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開國將領中能打仗的不僅僅只有徐達、常遇春還有朱元璋的外甥

明朝開國將領中能打仗的不僅僅只有徐達、常遇春還有朱元璋的外甥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兒,江蘇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將、謀臣,明朝開國第三功臣。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喜愛讀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明,嘗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斬以徇,城中帖然。史稱「器量沉宏,人莫測其際,臨陣踔厲歷風發,遇大敵益壯」。師事金華范祖乾、胡翰,通曉經義、能詩善歌,恂恂若儒者。19歲率親軍,從朱元璋增援池州,初建戰功。

公元1365年,和張士誠的部隊再次正面交鋒,敵軍氣焰囂張,士氣高漲,李文忠方面有些將領見狀,有些發怵,建議避其鋒頭,等援軍到了再進攻,李文忠則認為打仗並不僅僅在於雙方兵力的多寡,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在少數。

他自己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奮勇殺敵如浴血戰神,大大提升了士兵的銳氣,於是一個個情緒高漲,一鼓作氣,將敵軍殺的狼狽逃竄,取得大捷。自此奠定了他在軍中的地位。洪武初年到六年的時間裡,屢獲戰功,被晉封為曹國公。

1370年,徐達統兵遠征大漠,李文忠自出居庸關出擊,連續擊敗他的元太尉蠻子,平章沙不丁八刺,再次攻克開平(常遇春攻破過一次),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到達了元順帝的老巢應昌。元順帝已經在幾個月前窩囊的死掉了,蒙古人沒想到他來這麼快,來不及逃走,蒙古人這些年整日活在逃跑的路上,他們決定雄起一回,但是還沒討論好怎麼防守,李文忠就已經破城而入。

遠征大漠結束,朱元璋提拔李文忠做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相當於總參謀長。但是李文忠實在是不懂怎麼玩政治,在朱元璋發動胡惟庸大案之後,還沒搞懂老朱的目的,就不合時宜的批評朱元璋。

李文忠名震天下後,他的四表弟、日後的永樂皇帝朱棣,十分羨慕地向他請教,問他的軍事眼光與果敢作風是怎樣練出來的。李文忠答:「逃荒要飯練出來的。」朱棣不解,李文忠於是解釋到:「飢一頓飽一頓的逃荒路上,必須要時刻注意蜘絲馬跡,才不至於稀里糊塗送命。就算是要飯,也要選靠譜人家。總之,樣樣全是考驗眼力的技術活。我的戰略眼光和在任何絕路下都不放棄的膽氣,就是這樣磨練出來的。」

1384年12月,李文忠一病不起,次年三病逝,享年46歲,朱元璋懷疑是淮安候華中下毒,流放華中全家,削去侯爵,華中死於流放,同時朱元璋有全部誅殺了李文忠的醫生,婢女,全家,然後又把華中列為胡維勇的黨羽,華中一家全部誅殺。朱元璋殺這些人都是沒有任何審問程序下匆匆進行。李文忠也是明朝時期的一方王。

李文忠封王的原因:李文忠封王,被封為岐陽王,是李文忠死後才得到的榮譽,身前是沒有享受到的。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在李文忠死後才封王呢?第一,他需要向他的子民表現出他的治國能力,要讓人民知道,他對這些功臣的貢獻是肯定的,因此,給他們榮譽;第二,若是在這些功臣生前封王,就會讓這些功臣成為異姓王,不管哪朝哪代,皇帝對王、對王爺都是很忌憚、很排斥的,更不要說那些異姓王了,會嚴重威脅到自己的中央集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幾項「黑科技」碾壓世界,清朝不懂得利用耽誤中國三百多年
明朝時期的于謙雖然保護了京城,可是他也逃不過明英宗的報復
此人開創了一個盛世,但因一特殊癖好,卻埋下了大明朝滅亡的禍根
居庸關長城,在金代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明朝為何選擇清貧人家的女子做皇后,其中有什麼玄機?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