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本文作者黃強

明代金陵私人刻書,刻家集中在三山街,其次在太學前。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記載:「凡金陵書肆多在三山街及太學前。」當時不少傳本都有「三山街書林」、「金陵三山街某某堂」的刊識。刻書店鋪集中在三山街與太學前,與商業繁榮與文化需求有關。明時的三山街是商業繁華地段,各種商業店鋪林立,人流量也很大。市民購物總愛到三山街,店家彼此競爭,價格也好商量,選擇的空間大。

太學屬於明代高等學校所在地,經營與教育、文化有關的店鋪也較多,圖書的銷售對象主要就是文化人。這與如今在高校附近設有書店的情況一樣,根據消費群體,開設相應的店鋪。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圖6,明萬曆年間金陵文林閣刊《被留圖》】

金陵私人刻書已採用當時先進的多色印法,當時最多的是套印技術,如崇禎年間雄飛館刻印的《精鐫合刻三國水滸全傳》,天啟四年(1624)安止堂刻印的《蘇長公密語》,聚奎樓刻印的《諸子綱目》。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圖7,餖版印刷】

吳發祥在使用套印技術時,又有創新,較早發現和運用了餖版和拱花刻印法。他在天啟六年(1626)用此法印製的彩色套印畫本《蘿軒變古箋譜》上下冊,有版畫188幅,匠心錦繡,雕鏤極巧,設色沉著,印法巧妙,書中山水花鳥,多用線條勾勒,木刻韻味甚厚,被公認是畫苑精英。所謂餖版就是按照彩色畫稿的用色,分別勾摹下來,每種顏色刻成一塊木板,猶如餖飣,然後再逐色依次套印或疊印;所謂拱花就是某些畫的表現不是用傳統的顏色來渲染,而是將一塊凸版,置於紙下,用木椎敲打,使之成為凹凸的浮雕。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圖8,餖版印刷】

所謂餖版是木版水印中的一種,根據彩色畫稿的設色要求,分別勾摹,雕刻成幾十塊甚至上百塊的小木版,然後膠著於指定位置,用水墨、顏料逐色由淺入深依次套印或疊印。印品畫面的色彩、層次和韻味,幾與原作無異。因印版瑣碎堆砌,有如五色小餅的餖飣,累積盆中,故稱。所謂拱花就是一種不著墨的印刷方法,以凸出或凹下的線條來表現花紋,類似現在的凹凸印、浮雕印。

餖版和拱花刻印法到了十竹齋主人胡正言手上,得到進一步發展,胡正言運用此法嫻熟,而且又有創新,他又使用了肉捺和指甲捺手法,藝術效果更好。胡正言在天啟七年(1627)印製了《十竹齋書畫譜》,崇禎十七年(1644)印製了《十竹齋箋譜》。[6]刻印俱佳,刀法明快流暢,色彩古妍絢麗。花卉動物色彩逼真,栩栩如生,扶手和牡丹著色尤佳,四周邊框間有著以綠色的竹節,很是別緻。「《十竹齋箋譜》和《十竹齋畫譜》二書,實是晚明版畫的最高成就。那色彩的調和,刻工的精細,都是前無古人的。」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圖9,十竹齋箋譜】

《十竹齋箋譜》,崇禎十七年(1644)刊行,共4卷,卷一有清供、華石、博古、畫詩等72種;卷二有勝覽、入林、無花、鳳子等77種;卷三有孺慕、棣華、應求等72種;卷四有建義、壽征、靈瑞等72種。《十竹齋書畫譜》開刻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完成於天啟七年(1627),崇禎六年(1633)彙集成冊,全書八譜16冊,一式蝴蝶裝,共畫180幅,字頁176幅,一圖一文,以詩配畫。八譜分別為書畫冊、竹譜、墨華冊、石譜、翎毛譜、梅譜、蘭譜和果譜。

明代一項技術中國當仁不讓世界老大

【圖10,十竹齋箋譜】

此二書實為當時之傑作,乃我國版畫史上不朽之雙璧;精工秀麗,莫不名狀。在套印技術尤有獨到之處。

說明:本文系頭條號簽約作者黃強的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轉載。有需要使用本人文章的,請與作者聯繫,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金瓶梅文化、中國服飾史等研究,已出版《金瓶梅風物誌》《另一隻眼看金瓶梅》《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5本。

新著《金瓶梅風物誌》已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另製作了收藏版簽名鈐印毛邊書200冊,寫書評者可贈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黃不息 的精彩文章:

小人得志彈冠相慶 距離失敗也不久了
明代金陵刻書業在全國舉足輕重
旅行並非說走就走那麼簡單
民宿流行時未必適合你
中秋燈會亮周庄 海峽兩岸一家親

TAG:黃強黃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