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虎」「袞雪」意象欣賞

「石虎」「袞雪」意象欣賞

「石虎」「袞雪」意象欣賞

王 默

「石虎」「袞雪」意象欣賞

「石虎」「袞雪」是「漢魏石門十三品」中的兩品。都在漢中褒谷,且都被賦予了神奇的傳說。「石虎」被認為是褒谷隱士鄭子貞所書。「袞雪」則認為是魏王曹操所作。因兩字較大且是名品,又有美麗的傳說,因而已經基本上成為漢中地域文化的標誌之一。

看「袞雪」的第一眼,覺得它很象《曹全碑》:端莊、抒展。細細悟讀,又看出其別於《曹全》處:雄渾、威武。

但是「袞雪」的威武,決不類似於「石虎」二字。如果說「石虎」是以其線條之粗壯厚實,而表現出威武雄氣的話,那麼「袞雪」並不靠線條的粗壯,而是運筆的動勢。

很明顯,「石虎」線條粗細基本劃一,在具有隸法的開張基礎上,還是較內斂的。它表現了一種「靜中寓動」:在形體上是靜,在神態上是動,可細看「石」的豎撇,「虎」的下面五筆。可以這樣說,「石虎」所表現的並不是正在「撲、掀、揃」的虎態,而是正要發力前的內力積蓄的剎那,一種欲發神威前的虎視眈眈。

基於此,「石虎」運筆的筆筆逆勢,一方面在於其需追求線條粗壯而雄渾;另一方面正是用「逆」來取勢。

再看「虎」的下面四筆多象「虎」的四足——雖說由於漢字史的發展,其象形的功能漸趨蛻化,但如能用上而又不悖常理,又何樂而不為呢。

更為有趣的是:石虎的橫畫極為突出而醒目。我想,如果拋開隸體自身的特點,與摩崖刻寫的條件,以及今人對平行線條的美學涵義不說,就只與虎身上那斑斕的條紋聯繫起來,也可作為一個欣賞角度吧。

但是「袞雪」給我們的觀感並不是靜而不動的。這種運動感,首先來源於筆畫組合的層次。「袞」的起筆變點為橫,兩點平放如橫,中部布置如橫(多象一個破損的橫),撇捺極度伸展如橫。「雪」基本就是用橫組織進來。

「石虎」「袞雪」意象欣賞

「袞雪」對橫的刻意,除了其作為漢字本身的特點而外,另有一種意義在,這就是層次。對層次的追求,實際上就是對節奏與韻律的追求。書法就如同攝影與繪畫中用平行線條來表現韻律與節奏一們,韻律與節奏本身就表現著動。

「袞雪」的運動感,重要的還表現在筆畫的變化。這與「石虎」的區別是極為明顯的。可以說,「石虎」表現外在的靜,所以線條乏變化。而「袞雪」則表現外在的動,所以線條的粗細、搭折、使轉、速度等方面都是有變化的。如:

「袞」字中,點、豎彎鉤、撇捺的變化。

「雪」字中,點、橫、豎的變化。

這種變化,可以想見作者當時書寫時的揮運情形:用筆沉著而不遲疑,左右使轉而又擴展。這與「石虎」是絕然兩樣的:「石虎」因筆畫粗壯厚實,比較起來,寫時自然是要慢一些,而且由於內斂,便沒有左右極度的擴張。

正因為「袞雪」有外在的動感,所以它除了雄渾以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靈動。

面對著「袞雪」,只懂得寫字,沒有一點靈機的話,是很難寫出如此靜中求動,穩中求險,運筆自如的摩崖大字。

如果我們把「袞雪」與「石虎」當作少字數派書法作品來欣賞也未嘗不可。我們知道:少字數派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外在的意象,就是根據漢字的意義,運用筆墨的技法,極度誇張其某一部分,給識者外在的直觀的感受。

「石虎」者,是虎,但不是有生命躍動的真虎,而是靜止的石虎;但既然是虎,即使沒有生命的躍動,但也要表現出虎的威武。如是,看「石虎」,首先看之覺得其靜,細品味,就覺得動了。

「袞雪」,其意是如雪般地翻滾,指褒河水由高向低急流,觸石而激起水花,同滾雪般狀。水雖然無生命,但有躍動。這種躍動感在「袞雪」中不僅表現在其結構書寫時的韻律、節奏,而且表現在筆法的變化與誇張。尤其如「袞」字中部如水花,下部如流水,多似面對著褒水銀濤。

而且「袞雪」那表現出的力度,又多似水流激湍的力度。傳說「袞雪」為曹操所作,因見褒水,遂書此以寄情,且因本有褒河水,所以「袞」字不要三點水。是否為其所書,尚無足夠證據,但從欣賞的角度來說,只要我們能從「袞雪」上看出魏武雄風,這就足夠了。

如果把「袞雪」二字放置於褒水的地理環境中,再聯想魏王氣概,我忽然想起曹操的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詩雖非在漢中所寫,可詩與書有共同處,那就是威武雄渾和寬廣博大。

「石虎」「袞雪」意象欣賞

————

註:

《石門十三品》,又名《漢魏石門十三品》,是從漢魏到明清時期的百餘摩崖石刻中切割下來的十三件書法石刻珍品,現收藏於漢中博物館。包括《石門》《石虎》《袞雪》等,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書法價值。石門十三品,是研究褒斜棧道通塞和漢中水利建設的珍貴史料,又是書法藝術的傑作,是研究漢魏書法的實物標本。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書法演變的歷史軌跡,1000多年來,一直為歷代學者所推崇。光緒五年(1880年)石門石刻經楊守敬介紹到日本,受到東瀛書界的激賞,被列為學習書法「必修之古典」。于右任先生曾有「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的詩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傅山真正的字——是這個樣子的(譯文)
元代邊武《行草千字文冊》以及《草書千字文冊》
微末隨筆:回——究竟什麼是「丑書」?
清代最著名29位書法家介紹並附作品欣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