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讓孩子知道:習慣的差距就是成績的差距

讓孩子知道:習慣的差距就是成績的差距

許多同學很疑惑,為什麼上了那麼多的輔導班,成績還是不理想?為什麼我恨不得24小時都學習,成績還是上不來?

為什麼成績總是上不去???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是習慣的問題。

新學期,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成績的差距就是習慣的差距,想要提高成績,先從習慣下手!

1

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一個學生同時面對的各學科教師,長短不齊,在所難免。所以學生要學習好,除了老師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適應學生外,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不同層次的老師,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2

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繫,反覆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

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

專心上課的習慣

課堂上的學習可以說是初中生知識來源的最大源頭,所以專心上課相當重要!!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試著用記筆記、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應老師的話題來逐漸拉回注意力。

聽課最重要的是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盡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4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只觀察不思考,不是真正的觀察。很多學生總是說:為什麼我看書上都會,一考試就不會了?其實這就是不思考的結果。課本上解題步驟、公式定理什麼都一清二楚,你自然能看懂。如果看得時候不思考,那麼關上書,你自然似是而非,知識點壓根就沒學懂!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要善於提出問題,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通過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

5

善於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6

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

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精華。在相互的探討學習過程中,其實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就在逐漸加深。

7

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

有的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

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

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盡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8

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

9

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10

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達到舉一反三。複習也就是通過對知識,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使零碎的知識,分散的記憶得到一個串聯,從而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

複習必須及時,超過了人的記憶極限點再去複習,將要多花幾倍的時間,而且效果不好。每天盡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

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

11

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不要把錯題集當成敷衍了事的事情,錯題本用好了真的能帶來成績的提升!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12

客觀評價的習慣

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若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學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是一種健康心理的體現。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

明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了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學習的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約束自己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嚴格控制自己的活動範圍,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光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自己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上課時自己精神溜號了,發現自己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划了,發現自己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發現自己走路或騎自行車時思考問題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來源:中學生讀書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寬容要有尺度,忍讓要有底線!
左宗棠教子:正氣、志氣、盛氣
四大名著60條金句,直指人心
自助者天助,越努力,越幸運!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