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走進韓國現代歷史中悲慘暴力篇章的趣味之旅
作者:Maggie Lee
譯者:朱溥儀
校對:Issac
來源:《綜藝》雜誌
這是一次走進韓國現代歷史中悲慘暴力篇章的趣味之旅。
導演張勳重訪1980年韓國里程碑式的歷史事件——光州事件,他著眼於德國記者(托馬斯·克萊舒曼)和幫助他把新聞傳向世界的計程車司機(宋康昊)之間的關係,給悲慘的主題帶來了豐富的情感與樂觀。
張勳曾憑藉《義兄弟》(同樣由宋康昊主演)和《高地戰》成為韓國當紅導演,這次《計程車司機》又一次達成了票房奇蹟,成為韓國影史上開畫日票房第三的影片。
雖然這部影片明晰地挖掘了韓國的時代精神,但是通過全面展示推翻總統的人民群眾力量,國際觀眾也會對此表示欣賞。(本片於8月11日在美國上映。)
《計程車司機》是自2007年的大片《華麗的假期》之後第一部直接處理光州事件的主流製作。《計程車司機》比起《華麗的假期》少了自命不凡的史詩般宏偉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真實事件所帶來的可信度,還有結尾處德國記者2003年回到民主韓國時的素材更增添了歷史的重量。
《華麗的假期》(2007)
嚴宥娜和趙瑟藝的劇本大大削弱了引發這次起義的政治含義,反倒使外國觀眾更容易把握劇情,而不像林常樹的《古老的庭院》和李滄東的《薄荷糖》那樣對主題事件有更深度、睿智的探索。
開場的字幕卡解釋了1979年朴正熙的暗殺案件是如何激起年輕一代對民主的嚮往,但是權力真空很快地就被將軍填滿了。全斗煥在1980年政變中宣布了緊急戒嚴令。在光州,抗議不僅僅在大學生中發生,之後影響到了整個西南邊的城市。
儘管政府試圖把國外媒體蒙在鼓裡,德國一家廣播公司的記者尤爾根?辛茲佩特(托馬斯·克萊舒曼)風聞韓國正醞釀著動蕩。他從東京本部飛往首爾,他的熟人幫他叫了輛計程車載他前往那個被圍困的城市。
電影中從未透露過真實姓名的主人公(宋康昊)無意中聽到這個外國人不情願為車費花900美元時,這個缺錢的單身父親巧妙地從原來的司機那搶到了這份工作。
他們在起義爆發的後一天5月19日到了光州,整個城市已經完全被軍隊封鎖了,雖然他倆矇混過關通過了封鎖。起初,他們遇到了一群學生,他們像是在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狂歡者一樣唱歌跳舞,但是最後以醫院收場,這裡的傷亡人員提供了血腥鎮壓的原始證據。
主人公捲入與本地計程車司機的爭吵,他們嘲笑他唯利是圖的行為。張勳以幽默的方式表現了對首爾市民與全羅道(影片的拍攝地)當地人之間的偏見,但是後來影片展現了人文主義是如何戰勝區域差異的。
雖然司機最初在面對衝突時表現出懦弱,但是他個人的掙扎被宋康昊表現得焦慮不已,使影片的高潮反轉更有力度。
除了再現一個傘兵試圖在廣播電台前消滅一群人的事件外,影片避開了形塑《古老的庭院》的那種轟動的、影響深遠的眾所周知的事件。相反,它講述的是政權通過公然抨擊新聞自由以及無恥地扭曲事實進行的殘酷鎮壓。這反過來強調了辛茲佩特在提高國際對這次罪行的關注中的作用。
根據歷史紀錄,5月20號這天,數百輛計程車都參與到這場遊行中來,支持遊行示威的市民搶救受傷人員。很多人喪生於被譽為「民主的動力」的這次起義。
在電影中的任何場景里都只出現了幾部計程車,所以沒有重新形成一種能讓人感知到的英雄主義。但是,後來精心設計的追車戲令人心潮澎湃,也展示了團結的力量。(這部電影整體上很完美,它的氛圍被俏皮的爵士配樂所帶動。)
雖然影片的主要人物有可參照的先例,兩位主角相尊重中相互依賴,因為不斷加劇的暴力和危險增加了他們的個人使命感。與《殺戮戰場》中的美國戰地記者辛尼·尚伯格的角色不同,辛茲佩特作為機會主義的新聞記者抵達韓國而不是一名正義的鬥士。
克萊舒曼飾演的這個角色一開始有一種招人討厭的冷酷的效率,把他的司機和其他韓國人僅視作他寫作文章的工具、素材。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個人物沒有突然發生變化。
相反,就算隨著他對民主鬥士的激情和情感顯著增長,演員仍然表現出平靜。當兩人最後平等相待而緊密相連之時,影片動人無比。
熟悉韓國電影的觀眾們可以很快地辨認出計程車司機角色與宋康昊在《辯護人》中角色的相似性,他在那部影片中從唯利是圖的稅務律師轉變為無私的人權律師。
但是宋康昊在這兩個角色之間還是做出了微妙的區分,因為他的喜劇魅力暴露了態度強硬之下,他還有著柔軟的內心,這也讓處於危機關頭的乘客能夠短暫地改變了他。


※不知道這部電影明天的排片是否還有0.1%,但你至少給它一次機會
※跨越技術革命的電影攝影大師韋克斯勒-上
※《盜夢空間》的里程碑意義仍然被低估
※一部長達5個小時的日本影片,我卻還沒看夠
※80天橫穿1200公里藏北無人區,這是一部史無前例的中國電影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