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聽說過「羚羊谷」嗎?我家恰巧也有一個

你聽說過「羚羊谷」嗎?我家恰巧也有一個

在我的手機攝影系列課上,每期的第一節課我會跟學員講:

「想拍好照片,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像在今年年初,我去了一個地方:

美國著名的羚羊谷

羚羊谷幾乎是所有攝影人都渴望去見識去拍攝的地方,因為這裡的地貌太神奇了,流水沖刷後的岩壁,那線條既流暢又剛毅。

然而多數人一生也沒機會去到那裡。

像我這樣去過一次的,也會因為時間倉促,總覺得拍到的照片還不夠好。

所以,某天在家裡閑得沒事,我自己造出了一個「小羚羊谷」:

以下就是這個自造羚羊谷的拍攝和後期處理方法。

對了,拍攝工具僅僅是一部iPhone。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羚羊谷

不知你有沒有看出來,我在家裡造的這個「小羚羊谷」,主要的用料是書籍。

巧合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在上圖的《儒林外史》中也有出現,那還是我高中時看的一本書。

之所以選擇書當材料,特別是一些有年頭的老書,是因為它們的側面紋理比較統一,同時書籍的長寬基本一致。

不過實際上,最終用到的書是上面的2倍。

除了書,還需要一塊布,來當做羚羊谷里的沙地:

這樣,我們的羚羊谷素材就集齊了,但是羚羊谷之所以出名,不只因為其刀切斧鑿一般的岩石紋理,還在於那裡妖艷的光線和光線折射後的瑰麗色彩。

於是,你還需要2盞燈。

燈,等,燈

把書本堆成4大摞,前面2摞,後面2摞。

剛好可以讓我把2盞LED視頻補光燈架在上面,讓它們朝下打光。

側面觀看,我特意把後面的2摞堆高了一些,這樣才能保證拍攝時後面「山谷」上的燈不被拍入畫面,不會穿幫。

你看,經過這樣打光,書籍的層次已經變得很好看了。

而頂部打光,也恰好與羚羊谷這種一線天的頂光光位完全吻合。

要拍好,請倒立

有了製造紋理的書,有了突出紋理的光。

你還需要一個好的視角。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當你漫步在真正的羚羊谷里拍照,人一定是相對矮小的,所以我們的拍攝機位要儘可能貼近「地面」。

因此,你需要像上面那樣倒著拿手機去拍攝,這樣,你才能拍出更符合真實視角的畫面。

這樣攝像頭能有多低呢?我們來看看正面就知道了。

此時手機的攝像頭距離「地面」也就2~3厘米。

正如一個人走在羚羊谷中,人與谷的比例一樣。

實際拍攝時的屏幕效果:

對了,這裡體形苗條的iPhone 6s相對更加靈活一些,可以讓你「深入谷地」。玫瑰金也與羚羊谷的氣質吻合。

修片處理

這裡我依然使用的是S+M大法來修片。

修片目的:

畢竟書籍本身的偏黃色調與實際的羚羊谷還是有所差距,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修片讓色彩更加絢麗。

Snapseed中的調整

主要是在調整圖片這個工具里做出的修改,目的是增強書籍的紋理效果,強化光影對比

如果你不小心把上面的燈拍入畫面,還可以進行剪裁,把穿幫處裁去。

Mextures中的調整

我為書籍羚羊谷製作了一個單獨的配方,具體如下:

順便一提,點擊放大上面的圖片,左側是濾鏡類別,右側則為具體的某一個濾鏡。

而這些具體濾鏡中的英文,表示了濾鏡名稱、濾鏡圖層的混合模式、濾鏡方向和濾鏡透明度。

除了這些濾鏡,在詳細調整界面里,還做了如下調整:

K-PORTA 膠片風格(源自柯達的一種膠片的色調)

對比度+10

色偏+9

飽和度+17

陰影+45

銳化+85

One more thing...

當然我不會只拍一張照片

也不會只傻傻的拍書

因為我最近買了

「一些」 樂高

你懂的~

OMG!達斯·維達要偷襲尤達大師!

但他不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歐比·旺也來了。

所以你猜結局怎麼著?

達斯·維達反殺正義絕地二人組……

帝國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筆記 的精彩文章:

三腳架別買太便宜的
多買兩塊電池能解決很大問題
不要盲目按下快門
說起逗比和腦洞,我只服泰國廣告和她們
攝影筆記實景教程26 如何拍攝采蜜中的蜂鳥鷹蛾

TAG:攝影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