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殲-20在《空天獵》中驚艷亮相,片中還有哪些先進戰機?

殲-20在《空天獵》中驚艷亮相,片中還有哪些先進戰機?

9月28日,國防部發言人確認,殲-20已經列裝部隊,正在熱映的電影《空天獵》中,殲-20驚鴻一瞥,第一次亮相大熒幕。這部電影首次集中展現了我國空軍體系化建設的成果,影片中涉及的飛機主要有殲-10C、殲-11B、殲-11、殲-20、直-8、直-9、米-171、運-8、運-20、空警-500、轟油-6、彩虹無人機等,像殲-10C、殲-11B、運-20、空警-500,都是第一次在大銀幕上亮相。

這些裝備在電影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李晨、范冰冰、王千源駕駛的是什麼型號的軍機?

殲-11系列

目前,殲-11是我軍主力制空戰鬥機,擔負國土防空任務。在我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後,執行了多次空中抵近識別美國B-52轟炸機的任務。在釣魚島附近空域,殲-11更多次攔截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戰鬥機及其他機型,將其驅離我國領空,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空中主權的完整。在電影《空天獵》中,殲-11B就執行了空中攔截任務。

黃子岳 攝

殲-11系列殲擊機是我國在引進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經過國內科研人員的改進,自行生產的一種雙發重型制空戰鬥機,目前主力機型為殲-11B。從外形上看,殲-11B與蘇-27、蘇-30非常相似,但細看上去,殲-11B的機身要纖細一些,顯得更靈巧。作為蘇聯時期研製的最優秀的制空戰鬥機,蘇-27的氣動外形是最好的,這一點連美國也不得不承認它比F-15要好得多。但蘇聯軍工設計中,片面追求核大戰下的作戰能力,從而過於重視電子管,忽視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的開發,使得俄系戰鬥機的航電系統較為落後,重量大,性能差,可靠性不高,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同類水平。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進蘇-27之後,從最初的組裝,到其後的部分國產化生產,逐步吃透了蘇-27的技術。瀋陽飛機製造公司在蘇-27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進,應用了幾十項國產新技術。通過大量使用複合材料和鈦合金部件,殲-11的機體重量比蘇-27要輕得多,不但提高了飛機的飛行性能,還減小了雷達回波,從而縮短了敵雷達探測距離。淘汰了原型機的電子管,改用國產的集成電路航電系統,僅這一項使飛行重量減輕幾十千克。同時,在近年來的軍事節目中,可以看到殲-11已經實現了玻璃化座艙,用大型液晶屏取代了俄系戰機上繁多的機械儀錶,這進一步提高了殲-11的戰鬥性能。

一直以來,困擾我國戰鬥機性能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差,無法製造大推重比渦扇噴氣式發動機,使得飛機整體推重比低,航程、機動性都大受影響。在國產機體、航電系統都超過原型機的情況下,還不得不從俄羅斯進口發動機。這嚴重製約了殲-11的裝備和使用。近年來,國產新型渦扇發動機連續推出多個型號,推重比、可靠性、使用壽命快速提高,已經和俄系發動機不相上下。這對殲-11的裝備與使用是極大的利好。

作為重型戰鬥機,殲-11可以使用遠距空空導彈,對敵實施視距外攻擊。從央視軍事頻道的報道中得知,我軍殲-11戰鬥機已經裝備了國產的數據鏈系統,可以直接從空中預警機接收敵機信息,在本機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就能發射導彈,實施隱蔽攻擊。

殲-10系列

在《空天獵》中,李晨飾演的吳迪駕駛殲-10C戰鬥機為了躲避敵方雷達的搜索,冒險從山谷中穿插飛行,體現了殲-10戰鬥機優異的飛行性能。

楊盼 攝

殲-10系列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單發輕型戰鬥機,採用了大鴨翼三角翼氣動布局,空中機動能力強,載彈量大,是一款性能非常優異的戰鬥機。

在提高飛機機動性上,美國靠強大的財力和科技,拚命加大發動機推重比,蘇聯通過翼身融合體的特殊氣動布局,使飛機的升力阻力比達到最優。與他們相比,我國則對鴨翼布局作了最深入的研究,從最終下馬的殲-9戰鬥機開始,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吃透了鴨翼布局的特點,最終應用到了殲-10戰鬥機,獲得了最佳效果。與同樣採用鴨翼三角翼布局的歐洲「颱風」、法國「陣風」戰鬥機相比,殲-10的鴨翼面積、與主翼之間的距離、產生的升力和抬頭力矩都是最好的,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鴨翼的效能。這使殲-10戰鬥機在發動機推重比並不佔優的情況下,能有極高的機動性和載彈量,成為輕型戰鬥機中的佼佼者。

殲-10A戰鬥機服役後,在它的基礎上,我國航空設計師進行了大膽改進。進氣口改為反向延伸的「笑口」,加裝DSI整流罩,換裝更好的航電系統,這就是在去年珠海航展上全新亮相的殲-10B戰鬥機。與殲-10A相比,殲-10B的最大飛行速度略有下降,但空中機動能力有了較大提升,新的航電系統使飛機的搜索距離、攻擊距離也有了較大的提高。殲-10B的作戰能力已經超越了美國F-16C/D的水平。

隨著我國新一代國產航空發動機水平的飛速提高,安裝國產航空發動機的殲-10戰鬥機的數量正快速增加。針對新飛機,我空軍也加緊訓練新戰法、新課目,飛行強度大,飛行難度高,更重要的是訓練以貼近實戰為先,不懼損失,不怕墜機。央視軍事頻道就出現過殲-10戰鬥機在進行夜間低空飛行訓練時,出現特大險情,飛行員跳傘,飛機墜毀的報道。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軍空軍的訓練強度和難度都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殲-20

殲-20在電影中雖然鏡頭不多,但最引人注目,這是2016年珠海航展殲-20首次亮相後,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出現。

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代表著未來空戰的發展方向,在空戰模擬中,F-22佔有巨大的優勢,可以獲得很高的戰損比。目前,世界上能夠開發隱形戰鬥機的國家僅有中美俄3家,而俄羅斯的蘇-57(原T-50)還處在與印度聯合開發、試飛未定型的初級階段。而我軍最新的殲-20戰鬥機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裝備部隊,它是繼美國的F-22、F-35之後,世界上第三種定型投產、裝備部隊的隱形戰鬥機。

殲-20是一款雙發重型制空戰鬥機,採用鴨翼三角翼布局,可以獲得較好的機動性,較大的機身內部空間使它的機內彈艙更大,可以掛載更多更大的導彈,載油量也更充足,從而擁有更遠的航程。對於殲-20的隱身能力,一般認為由於它採用了鴨翼布局,它的正面隱身能力最好,應該與F-22持平,但側面和後方的隱身能力要差一些,更容易被發現。從最近公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殲-20發動機的尾噴口顏色、外形都與最初的幾架樣機有了較大的變化,具體原因雖然沒有公布,但網友們都猜測這是換裝了國產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緣故。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後,它的生產、改裝等都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不再受外人挾制,特別是殲-20未來要作為我國空軍核心戰力,這一點非常重要。

空警-500

在電影中,空警-500為主角的戰鬥機出擊提供了敵方目標的方位,並引導其出擊,佔據有利陣位,從而取得空中優勢,為作戰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代空戰中,空中預警機由於能有更大的搜索範圍,消滅低空雷達盲區,空中機動難以被捕捉摧毀等眾多優勢,並可作為空中指揮所,協調多架戰鬥機作戰,成為戰場倍增器,受到各國空軍的關注。

我軍雖然很早就以圖-4轟炸機為載機,造出了雷達預警機,但受當時技術條件所限,性能不佳,最終放棄。直到新世紀之初,我軍才從以色列引進了A-50空中預警機,補上了這塊短板。

然而,美國並不想我軍獲得空中預警機這樣大殺器。在美國的強力壓迫下,以色列中止了與我國的合同,將我國訂購的預警機賣給了印度。按美國人的思維,斷絕了外援,中國採購的預警機難以為繼,等手裡的零配件用光,中國預警機自然還只能是個空白。

但美國人沒有想到,中國軍工人員很快就搞出了國產的空中預警機。而且中國的空警-2000預警機天線沒有採用美國E-3預警機的機械旋轉式,而是當時技術最先進的相控陣電子掃描式。飛機背部的圓盤天線罩中,固定著3面成120度夾角部署的相控陣雷達天線,通過電子束掃描來偵察周邊情況。其搜索範圍、反應速度、抗干擾能力都超過了E-3。

此後,我軍又推出了以運-8運輸機為載機的空警-500、空警-200型空中預警機,形成了高中低檔搭配,不但供國內使用,還出口海外。

在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閱兵中,國產空中預警機作為預警機編隊的核心,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運-20

電影中,運-20將執行救援作戰的人員運送到了邊境,為執行跨境救援任務立下汗馬功勞。

建國後,我軍一直缺少大型運輸機,嚴重製約了我軍空降兵、遠程空中運輸的應用。雖然從俄羅斯採購了一批伊爾-76運輸機,但數量有限,難以滿足部隊需要。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由於缺少空中運輸能力,大批物資積壓在後方,這使我國下定決心,一定要研製出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

2013年1月26日,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大飛機研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空軍空中運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運-20博採眾長,採用了大量新科技,並按我軍的實際要求作出了取捨。例如,美國空軍的C-17運輸機為了更遠的航程,更快的巡航速度,採用了機翼主梁橫穿機身,以犧牲機內空間為代價,保證機身上部平滑,以減小飛行阻力。而我軍自然不可能像美軍那樣裝備那麼多大型運輸機,單機運載數量更重要,因此運-20採用了與伊爾-76相同的機翼主梁外置設計,雖然飛行阻力增加,使航程、巡航速度都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機內空間更大,能運輸更大型的裝備,這可使我軍重裝部隊的遠程機動能力更強。

運-20首飛之後,西方媒體酸溜溜地說中國雖然在大型運輸機上取得了突破,但要想大規模裝備還得至少20年,試飛工作沒有5010年是無法定型生產的,中國短期內還得依靠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俄羅斯更是將原有的伊爾-76進行了細微的改進,改名為伊爾-476,大幅加價後,要求中國大批採購,意圖賺上最後一筆。

然而他們都沒有想到中國軍工人是多麼的努力,為了提升國家實力,這些幕後英雄付出了太多太多。2014年年底的珠海航展上,使用空軍塗裝的運-20就進行了飛行表演,說明它已經經過了最初的試飛,獲得了空軍的肯定。2016年7月6日,首飛後僅用了兩年半時間,運-20就完成了試飛定型投產,加入我軍現役。運-20的服役,補上了我軍遠程空中運輸的短板,使我軍部隊快速遠程機動時間大幅縮短。運-20服役後,西方媒體又炒作它所用的發動機為俄制,認為它的生產數量仍要受制于海外。可隨著國產大型渦扇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投產,再次打臉有關媒體。

粗大的機頭配上寬大的駕駛艙,使運-20的正面照片看起來萌萌的,從而得到了「胖妞」的昵稱,獲得了廣大網友的喜愛。運-20服役後,以它為載機,我軍可以開發出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等眾多輔助機型,我軍作戰能力將再度提升。

轟油-6

電影中,執行跨境救援作戰任務時,戰機在出境之前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

沈玲 攝

現代空戰中,戰鬥機為了提高單機作戰能力,有意減少機內燃油,半油少油起飛,將節省出起飛重量來掛載彈藥,在起飛後,進行空中加油,補滿燃料,再飛往作戰空域。這樣一來,載彈量有時會翻番,持續作戰能力大增。

過去,我軍缺少大型運輸機,僅有的從俄羅斯採購的伊爾-76空降兵使用都不夠。而且由於伊爾-76是外購機,俄羅斯不肯提供關鍵的技術圖紙,無法將其改裝成空中加油機。這使我軍很長時間都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一直以來,我軍都秉持著寧讓人等裝備,決不讓裝備等人。儘管沒有專用的空中加油機,但空中加油訓練一定要進行。為此,我軍在加緊研製大型運輸機,為空中加油機打基礎的同時,在轟-6轟炸機兩翼下加裝空中加油莢艙,把機內的炸彈艙改為油箱,進行空中加油訓練。自殲-10A戰鬥機開始,空中受油管成為我軍新一代戰鬥機的標配。

受自身條件所限,由轟-6改裝的空中加油機載油少,飛行速度慢,並不適合未來作戰的要求。但通過它,我軍飛行員可以進行空中加油訓練,並摸清了空中加油的規律,制訂出空中加油的訓練大綱,完善訓練流程,積累空中加油經驗。

如今隨著運-20、C919等國產大飛機定型投產,未來不論是學習俄羅斯由軍用運輸機運-20改裝,還是效法美國用民用客機C919改裝,我軍空中加油能力都將有一個大的飛躍。而這時,我們不能忘記轟-6加油機這位先行者。

米-171

在電影中,由范冰冰飾演的女主角亞莉執行救援任務的時候,曾駕駛米-171直升機,她用自己優異的駕駛能力,把這款老飛機的能力發揮到了極限,為特種部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與陸航直升機以對地攻擊為主不同,空軍的直升機主要執行的是搜救、運輸等輔助任務,因此以運輸、多用途直升機為主,一般不裝備攻擊直升機。我國空軍主要裝備的是米-171運輸直升機。這款上世紀70年代的蘇聯主力運輸直升機皮實耐用,維護簡單,但它的載重量小,升限低,航程短,不適合高原地區使用,這使我軍在青藏高原地區駐紮的部隊出現緊急病症時,只能先用汽車將人員送到海拔較低的兵站,才能派運輸機將其運回,往往會耽誤病情,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蜜月期時,我國從美國引進了一批「黑鷹」直升機的民用型,它們主要應用在青藏高原地區,執行應急作戰任務。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這批「黑鷹」直升機也參加了救災行動。與米-171相比,它的載重量更大,升限更高,可以將物資直接送到受困村莊,效率比米-171高得多。

此後,我軍也開始了新型軍用直升機的研製開發工作。它被網友稱為直-20,網上時常出現網友偷拍的照片,從外形上看,與美國「黑鷹」直升機非常相似,但機身更高,機艙更大,運載能力應該更強。目前,直-20還只是網友們口中的傳說,還沒有任何真實的資料證明它的存在,但所有人都期待有一天它能像殲-20、運-20一樣,橫空出世,將我軍直升機帶上一個新的高峰。

汶川地震救援時執行運輸任務的米-171直升機

原文詳見《環球軍事》雜誌10月上

責編:朱京斌

網路編輯:張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亮點 的精彩文章:

能使敵軍「失明」的俄羅斯前沿電子戰武器
韓國每年花11億養外國駐軍,合資760億建軍事基地
出動重型直升機軍十天消滅5000精銳,美媒:普京復仇難以相信
不甘心54軍軍長被「斬首」,2500俄特種兵包圍500名美海豹突擊隊員
德媒驚呼:中國不再仰視西方,習慣按照自己裝備規則辦事

TAG:軍情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