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捍衛者》與淞滬會戰:中國版血戰鋼鋸嶺

《捍衛者》與淞滬會戰:中國版血戰鋼鋸嶺

9月22日,一部名為《捍衛者》的電影靜悄悄的上映又很快下線。

和之前名聲大噪的主旋律電影《建軍大業》、《戰狼2》不一樣——《捍衛者》被眾多影迷稱之為「三無電影」:一無大導演、二無名演員、三無多投資。

但經過幾天的上映,《捍衛者》的口碑持續發酵,用最低的排片率拿下了最高的上座率,被譽為中國版的《敦刻爾克》。

有影評家稱,「這是一部沒有『手撕鬼子』,拒絕娛樂、消費歷史的戰爭大片。影片以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還原了淞滬會戰中寶山保衛戰的悲壯與慘烈」:

1937年8月31日,國民革命軍第18軍98師292旅583團第3營營長姚子青奉命率部600人,奔赴阻攔日軍登陸後的戰略要地——寶山換防、守衛。

面對敵眾我寡,火力懸殊,裝備落後等劣勢,尤其是日軍海、陸、空全方位夾擊的不利局勢,姚子青率眾官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和勇智的反擊。經過最後的激烈巷戰後,姚子青以及600官兵,全部壯烈犧牲,為國捐軀。

今年是"淞滬會戰"80周年。80年前的上海,打響了整個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一場戰爭。《捍衛者》敘說的"寶山保衛戰"就是這場戰役中的關鍵一戰。

淞滬會戰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持續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80年過去了,這場戰役仍被軍事學家和愛好者們頻頻提及。

很多人至今認為,淞滬會戰是一場絕對不應該打的戰役,因為這一役幾乎將當時中國軍隊的精華全部葬送,蔣介石以硬碰硬的方式在上海這樣一個錯誤的地方打了一場錯誤的戰役。

事實也證明,三個月的戰役,最後不但沒有阻止日軍佔領上海,而且還直接葬送了當時的首都南京。

這場決定日後兩國國運的戰役真相究竟如何?曾仔細研究《蔣介石日記》的歷史學家楊天石解讀如下:

淞滬會戰是中國政府軍主動發起的一次進攻

楊天石:許多戰役是日本人先動手的,比如盧溝橋抗戰。淞滬會戰的不同之處是中國政府軍主動進攻。

當時軍方確定的方針就是先發制人,想在日本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之前,把日本在上海的海軍陸戰隊趕下海去,而且要打淞滬會戰這一仗,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後才有的計劃。

1936年中國政府就已經有了這個計劃,蔣介石已經給當時的何應欽、馮玉祥、黃紹竑做了指示,要在1936年打淞滬會戰這一仗。

淞滬會戰之所以拖到1937年,因為當時國民政府包括蔣介石在內認識到,中日兩國的軍事實力相差太遠,中國的準備特別是在軍事上的準備還沒有完備。

當時國民政府派孔祥熙到德國去,主要解決的是武器彈藥的來源問題。在準備工作不充分的情況下去打仗是沒有勝利把握的,所以把1936年的淞滬會戰改到1937年主要是考慮準備工作沒有做好。

到了1937年七七事變,已經到了最後關頭,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已經沒有退路,七七事變是中國政府的一個自衛行動、一個反擊行為。

但是七七事變之後,在上海打一仗,是中國政府主動進攻,是日本人還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把日本的海軍陸戰隊趕下海去。

這個在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的會議記錄上是有的,「我們要先發制人」,這個記錄可以在第二歷史檔案館查閱到。

國民黨最早的遷都地點選定的是洛陽

楊天石: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政府就曾經準備遷都。第一個遷都的目的地是洛陽,當時的國難會議是在洛陽開的。但是洛陽不是一個有險可守的城市,它周圍沒有高山,也沒有很險要的地形,國民政府覺得比較可靠的首都是西安。

兩廣實力派解決後,蔣介石覺得具備了攘外的條件

楊天石:1936年,中日兩國的關係已經很緊張,兩廣事變已經平定。

所謂兩廣事變,就是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以及廣東的陳濟棠發動的反蔣事變,也稱六一事變。該事變是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的,此後兩廣和南京國民政府就完成了統一。

由於兩廣事變的解決,蔣介石覺得最大的地方實力派問題得以解決,即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安內部分的落實。

安內的內容,一是指那些獨立或者半獨立的地方實力派、反蔣勢力,其次就是工農紅軍蘇維埃。

這兩股勢力中,蔣介石比較重視的是地方實力派,即那些地方上鬧獨立的、反對南京國民政府的軍閥。

最大的地方實力派問題解決後,蔣介石覺得有條件、有基礎可以解決日本人的事情,那時蔣介石就下決心要進攻日本在上海的海軍陸戰隊,要打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後,再領兵北上解決華北和東北的日軍,同時國民政府也做出了遷都離開南京的準備。

蔣介石指示孔祥熙在上海銀行里的鈔票、外匯、金銀要搬到江西南昌去,而且指示南京各個中央機構要準備搬家。

蔣緯國所講的發動淞滬會戰的目的沒有文獻依據

楊天石:學術界多年以前有過一個很長時間的爭論,爭論的核心是蔣緯國講過發動淞滬會戰的目的。

他說淞滬會戰改變了日本人的進攻方向,本來戰爭是在華北打的,日本進攻的方向是由北向南。由於淞滬會戰的爆發,就把這個戰役從由北向南進攻改成了由東向西。

這個事件引導日軍把進攻方向做出了重大改變,蔣緯國覺得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決策。因為如果聽任日軍由北向南就很容易把中國分為由北向南兩半,就斬斷了南京和上海的工廠企業的西遷。

中國被劈成東西兩半,讓日本的進攻矛頭由東向西,這就給政府工廠企業機關的西遷提供了時間。這是蔣緯國的一個觀點,蔣緯國的觀點是找不到文獻根據的。

蔣介石日記里記載的有關淞滬會戰的原因前後矛盾

楊天石:我們在國民黨的檔案裡面,在官方文書裡面找不到國民黨發動淞滬會戰的目的。

我根據蔣介石日記的記錄,發現蔣介石前後的說法並不一致,最早的說法是為了保護隴海路這條蘇聯支援中國的鐵路線。

蔣介石日記有一個記錄,說閻錫山沒有守住山西大同,把蘇聯支援中國的一條運輸線丟掉了。

因為在抗戰爆發以後世界上援助中國的國家只有蘇聯,蘇聯的軍火、資源物資是必須經過大同,從大同沿著同滬路這條鐵路運到關內,直到華東華中這一帶。

蔣介石說,大同丟了這條線就被掐斷了,蘇聯的物資和軍火只能依靠隴海線。如果允許日本人打下盧溝橋,打下北平、天津,打下石家莊、保定,那麼日本人就會打鄭州,打了河南,隴海路就保不住了。

所以蔣介石說,在上海打淞滬會戰就是把日軍的注意力從隴海線轉移到上海來,是為了保護蘇聯的物資可以從隴海線運到華東華中來,這是蔣介石日記中明確記載的。

後來,蔣介石有了一個新的說法,在上海發動淞滬會戰是為了解華北之圍。

因為日軍集中兵力在進攻華北,那麼在上海開闢一個新戰場是為了分散日本人的兵力,讓他把兵力轉到華東來,這樣日軍的鋒芒減少後兵力就會減弱。

蔣介石前後的解釋不一樣。不過,蔣介石本人沒有主動把日軍的進攻方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產生讓日軍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進攻想法的人是陳誠。

陳誠在回憶錄中講過,他曾經在淞滬會戰之前向蔣介石提過這個意見。陳誠的日記在民國檔案裡面發表過,藏在第二歷史檔案館。

上海有各國的租界,而且上海是許多國家在中國的一個重要的貿易地點。在上海打一仗會引起國際的關注,引起英美特別是跟中國商業關係密切的國家注意,意欲讓國際上關心中日的戰爭。關心中日之間的糾紛,也是蔣介石要在淞滬打一仗的想法。

在淞滬會戰中,有一種說法認為不應該堅持那麼久,打那麼長時間,為什麼在上海打那麼久?而且當形勢不利的時候,蔣依然主張不能撤退?因為蔣主張打給外國人看。當時,西方正在召開九國公約的會議,蔣介石的目的是在上海堅持打下去,是為了讓歐洲的各國注意到上海。

南京國民政府為什麼決定遷都重慶

楊天石:上海淪陷後,中國軍隊損失很大。為什麼中國軍隊撤退時慌不擇路?因為日軍從上海的後面金山衛登陸了。如果中國軍隊不撤退,就有被日軍全軍包圍的危險。許多兵員的損失是撤退的時候混亂所導致。

上海淪陷後,日軍就分路進攻南京,南京處在危險之下,所以就決定遷都。

其實,國民政府遷都前的準備早在1935年就有了。我在《尋找真實的蔣介石》一書中講到:

1934年,蔣介石追剿紅軍,到了雲南、貴州和四川,他發覺四川可以作為抗日的根據地。

1935年,蔣介石在重慶發表演說,決定把四川作為抗日復興的根據地,而且他在演講的時候就叮囑要保密,對外宣稱來四川是因為要「追剿」紅軍,不讓日本人知道中國政府已經決定把四川作為根據地。

1935年,國民政府制訂了一個軍事計劃,然後派了一個國防專員到各地區傳達這個計劃,傳到了山西,國防專員告訴閻錫山,原來沒有找到根據地,下不了跟日本人作戰的決心,現在到了四川,找到了這個根據地,中央政府下了決心進行和日本做持久戰的計劃。

蔣介石在1936年也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說戰爭打起來之後,沿海是守不住的,我將要在那裡做最堅強的抵抗,然後逐步地後退,一直退到四川。在四川,保留一個自由中國的天地,在那裡等待盟國的支援,然後反攻。

所以,蔣介石遷都重慶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偶然的靈感,而是1935年以來考慮很久的一個想法。後來,在1937年的10月至11月一次最高國防會議上做了這個決策,蔣介石做了一個政府遷渝和中國抗戰的報告並決定了遷渝的日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爾法工場 的精彩文章:

三星手機高管多次強調重視中國市場 網友:對你家手機沒興趣!
SHURE舒爾無線藍牙耳機給你寧靜世界
小米目前最尷尬的一部旗艦手機,降價清倉都沒人買
中國「芯」49億重磅收購大揭秘
我為何離開量化私募行業

TAG:阿爾法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