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賞析《送紫岩張先生北伐》: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歷史背景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金兀朮和偽齊漢奸劉豫的軍隊聯合南侵,張浚被任命為防守長江的統帥,這時詩人率領的軍隊也參加了防禦戰。當張浚出發到前線督戰時,詩人寫了這首詩替他送行。
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於西湖畔棲霞嶺。
詩歌賞析《送紫岩張先生北伐》: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全詩氣勢高昂,聲調鏗鏘,充滿著濃厚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豪邁雄壯的英雄主義氣概。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號令是北伐出師的號令,天聲是大宋天朝的聲音,這聲音,北方遺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橋》詩云:「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預言戰事,充滿必勝信心;「長驅」、「直搗」,勢如破竹;「河洛」、「燕幽」,渡黃河是恢復宋朝舊疆,向燕幽則還要恢復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這乃是大宋自太祖、太宗而下歷代夢寐以求、念念不忘的天朝基業!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用馬蹄踐踏閼氏的血肉,把可汗的人頭割下來掛在旗杆上示眾。「閼氏」、「可汗」這裡指金朝侵略者。這種必欲置之死地而後踐踏之的痛憤,不正是《滿江紅》詞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另一種說法「。「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想像凱旋的情景,其發自內心的喜悅,也正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相似,表達了岳飛長期的夙願,也是他和張浚的共同理想。


※為什麼古代軍隊容易成為將領的私人軍隊?
※一個狀元,太后親戚想要,皇帝丈人也搶,最後卻便宜了當朝宰相
※宋朝官員工資水平怎麼樣?蘇轍攢了半輩子才買一套房!
※談宋史:宋朝的驚天大劫案價值幾何?
※最沒有存在感的皇陵,沒有圍牆,也不要門票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