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為皇帝輕佻為政、任性享受,荒淫無度,然而卻讓後人膜拜千年
他在位25年輕佻為政、任性享受,終使百姓民不聊生,敗了祖先打下來的江山一片。他就是被後世評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宋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北宋的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
說起這位皇帝最具魅力的地方,就不得不提其詩書畫了。這位在歷代帝王中,文化藝術成就最高的宋徽宗,在發展美術事業方面的成就和貢獻更是不容忽視。在當時國家有個部門叫畫院,專門養一批畫家幫皇家宮廷畫畫,這幫畫畫的人呢是通過考試來選拔錄取,就跟咱們今天的考公務員差不多。宋朝畫院跟今天考試一樣,考取為宮廷畫畫的畫家。
據說,宋徽宗當朝時收藏的花鳥畫即有兩千七百八十六件,在對名畫的臨摹中,他的繪畫技藝不斷提升,又因為喜收集奇珍異獸,為其繪畫提供了素材,所以宋徽宗的繪畫中數花鳥畫最為精妙,當人他對於花鳥畫的理解也與眾不同。
這張畫是迄今最早一張,自己作的詩,自己創作的書法,寫在自己畫上的作品。這種方式直接影響了後來對到傳統繪畫的理解,一說到中國畫,就必須是「詩、書、畫」的元素。這種在畫上去寫書法,寫詩歌,從中去表現畫面形式之外的人文情感,去提升畫的精神追求,是世界上其他美術形式都沒有的。山禽臘梅圖中畫的是兩隻白頭翁,蹲在一直剛開的臘梅花上。傍邊用宋徽宗原創的「瘦金體」書法題的詩:「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
在歷代擅長書法的帝王中,趙佶最具創造性。他初習黃庭堅,後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既取眾家所長,又能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宋代書法以韻趣見長,趙佶的「瘦金書」體現出這種時代審美趣味,其書結體嚴謹,骨骼纖瘦,筆畫細挺,頓挫有節,外露鋒芒,風流飄灑,在剛勁中透出秀麗的丰姿,堪稱書苑奇葩。
宋徽宗有個特殊的癖好,那就是痴迷收羅奇花異石,於是就專門派人在沿海地區打聽消息。起初,陣勢還不大,後來因為進貢者得到宋徽宗加官晉爵的賞賜。於是,皇帝個人的愛好就變成了國家行為,為了侍奉討好這麼一位「石痴」皇帝,眼紅金權的朝野群臣們積極響應,奸相蔡京更是投其所好,在蘇州設應奉局,專門在江浙一帶收集奇花異石運往汴京。
宋徽宗的後宮更是美人如花,佳麗如雲,史書中就有記載有「三千粉黛,八百煙嬌」的句子。而宋徽宗身邊最有名的美人胚子,就是一代名妓李師師了。李師師,汴京人,本姓王,工匠之女,四歲喪父,遂入娼籍李家,後來成了名噪一時的京城名妓。她色藝雙全,慷慨有俠名,號稱「飛將軍」。為了尋歡作樂,徽宗專門設立行幸局專門負責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員還幫助徽宗撒謊,如當日不上朝,就說徽宗有宮中宴飲;次日未歸,就傳旨稱有瘡痍。
趙佶是歷代帝王書畫水平最高的奇葩,也是最有名的亡國之君。慘痛教訓,文君誤國,害了整個漢民族。他和南唐後主李煜一樣,亡國皇帝,只適合做文人,但詩詞繪畫,流傳千古。真是一個被皇帝職務耽誤了的才子!


※命運最相似的兩位皇帝,明明能靠才華吃飯,卻偏偏成亡國之君
※遠宦懸情:天才皇帝的偽作嗎?
※還原史上真實的高俅,和《水滸傳》中完全是兩碼事,被黑的好慘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書法千字文卷高清欣賞,仰視皇帝22歲的書法成就
※一個錯生帝王家的書畫大師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