頭痛、胸口悶、心慌,從而放鬆了警惕。

而且大多數女性也會認為絕經期之後會有情緒上的煩躁焦慮,反而不會認為是心血管發生了變化。

其實仔細詢問家族史,還是可以提醒醫生和患者,遺傳基因畢竟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佔有30%的比例,李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使得患高血壓的年齡延遲至65歲,是值得慶幸的。

在我們的心理疏導下,李老師已經坦然面對自己的「血管衰老」現象,每天早上服用一粒降壓藥,繼續保持原先的生活節奏,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

高血壓雖然已成為常見病、多發病,但不少人仍忽視高血壓。特別是高血壓患者不是服了葯就萬事大吉,應該重視並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以便增強治療效果,更好地控制血壓。

一般要遵醫囑調整用藥和調整用藥時間,每天不同時段要監測血壓。可在每天的早7—8時和晚上7—8時分別測量1次,每次測3遍,測量間隔1-2分鐘,取平均值作為本次監測的血壓值,每次測量後將結果記錄下來,複診時提供醫生參考。血壓控制平穩時,可每周測量。在季節突然轉冷時,在家應密切注意血壓波動,突然升高應及時就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這6種病很適合看中醫!下次別白花錢了
4個表現暗示胃病轉癌!醫生:還是自查一下比較好
嘴唇開裂舔舔就能好?當心「舔」出兩種病!
40歲後身體有這些表現?恭喜你成為長壽「候選人」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