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R產品加速滲透各領域,整體競爭力仍亟待提升

VR產品加速滲透各領域,整體競爭力仍亟待提升

隨著軟硬體技術的突破,虛擬現實產品性能提升、價格降低,正加速走進人們生活。VR技術改變了以往的人機介面模式,使人能夠沉浸在虛擬環境中,並能夠通過語言、手勢等自然的方式與之進行實時交互,創建一個全新的多維信息空間。

在9月26日在京舉辦的中國虛擬現實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表示,當下虛擬現實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擁有龐大市場和健全創新體系的中國有望在此領域成為全球增長中心。

但目前,我國虛擬現實產業仍以初創企業為主,存在產業成熟度低、核心關鍵技術掌握不足、應用生態不完善、人才欠缺等問題,急需匯聚產業各方力量,形成發展合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9月21日,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MA)公布了將於今年秋天舉行的東京汽車展的相關活動概要。據悉,東京汽車展將於10月27日-11月5日在東京都江東區的東京國際展覽中心(TOKYO BIG SIGHT)舉行。此次車展中最令人期待的是,人們可以在場館內欣賞到未來移動服務的影像,可以使用VR設備體驗藉助互聯網提供服務的「Connected Car(網聯汽車)」世界。

當前,在日本國內,人們對汽車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其他地區的車展搶佔了本土車展的風頭。此次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將靈活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等進行展覽,推出了許多新的活動方案,旨在重振東京車展的人氣。可以預見的是,VR技術的助力將會成為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

在《2017年新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中,分析公司Gartner將VR定位於「穩步爬升的光明期」——這看起來似乎太過樂觀了。擺在VR面前的長坡帶來的是一種冷冷的舒適感;翻譯過來就是,VR所面對的是陰雲籠罩的未來和仍需努力的數年。

在消費領域,VR產品提供的沉浸體驗大不相同。最基本的入門產品是谷歌Cardboard,用智能手機驅動,它只能讓消費者體驗一下,看看技術到底是怎樣的,有什麼可能性。往上一級配有移動頭盔,比如谷歌Daydream、三星Gear VR,這些設備提供的體驗全都有缺陷,只能支持部分智能手機。

國內VR內容生產的短板,可能還需要等到更廉價的硬體和更簡單的應用問世之後才能真正解決。而等到技術的缺陷被人們熟知之後,資本的大量投入無法衝破技術的瓶頸時,市場就會重回理性,資本的力度就會變小。這也就導致了產品研發的滯後,與廠商研發計劃的「極凍」,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就是如此。

虛擬現實技術無疑是一項有趣的技術,但硬體成本需要降低,內容和質量需要改進,從而整體促進行業的發展。如果虛擬現實設備中有令人驚嘆的硬體或令人讚不絕口的內容,整個行業可能會創造一個良性循環。

儘管VR技術還沒有成熟,VR設備尚未普及也制約了VR行業爆發,也有不少企業因此放棄了這個領域,但並不意味著VR只是一場嘩眾取寵的鬧劇。VR被寫進了中國政府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這就是它得到支持的最有力的佐證。

總的來說,今年各個VR的創業者、探索者已經紛紛開始產業化的布局,推進整個行業統一化、標準化,相信很快我們會看到更多消費級的VR產品進入用戶的手中。

文章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數字化製造帶來重大變革,大數據將成發展新動能
理念超前功能實用,3D列印輪胎值得期待
AI晶元競爭漸趨白熱化,衍生經濟效益不可小覷
國慶中秋雙節齊至,智能製造讓你的假期安心又開心
「海灘經濟」發展需求漸廣,無人機產業望獲巨大商機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