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學者必讀的古代醫學家的著作!

中醫學者必讀的古代醫學家的著作!

中醫書籍汗牛充棟,初學者往往不知從何讀起。讀中醫書,大體上說來有下列一些方法,各人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加以選擇,不必強求一致。中醫講究理法方葯,理法方葯能精則辨證論治無誤,而活人有術。因而學習中醫,可從理法方葯四個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國醫藥學的發展,有源有流,各個時代都出現了著名的醫家,他們代表了我國醫學的發展方向。因之,順著時代,從源溯流地研讀著名醫家的代表醫著也是一種讀書方法。中醫著作甚多,有難有易,舊時學醫,往往先讀淺顯易懂便於應用的醫書,等到有了點根柢,再逐步鑽研高深的典籍,這種先易後難的讀書方法,可收到循序漸進的效果。然而,也有從難到易者,清·張志聰即主張先從內、難研讀起,先難其所難,後易其所易,源頭既充,活水不乏,醫術大可精進。不過,我認為學習中醫,當從方劑入手,方劑之祖為仲景,因而讀書還以從《傷寒論》、《金匱要略》入手為好。仲景最講求的是辨證論治,《傷寒論》六經標題,首揭辨三陽三陰「病脈證並治」,鮮明地昭示後人;論中更有「隨證治之」、「依法治之」等語。在具體治療中,則某病以某方「主之」,某病「可與」或「宜」某方,則是點明專病專證專方,與辨證之下隨宜治之的方治精神。《金匱要略》則論述三因,以專病專證成篇,題目亦揭出「辨病脈證治」,是在專病專證專方專葯基礎上行使辨證論治的經典著作。總之仲景之書,分論各治,既昭示人辨證論治的原理原則,又指出了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其規律之謹嚴,對臨床實踐具有高度的指導意義,實是中醫書籍的精髓,最宜反覆鑽研。歷代註疏《傷寒論》的不下數百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應該毫無依傍地直接閱讀原文,從原文下功夫,反覆研讀,才能辨出《傷寒論》的真味道來,這樣才算是善讀《傷寒論》。讀傷寒如此,讀其他經典醫籍也應如此。當然,為了開拓思路,幫助理解原著,適當地參看一些注釋也是可以的。《傷寒論》注釋以柯韻伯《傷寒來蘇集》、尤在涇《傷寒貫珠集》為最佳,語無泛談,宜熟閱之。學習《金匱要略》可看尤在涇《金匱心典》。尤氏著作,頗多發揮,最能給人以啟發,歷來為醫林所重。另外,近人陸淵雷《傷寒今釋》、《金匱今釋》頗多參考價值,其中醫案尤為可貴,初學者極宜一讀,二書脫胎於日人湯本求真《皇漢醫學》,但文美語通,較湯書易讀是其優點,可惜的是未註明出處,終有抄襲之嫌。《內經》分《素問》與《靈樞》二部,主要是講中醫生理、病理,要讀。不懂靈素,即不懂中醫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醫的基本理論。讀《內經》,其中的生字、難句首先得懂才能讀,這就牽涉到古漢語文史哲的修養,這些知識,也是學習中醫的人必須具備的。

養生,((內經》稱之為「道生」,《千金要方))亦稱為「攝生」。今人多稱為「保健」,是強健身體,抵抗衰老,防病御病,延年益壽之意。「治未病」——兩千多年來,一直是歷代醫家、養生家的養生思想,亦女《內經》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呼!」古人之養生,其意深廣,豈敢小視!

何者為養生?覺悟人生,善待人生,為避諸苦而勤於「調正身心」,使生命不偏於自然之大道,是有智者之覺行,故名日「養生」。然而,我等當今之大眾,既無養生之智,又無攝生之行,被日常工作、生活所累,健康日下,亞健康充行,生無量煩惱,令諸病纏身,百苦交煎。身由病而招苦,亦由病而招致老死,當今之社會猝死人之多,令人恐懼,而又令人深思,放眼望之,有幾人能達無疾而終的仙境呢?人失去了健康,都是由於不善調身亦不覺心故。終日放縱七情,執著大小是非,患得患失,欲心無厭,不避寒暑,飲食無常,起居無度,導致心神不寧,日積月累暗耗一身之正氣,損氣血兩傷不能通暢流布,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引得內外之邪生,是百病之來源。

四穴者,乃溫補脾腎,扶養正氣,保命之要穴也,其名日,關元、命門、中脘、三里。

「關元」者,又名丹田,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處,其居於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為一身元氣所在,乃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

「命門」者,又名精宮,督脈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維護生命的門戶,故稱為命門。《景岳全書》云:「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非此不能發。」所以本穴是生命之門,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此二穴者,用純陽艾火常灸之,可振奮腎氣,使腎陽充足,便能推動整個機體的氣血循環運行。

「中脘」者,又名太倉,任脈之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六腑與五臟互為表裡,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故古人云:「得胃氣者生,失胃氣者死。」道家亦講:「百穀之實土地精。」這是說明人賴百穀以養其身,凡養生調病者,當首應調和胃氣,胃氣調則生,是人體養生之要穴之一。 .

「三里」者,足三里也,一名下凌,在膝眼下三寸外一橫指處,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經屬五行之土,穴屬土,根據「合治內腑」的原則,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所謂土生萬物,胃與脾相表裡,故統治一切脾胃之疾。祖國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調補足三里,實培補後天,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足三里養生保健,我國古代有很多記載。《醫說》講:「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是說若要保持身體的健康平安,應常灸足三里穴。古人還有「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壽至二百餘歲」之說。明確提出無病之人,長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壽,故稱為長壽之灸。本穴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的功效。

病不分輕重,皆使人痛苦恐懼;死不分貴賤,皆使人茫然無助。金錢、名利、事業、地位,一切執著,頓化成泡沫烏有。經云:「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福。」覺悟、知足、看破、放下,便可獲得人生第一大利,此乃養生之宗旨,脫苦之大道,悟此何需靈丹妙藥,灸熨、砭針亦為次也。

先秦:《神農本草經》、《皇帝內經》。

漢代:馬王堆漢墓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金匱要略》。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

明代: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葛洪《肘後備急方》、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蘇敬《新修本草》、王燾《外台秘要》、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北宋:宋慈《洗冤集錄》、《回回藥方》、忽思慧《飲膳正要》、許國禎《御葯院方》、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朱丹溪《格致餘論》、李東垣《脾胃論》、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劉文泰《本草品彙精要》、吳又可《溫疫論》、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條辨》、王清任《醫林改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聖濟總錄》。

近代醫學名著《古今圖書集成》等。

下面是給大家草擬的「當讀的古醫書」,書目列下,供學習中醫者參考:

1、《脾胃論》 金·李杲著2、《內外傷辨惑論》金·李杲著3、《景岳全書》明·張介賓著4、《傷寒來蘇集》清·柯韻伯注5、《傷寒貫珠集》清·尤在涇注6、《金匱心典》清·尤在涇注7、《傅青主女科》清·傅山著8、《本經疏證》清·鄒澍著9、《本草思辨錄》清·周岩注10、《葯征》日·吉益為則著11、《研經言》清·莫枚士著12、《經方例釋》清·莫枚士著13、《石室秘錄》清·陳士鐸著14、《王旭高醫書六種》清·王泰林著15、《醫林改錯》清·王清任著16、《王氏醫案譯註》清·陳念祖著17、《增補評註溫病條辨》清·吳瑭原著、王孟英等評註18、《溫熱經緯》清·王士雄纂19、《通俗傷寒論》清·俞根初著20、《傷寒瘟疫條辯》清·楊栗山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