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道德經》智慧,善行無跡有功德,大愛無痕無棄物

《道德經》智慧,善行無跡有功德,大愛無痕無棄物

善行如同寒冬里的一朵臘梅,喚醒人們對溫暖的憧憬:善行彷彿春天裡的一粒種子,讓曾經的荒漠變為芳草萋萋的綠洲。

01

老子說:「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譯文: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於言談的,不會發生病疵。

轍跡:軌跡的意思,行車時車輪留下的痕迹。瑕謫:指過失、缺點或疵病。這句話形容具有高尚行為的人,不願意人們對他有所覺察。

為了闡明這個觀點,老子還補充了一些例子:善於計數的,用不著竹碼子;善於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

所謂「善行無轍跡」,是說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潔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著痕迹,你決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國文化幾千年來,非常重視陰功積德。

02

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謂襲明。」

譯文: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

《射鵰英雄傳》里的裘千仞是個武功高手,王重陽曾經邀請他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他自知武功火候不夠,就閉關修鍊了十年,希望能在第二次論劍時拔得頭籌。

為了能達到目的,他偷跑到大理國,暗襲了段皇爺的兒子,希望他消耗內功救孩子,不能參戰與他決一雌雄。哪知段卻並未出手搭救,因為這個孩子是他老婆劉瑛與周伯通的私生子。

後來孩子死了,瑛一夜之間青絲變白髮,段也心存愧疚地出家了,法號一燈大師。而裘也因為投靠金國,作惡多端,被人人唾棄。

當他面臨絕路時,在洪七公的幫助下,他拜在大師門下剃度為僧,法號慈恩。之後雖有反覆,心裡卻不斷地開始懺悔。直到最後,在瑛姑和大師的幫助下,終於徹底悔悟,面帶微笑地離開人世。

03

有時候我們因為一些小事與人爭執,或者因為羨慕、嫉妒而仇恨別人,矛盾越來越大,以至於不可化解。其實這時只要有人願意先伸出一隻手,立刻會得到響應。

孔子說:「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他曾有個弟子叫閔損,很小母親就撒手人寰。父親又娶了繼母生了弟弟,但卻經常虐待他。棉衣給弟弟穿,而閔的衣服里塞的全是蘆花。

有一次閔牽著牛車出門,因為衣服不能禦寒凍得發抖,韁繩掉到地上去了。同行的父親窩火拿鞭子狠狠地抽他,閔卻不反抗,任由父親抽打,衣服裂開,蘆花飛得滿天。

父親這才明白惡妻虐待了孩子,他怒氣沖沖地找到後妻,要休了她出氣。這時閔攔住了父親,跪在地上請求他原諒後母。後母見閔誠心懇請,非常感動,從此再也不厚此薄彼。

04

愛是無需召喚的,一顆小苗在愛心的哺育下茁壯成長,滴水的龍頭被輕輕地擰緊,一片樹葉被人彎腰拾起扔進垃圾桶。這些看似小事,卻折射了內心愛的自覺。

愛是可以傳遞的,一個人在危急時候得到幫助,心存感激,他也會把愛心接力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一個人在人生和事業最困難的時候得到支持,他會得到鼓舞奮勇前進,並將成果的喜悅和經驗與人分享。

我們感嘆、羨慕別人的成功與幸運時,其實應該明白,美德和善行所產生的力量,勝過千軍萬馬,好命運不如好德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奔波于山水,穿梭在古今,我以夢為馬,思緒飛天涯
寶黛濃墨重彩,其實曹公更喜歡釵荊裙布的邢岫煙
《鬼谷子》謀略,辨清只需智慧,取捨卻要閱歷
成長就是不斷折騰,從香菱學詩懂得何謂化蛹成蝶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欣賞蘇東坡的一首必讀詩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