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焦慮感揮之不去?你可能是慢性焦慮患者

焦慮感揮之不去?你可能是慢性焦慮患者

大伙兒都聽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吧

有個杞國人,整天擔心天會崩地會裂

害怕自己因此死掉,所以廢寢忘食……

「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列子·天瑞》

從現代醫學和心理學來看,這位杞國人很可能患有焦慮症,反覆出現不必要的憂慮、恐慌,影響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由於種種原因,也可能會出現焦慮症。焦慮症分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慢性焦慮)和驚恐障礙急性焦慮發作

這裡要講的是慢性焦慮,它起病比較緩慢,但是多數表現為反覆發作,病程漫長,會有以下表現:

過度擔心

患者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種危險或不幸事件經常擔心,感到忐忑不安,難以集中注意力做其他事情。

軀體不安或者緊張

不安的表現為搓手頓足,不能靜坐,不停地來回走動,沒有目的的小動作增多;肌肉緊張的表現為肌肉有緊張感,甚至有肌肉酸痛,有的還會緊張到頭痛。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表現為心跳過快、胸悶氣短、頭暈頭痛、出汗或發涼、噁心、腹痛腹脹、尿頻、吞咽不適感等,也有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性功能障礙。

其他表現

慢性焦慮患者常合併疲勞、抑鬱、強迫、恐懼、驚恐發作和人格分裂等癥狀。

慢性焦慮是一種病率很高的疾病,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會合併抑鬱,約四分之一的患者伴有驚恐障礙,還有的會合併社交恐懼、強迫症等。患者會有各種軀體和心理上的不健康表現,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因抑鬱自殺。所以,我們在認識慢性焦慮的同時,也要學會預防和應對它。

1.減輕壓力:壓力是產生焦慮感的重要因素。保持充足睡眠,做一些減壓的事情,放鬆自己,可以有效預防或減少焦慮的發生。

2.自我暗示:患者會對某一些無實際威脅和危險的事或物產生恐懼感、擔心感,焦慮也因此揮之不去。所以要學會自我暗示,告訴自己那些事或物是不會威脅到自己的,要勇敢面對,不要慫!

3.放鬆肌肉:可以有規律地收緊和放鬆身體的肌肉,最好閉上眼睛,感受每一塊肌肉的收縮節律,從頭到軀幹,再到四肢。這種方法也可以釋放壓力。

4.深呼吸:深呼吸對緩解緊張、焦慮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癥狀發生時,不妨試試看。

5.多運動:健康的運動可以釋放壓力、調節機體功能,讓人心態樂觀哦。

你是不是以為,健康就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錯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真正的健康並非只是身體上的,還包括心理和社會功能兩個方面。腦康君機智地把它變成了一條公式:

健康 = 身體+心理+社會功能

心理問題也是健康問題,比如說焦慮、抑鬱、強迫症等,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和治療的,而不是選擇死不承認逃避。在你需要的時候,心理專科的醫生真的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8歲男孩被家長打罵,患抽動症被迫休學!
睡眠不足困擾老年群體,如何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礙?
為何走不出抑鬱,是走不出,還是不想走出
做好這幾項,讓你不再失眠中沉淪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