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書有感◇一棵開花的樹(下)

觀書有感◇一棵開花的樹(下)

上回講到,儒學無法提煉出較為核心的思想主張以及儒學起到了皇權政治的凈化劑和中華民族的黏合劑的作用。

中國古代一派學問的歷史使命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尋求科學的社會治理方式,二是塑造一國民眾高尚的人格。儒學也不例外。

但上回書僅提到了儒學是如何尋求科學的社會治理方式的,並未提及儒學如何塑造一國民眾高尚的人格。另外,上回書提到儒學這顆開花的樹,有兩朵最為耀眼的花,那麼,這兩朵花又指什麼?

1何為人格塑造?

對一方民眾人格的塑造,就是「創造桎梏」與「改進桎梏」的過程。人之所以區別於禽獸,是因為人具有情感、思想以及道德底線,這皆是對生物本性的桎梏,人創造了這種桎梏,便產生了人格,民族也由野蠻過渡到文明。

而人格自產生開始進行不斷演化,勢必分生出不符合文明發展的東西。因此在必要的時候改進這種對生物本性的桎梏,也是人格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羅馬帝國末期基督教的誕生,使得民眾開始信仰一位抽象的神。基督教的世界講求平等與公正,這是創造桎梏的過程。但在基督教發展的過程中,教會權利逐漸變大,從而導致了教會腐朽,壓榨民眾。於是在1517年,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改進了舊的桎梏,解放了民眾,提出「上帝在自己心中」,創造了新的桎梏,基督教對西方人人格的塑造才得以完成。

的確,路德戰勝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是因為他恢復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變成了世俗人,他把世俗人變成了僧侶;他把人從外在的宗教篤誠中解放出來,是因為他把宗教篤誠變成了人的內在世界;他把肉體從鎖鏈中解放出來,是因為他把人的精神套上了鎖鏈……

——卡爾·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馬克思的這段話,恰恰是馬丁·路德改進桎梏的體現。有了這兩個基本環節,人格塑造隨即完成。那麼在儒學對中國民眾人格塑造的過程中「創造桎梏」與「改進桎梏」的人,自然就是儒學這顆大樹上,最耀眼的兩朵花。

2第一朵花——創造桎梏的孔孟

孔子一生所言無數,但述而不作。其弟子將其言語整理編纂成《論語》,成為中國人啟蒙必讀經典。

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孔子是一個極為注重社會影響的人,其言論意在著力解決人世間的基本問題,引導他人正確做事,因此極少對一種說法絕對贊同或者絕對批判。

孔子認為人擁有極強的社會性,因此在守住人格底線的同時,還應當思考自己的行為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孔子還認為「自量」是中國人克己復禮、敬畏天命、順應大道的體現,人的一切高尚的品格(如自律、仁愛等等)皆出自於「自量」。

另外,雖然孔子提出「克己復禮」,但並不主張壓抑人的本性(潛意識)。

社會治理方面,孔子認為好的制度不在於能夠更好的維護高尚的價值觀念,而在於更好的定紛止爭。

雖然以上的一些觀點孔子沒有明確表述,但後世自可以從孔子的所行所言中悟得。倘若讀者看不懂上面一段的內容,可以參看小編之前的兩篇文章:《子不語怪力亂神》《子依然不語怪力亂神》。

孟子被尊稱為「亞聖」,是繼孔子之後儒家第二大家。他將孔子的「仁」學說發展為「仁政」,並進一步闡述了有關社會治理的「民本」思想,使得中國人擁有了與西方「民主」不同的另一套社會發展理念。

亞聖 孟子

西方的民主思想核心為「人民主權,輪番而治」,國家領導階層由民眾選舉產生,領導者與民眾之間的關係是「朋友」關係,國家的一切決議由「朋友雙方」商議而定。這是大多數人普遍認同的,最自由、最符合人性的社會治理方式。

但西方「民主」的問題在於:

一是民眾的視野和格局太小,注重既得利益。而執政黨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會為了討好民眾而著力於制定短期規劃,缺乏長遠發展方略。在西方的民主國家,民眾只能看到執政黨任期內國家的發展走向,而不能看到自己的國家在未來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樣子。這種「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恰恰是現代化國家發展過程中非常忌諱的。

二是反對黨對執政黨的政令一味痛批,並為了獲得民眾支持不擇手段。即使一項政令真的有益於國家發展,但只要其是執政黨提出的,反對黨也會全力批判和否定。倘若反對黨上台,則意味著一項科學政令的終止,也就使得國家的發展錯失了一次良機,這是國家政治不成熟的體現。

從古雅典的民主制度徒增國家內耗,使得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輸給了專制城邦斯巴達,到今天特朗普廢止了奧巴馬政府的「TPP協議」以及「醫改法案」,都可以看出西方民主政體的局限性。

而孟子的「民本」思想核心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將領導者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定位為「父子」關係,地方官員稱為「父母官」。「朋友」關係下的領導者敬民,甚至是懼民,但「父子」關係下的領導者則應愛民。

官愛民應如同父母愛孩子。但同時存在另一種邏輯,那就是在決定國家(家庭)命運的大事上,依舊由國家領導者(父母)做主。

「民本」思想可以避免民眾狹隘的發展觀阻礙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領導者愛民,但同時不完全聽命於民眾。這樣的政體下,民眾的安居樂業與高效的國家治理體系完美融合,使得兩千多年一直處於中央專制下的中國,一直雄踞世界東方。

以上提到了孟子的治國主張,而孟子對民眾人格塑造這一方面的貢獻,則是儒學上與孔子的「仁」相併列的觀點——「義」。它與「仁」一道,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仁義」指導先秦民眾的行為方式,造就了今天所有的中國人有些不解但特別嚮往的先秦風骨。

這就是孔孟對於中國人極大的精神影響。他們引領著的儒學,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尊重和推崇,是儒學之樹上一朵耀眼的花。

但是,儒學發展的過程當中,也出現了相當大的局限性。

首先,儒學告誡人們遵守其主張的各種道義,繼而完成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的人生目標。但在後世對儒學的理解中,將其道義進行神化,即為:只要時刻謹記儒學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便可以最終實現人生抱負。頗有一種「心靈雞湯」的味道,也像極了今天的「成功學」。

如今的你我都明白:做一名能夠治國和平天下的統治者,單純有道德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治國、平天下,造福一方黎民,同樣需要過人的智慧和維護規則不受破壞的鐵面無私甚至是大義滅親,但這便不符合儒學觀點中的政治正確。

比如,在「科舉制」誕生之前靠「察舉制」推薦百官的時代,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當官的首要標準便是「孝」,因為這個標準是最容易被人看到的。然而,「孝」畢竟只是個人層面上的品質之一,懂「孝」之人,一定適合治國嗎?一定適合做一名合格的守土官長嗎?

倘若此人不廉,為官在任貪贓枉法中飽私囊,一心為改善雙親生活水準而大肆斂財,你我依舊可以稱其為「孝子」,但其也定是一個「壞官」;倘若此人不「智」,為官在任不懂得治民之道,依舊不可算作「好官」。這是儒學沒有進行深入研析的方面之一。

儒學將統治者的道義擺在首位,忽視了統治者應當具備的其他必備品質。而對於個體而言,儒學同樣要求民眾遵守其禮儀人倫,程朱理學甚至扭曲了孔孟的本意,提出了「三綱五常」 「三從四德」的社會倫理架構,成為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女人千百年的噩夢。

換句話說,儒學要求民眾利用道義死磕自己,並要求民眾相信這樣的「死磕」是有意義的。單純靠儒學活著的人,其生活更像是在苦行,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正因如此,人的一切趨利行為,遭到了歷代儒學掌門人的否定和唾棄,中國自然沒有發展出近現代的商業社會,現代化國家的構想成為了儒學統治下的一種「不可能」。

3第二朵花——改進桎梏的王陽明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陽明為其別號,生於明成化八年,浙江餘桃,其父為南京吏部尚書王華。小編之所以認為王陽明為儒學之樹上第二多耀眼的花,是因為在古代中國幾乎沒有幾個人可以稱得上「完人」,但如果有,王陽明則當仁不讓。

王陽明在儒學上的貢獻,是他在龍場悟道後,結合陸九淵的一部分思想,完善了儒學的一個分枝——「心學」,這一學問可以稱作是中國人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

另外,王陽明不僅文韜出眾,還立有不小的軍功,被封「新建伯」,去世後追封新建候,是歷史上少有的非皇家血統卻擁有軍功爵位(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的人。

說起爵位,非皇家血統而擁有最高軍爵的漢人是孔子的後代,自宋代至民國,孔子後人皆被封為「衍聖公」,意為「繁衍聖人的血脈」;曾國藩以書生點戎行,平定長毛之亂,被封為「一等毅勇候」;李鴻章被封為「一等肅毅伯」,去世後追封「一等肅毅侯」。

倘若我們單純的認為王陽明文韜武略齊備的話,則仍沒有看到他真正的過人之處。王陽明一生功勛卓著,是因為他能將自己的「心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的結果,他也因此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並且真正做到了這一點,這才是其偉大之處。

那麼,心學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心學即為「心即理也」。王陽明認為真理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像程朱所說的「格物而得理」。因此,王陽明主張追求真理的方式,不需要「格物」,只需要「格心」。

王陽明認為儒學需要人遵守的禮儀人倫、詩書典則,其本質都是教導人「向外求」(格物)而死磕自己,最終使得人為了成為聖賢而放棄了原本應當擁有的人性,放棄了原本應當享受的幸福。

如果讀者還是不明白,可參看下面的例子:

王陽明在謫居的路上路過一家寺廟,見到了一位得道高僧,遂問:「你想自己的母親嗎?」高僧低下頭說:「怎能不想」。王陽明繼續追問:「那你為什麼不回去看她呢?」,高僧無奈的說出家人不可還鄉,應一心參悟佛法,這便是「向外求」而死磕自己。

於是王陽明說:思念家人為什麼不可以,這是人性使然!……最終高僧被其所說的話打動,眼淚縱橫,第二天便還家拜母,王陽明完成了一次利用心學救贖靈魂的過程。

這個例子說明了王陽明的心學,主張做事要「向內求」(格心)遵從內心真實的想法,既要符合道德的需要,更要符合人性的需要。譯成現代漢語即為:做自己內心認為對的事。

比如一人貧苦至極之時,有人為其送來食物,孔孟程朱可能都主張不吃,因為「貧者不食嗟來之食」,這是氣節;而王陽明不見得不吃,因為人性的需要是溫飽,解決了溫飽而存活下來,進而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相比於做一個餓死的「氣節楷模」更有意義。

再來講一講儒學的主張之一—— 孝。許多父母希望將兒女留在身邊為自己養老送終,依據儒學所提倡的「孝」,兒女不得違背父母意願,走出家門去大展宏圖。而如果按照王陽明的心學觀點,為父母盡孝的方式有多種,守在家門前養老送終為孝,走到遠方建功立業,給予父母無上的驕傲亦為孝。

如果僅僅是盡孝的方式不同,何不遵從不同人內心不同的想法,安貧樂道者選擇在家中盡孝,立志亟拯斯民者也可以走向遠方,正如毛澤東所說: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終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王陽明的心學破除了儒學帶給人的精神枷鎖,不主張客觀規定的「應當如何」,萬事「向外求」,而更側重於做事做人遵從內心真實的想法,萬事「向內求」,這充滿了人文主義的關懷和個人主義的思想。所以說,王陽明為受儒學影響嚴重的中國人開啟了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智」的一次騰飛。

兩篇文章結構圖

儒學大家的畢生所求,即為三個字:做聖賢。而做聖賢的最好方式,便是懂得萬事「向內求」,做自己內心認為對的事。其實,古往今來但凡成大事者,皆懂得「做事遵從內心」的道理:

所有的戰鬥,勝負皆在於一心。

—— 法國民族英雄 聖女貞德

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是之謂虛而已矣,是之謂誠而已矣。

—— 曾國藩

當然,心學的發揚需要社會民眾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內心懂得何為善惡,何為對錯,才可以使其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這便是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提到的心學要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篇「觀書有感」的書是什麼?讀者試平心靜氣,將手放在胸前偏左位置,感受在你體內跳動的那個靈魂,捫心自問:那個靈魂你讀懂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乃瞻衡宇 的精彩文章:

萬國圖騰◇不敗高地

TAG:乃瞻衡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