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蒸餾酒國際化消費量中白酒佔比不足1%,「一帶一路」倡議正加速白酒國際化「落地」

蒸餾酒國際化消費量中白酒佔比不足1%,「一帶一路」倡議正加速白酒國際化「落地」

目前,中國蒸餾酒的產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但是從國際化消費量來衡量,中國白酒只佔不到百分之一,這與佔比達30%的威士忌等蒸餾酒相去甚遠。

國際化一直是整個白酒行業的「追逐與夢想」,現在,這個夢想正在無限接近中。

9月29日上午,由呂梁市人民政府、中國酒業協會、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藥材飲品酒業促進會聯合主辦,汾陽市人民政府、汾酒集團、中展勵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一帶一路」酒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賈家莊召開。

此次峰會是2017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同期舉行的重要活動之一。目的就是為了集思廣益來探討中國酒業的國際化路徑,如何搭乘「一帶一路」倡議的快車實現中國白酒的國際化征程。

「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

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中西之間的交通,從此中國與西方及中亞、西亞、南亞地區的友好往來迅速發展,「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此番破除文化政治地域禁錮的征途,被史學家司馬遷譽為「鑿空之旅」。

可以說,聯繫的更加緊密讓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研究認為,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自身的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天然吻合。例如,寮國通過互聯互通成為連接周邊國家樞紐的「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哈薩克的以運輸和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為核心的「光明之路」計劃、印度尼西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的「全球海洋支點」發展規劃等。

另一方面,我國現有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多數擔負著直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任務。比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位於「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地理位置交匯點,是我國首個被納入「一帶一路」願景和行動計劃的自貿試驗區,肩負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金融聚集等重要作用和功能。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白酒開始有了走出國門更加「實際而有效」的平台。

在論壇中,國家工業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小青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體量和影響力的提升,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白酒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產業、資本及優勢產品「走出去」的勢頭愈加強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典型載體的白酒,急需「走出去」,實現國際化。

白酒國際化的「落地」

當下無疑是中國白酒順勢走出國門的最佳時機。

國際市場底子薄但恰恰意味著市場潛力大,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關注中國白酒——這一蒸餾酒大品類。

在逐步適應調整期並在積極創新轉型的過程中,整個白酒行業已經具備了更加客觀的國際視野,而以茅台、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等為代表的白酒企業更是加快了各自的「國際化步伐」。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認為,當前,「一帶一路」正成為中國實施走出去、引進來,融入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思想。

目前,中國蒸餾酒的產量佔世界三分之一,但是從國際化消費量來衡量,中國白酒只佔不到百分之一,這與佔比達30%的威士忌等蒸餾酒相去甚遠。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璟玥表示,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速,中國國際化地位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中國傳統白酒並沒有很好地「走出去」,所以,陳璟玥看來,酒類行業既要看到「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國酒業發展海外市場帶來的機遇,更要看到在這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

「此次會議目的就是來共同探討中國酒和酒文化如何借力『一帶一路』,讓更多中國酒企業攜手走出國門,讓更多的中國酒品牌通過產業對接、文化共融、投資融資融入到全球市場。」劉秀華說。

國際化的汾酒樣本

就在日前結束的歐亞經濟論壇上,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透露汾酒的國際化規劃已經完成,下一步將實現在俄羅斯落地生產。一旦完成這一計劃,汾酒將真正成為白酒國際化第一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在汾陽·杏花村酒博會期間,舉辦的2017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高峰上,汾酒就與來自世界上的白蘭地、威士忌、龍舌蘭、伏特加、朗姆酒等其他五大蒸餾酒生產和貿易企業代表們來了一次「世紀握手」。

作為東道主的汾酒,第一次在產地與其他五大蒸餾酒代表商們進行了一次交流和學習,「六大蒸餾酒之間要首先成為『知己』,才能讓更多的全球消費者。通過美酒的聯繫而成為『知己』,而六大蒸餾酒代表企業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構建和完善國際酒類市場的標準體系,既有助於國際酒類市場今後的繁榮,也將為我們贏得更大的市場主動權和話語權」。在論壇演講中汾酒集團公司總經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譚忠豹揭示了世界六大蒸餾酒「抱團」的必要性。

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常建偉常建偉介紹了汾酒國際化的四個維度:品質、文化、標準和模式。對照來看,「六大蒸餾酒抱團」正是汾酒國際化繼「走出去」之後的「引進來」的模式創新。

汾酒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武世傑在「『一帶一路』給中國酒企業發展國際市場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對話環節中指出,汾酒集團已率先啟用了與歐盟對接國際標準,並且完成了12項全項指標。

當下,面臨中國白酒走向國際化的挑戰,白酒企業之間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機制與平台,制定科學的白酒標準體系、開創中國白酒營銷新模式,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共同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借鑒海外經驗,勇於創新,做好中國酒文化建設,加快國際融合步伐,推進企業向全球市場發展。

白酒國際化,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本文由「雲酒頭條」原創,歡迎留言、分享,

禁止未經授權的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酒頭條 的精彩文章:

五糧液「雞」酒發布7天即漲價100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森林生態如何跟酒「有瓜葛」?森林生態酒將是下一個風口?
跨越千里,當青瓷遇上竹葉青酒,為汾博會獻了什麼大禮?
劍南春助力NBA中國賽;李士禕出任長城葡萄酒總經理;13家機構調研洋河,夢系列增長迅猛
第一次,世界六大蒸餾酒聚齊了,「世紀研討」都說了啥?

TAG:雲酒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