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路上相遇各方都是保證對方安全的上帝

道路上相遇各方都是保證對方安全的上帝

我們在《建國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一文中,著重講了形成「三點成一橫線」的地點,形成「三點成一橫線」的危險性及超車時即使肯定與對面來車沒有會車可能,也必須清楚這是道路混合交通中的最危險情況。本文著重講超車一方在最危險結構中對安全通過「三點成一橫線」地點心中到底有多大把握?如圖1所示。

圖示1 「三點成一橫線」地點是最危險地點

在現實中,如果被超車不主動配合,而且兩車又是同類車型,那麼超車一方就很難完成超越。也許有人會說「沒有把握就不應該超車。」可是您對您的所謂「有把握超車」心中到底有多大把握?如圖2所示。

圖2 A車超越B車時全程所用時間距離示意圖

圖2所示是對面沒有來車的超車情況,設A車駕駛人發現B車時的車速是70km/h,每秒行駛距離約19.44米,B車時速是50km/h,每秒行駛距離約13.88米,兩車車長都是11.12米。如果說A車的「非安全區」長50米,從A車行駛到其「非安全區」起點即A車前端距B車末端約50米的第一危險點算起,A車由此以每秒縮減5.56米的距離接近B車,直至到超越B車後距B車前端約25米(25米是B車此時50km/h所對應的「非安全區」距離)的最後危險點時,需要行駛約17秒,行駛距離約330米。A車超越B車受危險點影響的時間約17秒,行駛距離約330米。如果加上A車在「安全區」發現點到「非安全區」起點之間的行駛距離和A車駕駛人採取預防措施即觀察後視鏡、開啟左轉向燈、左轉變線、鳴笛及進一步細緻觀察被超車前方路面情況等操作造成的車速降低因素考慮在內,那麼A車超越B車全程受潛在危險點影響的時間會更長,距離會更遠。

那麼超車時安全通過「三點成一橫線」地點到與對向來車安全交會,對面車在此之前需要行駛多長的距離呢?如圖3所示。

圖3 A車超越B車相會車C時全程所用時間距離示意圖

設A車駕駛人發現C、B兩車時A車的車速是70km/h,C、B兩車車速是50km/h,從A車行駛到其「非安全區」起點距B車末端約50米的第一危險點時和C車相距約660米。有660米(含C車的行駛距離)這樣長的距離,才能不影響C、B兩車當時行駛速度,安全通過「三點成一橫線」地點。而且,660米長的距離,是在沒有計算A車在「安全區」發現點到「非安全區」起點之間的行駛距離和A車駕駛人採取預防措施造成的降低車速及B、C兩車速度沒有變化情況下的安全超車與安全會車距離。如果A車車速變化低於70km/h,或B、C兩車有一方車速變化超過50km/h,那麼660米或者更長的距離都是不安全的距離。難怪有的駕駛人說:「超車時,只要視線中能看到對面來車就應放棄超車」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可以說那些所謂「有把握」的超車,十有八九都是在被超車和對面來車主動配合的情況下完成的。

如網上一篇《十年前朋友的一場車禍,我整理了十年的駕車經驗》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汶川213國道,超車時,對面駛來一輛大貨車,我無處躲藏了,被超車讓速給我,我躲過一劫。」這一事例,在清楚不過說明了所謂「有把握」的超車來自被超車或對面車的主動配合。因此,超車時一定要清楚,被超車和對面來車都是保證自己安全的上帝,被超車和對面來車也一定要清楚,道路上的角色常常是互換的,有時是相會,有時是超越,有時是被超越,故,不管什麼角色,都要相互配合,因為道路上相遇各方都是保證彼此安全的上帝。

想了解更多安全駕駛知識,請看「整體安全是《交法》的靈魂」動畫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點兩段定律 的精彩文章:

TAG:三點兩段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