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媒: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出爐 靠果蠅破解「生物鐘」原理

外媒: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出爐 靠果蠅破解「生物鐘」原理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新聞發布會的幻燈片上展示了三位獲獎者的頭像,從左到右依次為傑弗里·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揚。(法新社)

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道外媒稱,諾貝爾獎評審機構10月2日表示,三位出生在美國的科學家,傑弗里·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揚,因為發現了控制人類生物鐘的分子機制,榮獲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據路透社10月2日報道,這一機制有助於解釋許多現象,比如人們經過長途旅行、跨越多個時區之後為何會出現時差反應,這一機制還對健康產生廣泛影響,比如可能增加罹患某些疾病的風險。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評審會議發表聲明說:「(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解釋了植物、動物和人類如何通過調節生物節律,與地球旋轉實現同步。」

報道稱,三位獲獎者利用果蠅分離出一種能夠控制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展示了這種基因如何控制一種特殊蛋白質的合成,這種蛋白質夜間在細胞中積聚,到了白天又會降解。

評審會議介紹說:「生物鐘負責調節重要的生物機能,比如行為、激素水平、睡眠、體溫和新陳代謝。」今年諾貝爾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

報道稱,托馬斯·佩爾曼是評審會議辦事機構「諾貝爾獎金委員會」的秘書,他如此描述羅斯巴什得知獲獎後的反應:「他先是沉默了,然後說『你在跟我開玩笑吧』。」

歷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包括一些著名科學家,比如青黴素的發現者亞歷山大·弗萊明和血型系統的發現者卡爾·蘭德施泰納。

另據德新社10月2日報道,自1901年至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頒發107次。以下是截至2016年有關這項醫學獎的其他一些情況: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弗雷德里克·G·班廷。班廷因發現胰島素獲得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那一年他32歲。

最年長的獲獎者是佩頓·勞斯。勞斯在87歲時獲得196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原因是他發現了誘發腫瘤的病毒。

1901年至2016年,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58歲。

1901年至2016年,211名醫學獎獲獎者中僅有12名女性。巴拉巴拉·麥克林托克是唯一獨享獎項的女性。

沒有一位獲獎者獲得一次以上的生理學或醫學獎。

格哈德·多馬克是被阿道夫·希特勒禁止領獎的3名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1939年多馬克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他兩名德國人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截至2016年,39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頒給一名獲獎者;32次由兩名獲獎者分享;36次由3名獲獎者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德媒:旅德大熊貓努力適應新生活
「世界上最美大橋」在中國!英媒:來這兒體驗「行在雲端」
西方輿論開始正面解讀十九大 對華眼光「從俯視變為仰視」
沒有吸引力!美媒嘆美國動畫電影今年在中國日子不好過
從「中國拷貝」到「拷貝中國」,矽谷緊盯中國這裡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