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倫對決》上映兩天票房破億 「非典型」成龍的精彩轉型

《英倫對決》上映兩天票房破億 「非典型」成龍的精彩轉型

目前來看,今年國慶檔的電影都普遍高於預期。

穿越者綜合編輯

今年國慶檔成龍大哥有一部電影《英倫對決》票房表現不錯,上映兩天來票房已經突破1億。

最近兩年成龍的作品不少,每年都會例行公事般的推出兩部以他為主角的動作喜劇,觀眾從來也都照單全收,票房基本不會太差。但普遍這些電影的評價並不太高,豆瓣評分基本都在及格線以下。這就導致和王晶的《追龍》類似,在《英倫對決》的預期管理上,依然還是停留在最近幾年對成龍作品的印象上,很難說有太高的期待。

不過顯然結果也和《追龍》一樣,《英倫對決》無疑成為了成龍最近幾年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不論是故事層面還是個人演技,都有不少給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英倫對決》的動作戲仍然密集。不過,抱著看中外兩大動作明星酣暢淋漓大打一場期望走進影院的觀眾,或許會對電影中皮爾斯·布魯斯南幾乎由始至終的「君子動口不動手」小有失望,同時對越來越「打不動」的成龍發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疑問和感慨,但《英倫對決》帶給觀眾的驚喜遠多於缺憾——這部近年來最不「成龍」的成龍電影,絕對也是近年來最好的成龍電影。

而一貫以功夫喜劇巨星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的成龍,也繼若干年前的《新宿事件》之後,再一次證明了自己飾演嚴肅正劇角色的能力。

《英倫對決》的劇情,多少會讓人聯想到前不久上映的另一部香港電影《殺破狼·貪狼》,不過格局更大,人物關係也更複雜。

《殺破狼·貪狼》中,古天樂飾演的父親李忠志,為找尋失蹤的女兒李詠芝,牽涉進泰國政壇高官與人體器官販賣團伙勾結的黑幕;《英倫對決》中則是成龍飾演的父親關玉明,為找出害死女兒關小凡的元兇,捲入北愛爾蘭政客與恐怖組織錯綜複雜的派系關係中。

相較於《殺破狼·貪狼》中的李忠志尚有泰警崔傑(吳樾飾)與Tak(托尼·賈飾)的幫助,《英倫對決》中的關玉明,完全是以一己之力,發現和完成復仇行動。作為「孤狼」的關玉明,面臨的形勢更險峻,遭遇的威脅更複雜,因此也更讓觀眾牽掛與揪心。電影中,關玉明幾次險些被擒和負傷,強化了角色孤獨英雄的凄苦形象。

無論是電影的原著小說名《The Chinaman》,還是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Foreigner》,都是「tiny title」(小標題),以身份代替名字,暗示關玉明這一小人物的寂寂無名與不起眼。

影片前十餘分鐘的情節皆為文戲,成功塑造起關玉明「失獨」老父親孤苦、衰頹的形象。高超的化妝術,讓人信服地呈現出經受喪女打擊後的關玉明迅速衰老和憔悴的面容,但要達到使觀眾對角色感同身受的效果,絕非僅僅依靠化妝術即可奏效。

成龍在體態和眼神上對關玉明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把握到位,其本人發音不甚標準而又吐詞節奏較慢的念台詞習慣,反而貼合角色底層移民的身份,更顯得真實可信。

成龍過往塑造過一系列或樂觀或喜感的小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以致觀眾一看到成龍招牌式的大鼻子,便忍不住想起他同樣招牌式的滑稽「雜耍」動作戲。

《英倫對決》中的成龍,對角色的控制力體現在「收」而非「放」上,儘管滄桑,儘管老態畢現,但與過去電影中的「大哥」形象劃開界限,成功跳出自我重複的老圈子。

關玉明在政客敷衍了事的無盡推諉中失去信心和耐心,耗散家財,作別故舊,孤身走上尋找事件真相的復仇之路。電影用成龍眼神的前後轉變,揭示人物內心血性的喚醒。

前特種兵的身份,既與復仇前唐人街中餐館渾渾噩噩小老闆的形象形成反差,也為人物後續得以進行一系列行之有素的復仇行動提供合理性。電影不忘安排關玉明在郊野體能訓練與製造掩體的鏡頭,表現人物為復仇所做準備及決心,也提醒觀眾關玉明畢竟老去,戰鬥力和身手均不復年輕時之狀態。

《英倫對決》大概是近年來成龍打得最痛、也打得最慢的影片。動作設計儘管仍然乾淨利落、紮實有力,但過去成龍影片中以快打快的打法,被膠著僵持的貼身纏鬥所取代,觀眾看得出關玉明在身體機能退化後的力不從心,以及格鬥中以死相搏的絕望和拚命。

而成龍慣於利用身邊物事就地取材、靈機應變的打鬥和脫困技巧,在過去影片中被設計為略帶喜劇性和幽默感,在《英倫對決》中則成為其處于格斗下風時為求解困的自保之舉,看得人捏汗,也看得人痛苦。

這正是影片意圖傳遞的效果——關玉明能打而並不願打,是被逼急了的絕望中的普通人。關玉明負傷後忍痛處理傷口,以及叢林中擒敵又放的兩場戲,並不顯得這位前特種兵軟弱,都是在讓關玉明常人化,因此其對復仇的執著,才更讓人動容。

電影中好幾場動作重頭戲,在設計上都各有不同。影片也並沒有對所有的情節做不分輕重的平鋪直敘。關玉明幾次潛入漢尼斯府邸,影片都不對具體過程予以啰嗦表現,而僅讓關玉明沉默無聲地出現於場景中。這種沉默是關玉明復仇行為的無聲抗辯,也步步進逼皮爾斯·布魯斯南所飾演的政客漢尼斯的心理防線,直至其接近崩潰邊緣。

電影雙線敘事,關玉明的復仇戲之外,漢尼斯與恐怖組織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構成另一條主線。原著小說的年代離時下的觀眾太遠,背景又是並不為國內觀眾所熟悉的愛爾蘭共和軍,因此儘管並不沉悶,觀眾稍有走神,也還是容易跟不上節奏。

同樣在大部分時間「收」著表演的皮爾斯·布魯斯南,扮相上太過斯文君子,儘管有利於影片前段建立起漢尼斯富有欺騙性的表象,但多少影響到對影片後段人物罪行敗露後歇斯底里敗類面孔的塑造。

原著小說的寫作年代,與《紙牌屋》小說的寫作年代相近,政治人物間勾心鬥角的陰謀秘辛,也有相似。《英倫對決》將複雜的台上台下政治勢力較量,集中在個把小時里講述,也還是太倉促。

《英倫對決》在類型片的界定上,是單打獨鬥式的個人英雄動作片,緊密地結合了權謀詭譎的政治驚悚片。一周前在內地上映的另一部英國電影《驚天解密》,屬於同一類型。《驚天解密》整體質素平庸,不過並不迎難而上,用單線敘事,集動作戲和權斗戲於一體。

《英倫對決》將兩條線分別交由成龍與皮爾斯·布魯斯南完成,試圖實現小角色與大人物的雙雄對峙,畢竟還是有些勉強,讓影片在相當部分的段落接近於兩部獨立影片的剪貼拼湊。這一缺陷是劇本內在固有的,導演和剪輯的騰挪調度,在劇本固有架構下已做到了儘可能的流暢自然,不過雙線並軌還是來得略晚了一些,以致影片在中段漢尼斯的文戲段落,一度顯露拖沓的敗象。

英國電影沉穩冷峻的特點,在《英倫對決》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電影氣氛陰鬱低沉、畫面色調清冷、配樂克制收斂,與人物心境配合。

影片收尾乾脆,並不拖泥帶水,同時給觀眾慰藉。劉濤飾演的配角林寶怡,戲份雖少,作用不輕。演員在化妝技術的幫助下,洗盡其在時裝電視劇中略顯浮躁的表演風格,顯得樸拙敦厚,很好平衡了電影情緒。

《英倫對決》不是一部普通的商業動作大片。電影選擇二十餘年前的小說翻拍,但並不讓人覺得陳舊過時。劇情雖然與普通人相距遙遠,著眼點仍然是時下紛爭複雜的國際局勢里,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

中外觀眾走進影院,固然是想為生活尋找消遣;而有嚴肅創作態度的導演,即使是拍商業作品,也還是會意圖在商業性中植入對世事和人性的燭照。《英倫對決》較好地兼顧到了兩方。

動作明星總有老去的一天。對於熱愛和珍惜演藝事業的演員,轉型期有風險也有機遇。觀眾往往潛意識裡忽略動作明星們的演技。其實功夫片演員們如洪金寶,曾是香港金像獎的兩屆影帝;成龍本人儘管十次惜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競逐,也有兩座台灣金馬獎影帝傍身。至於昔日女打星惠英紅,三奪香港金像獎影后桂冠,後兩座獎盃所憑藉的影片,更是純粹的文戲。

留給老演員發揮演技的熒幕形象稀缺,女演員還可以去婆媽劇里過過癮,近年來展現老年婦女情感世界的文藝電影也漸成氣候。反倒是男演員老去後,如果過去並無太多令人信服的正劇出演履歷,可以選擇的角色範圍比女演員更窄。

洪金寶2016年的電影《我的特工爺爺》,文戲並不算弱,觀眾的注意力還是在「靈活的胖子」以一敵多的動作戲上。《英倫對決》中的成龍,最初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的或許仍然是精彩的打鬥場面,但終於在文戲上有所發揮,是一次精彩的轉型嘗試。

來源:界面;澎湃新聞/Erma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幕穿越者 的精彩文章:

王健林又一小目標化為泡影 稱未來將重心重新放在國內市場
馮小剛電影《芳華》凌晨緊急撤檔!或延遲至12月31日上映
今年投資回報比最高的竟不是《戰狼2》?
《閃光少女》宣發下跪致歉 回應是道歉絕非賣慘?

TAG:銀幕穿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