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更和塞尚都稱他為自己的老師,風景寫生無人能比!

高更和塞尚都稱他為自己的老師,風景寫生無人能比!

卡米耶·畢沙羅

畢沙羅

(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托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

在他去世前一年,遠在塔希提島的高更寫道:「他是我的老師。」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簽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惟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

人物介紹

1830年7月10日,卡米耶·畢沙羅生於法國聖托馬斯。母親是蕾切爾·瑪匝娜-坡美,父親亞伯拉罕·加百列·畢沙羅是一個葡萄牙-西班牙系猶太人。

12歲時,少年畢沙羅離開聖托馬斯前往法國巴黎的一所寄宿學校學習。

22歲時,畢沙羅同丹麥大師弗里茲·梅爾貝行至委內瑞拉。

25歲時,畢沙羅再度前往巴黎,在許多著名學院和繪畫大師那裡學習繪畫。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畢沙羅被迫逃離在路維希安的家。

1892 年,畫商杜朗 — 盧埃爾為他舉辦了大型回顧展。此後,畢沙羅潛心描繪城市景緻,尤其喜歡以俯瞰的角度捕捉巴黎的街景,把焦點集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上,而這類作品終為他贏得國際聲譽。

1903年(73歲)11月13日,畢沙羅在巴黎逝世,葬於拉雪茲公墓。

畫家自畫像

關於法國印象派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馬奈、卡米耶·畢沙羅、雷諾阿、西斯萊、德加、莫里索、巴齊約以及保羅·塞尚等。他們繼承了法國現實主義前輩畫家庫爾貝「讓藝術面向當代生活」的傳統,使自己的創作進一步擺脫了對歷史、神話、宗教等題材的依賴,擺脫了講述故事的傳統繪畫程式約束,藝術家們走出畫室,深入原野和鄉村、街頭,把對自然清新生動的感觀放到了首位,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尋求並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準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恆圖像。

藝術特點

畢沙羅喜歡採用日本式模糊取景方法,以明亮的色彩和顫動的筆觸表現當代風景。竭力表現人與環境的統一,從中汲取營養,表現房屋和農村的和諧一致。

畢沙羅也曾一度追慕點彩派創始人喬治·修拉的風格,並以這種技法畫了一些作品,但不久以後便認識到,點彩技術不適合自己的氣質,還是要誠實地以自己的風格來創作。

25歲的畢沙羅在萬國博覽會上,一下被巴比松畫派的柯羅風景畫吸引住了,這決定了他終生走風景寫生的藝術道路。

畢沙羅進入晚年的成熟期,排除了外界畫法對他的干擾,表現出一個充滿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畫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氣魄,後期主要描繪繁華的城市和街道建築,多取俯視角度。他晚年更多是從樓上居室俯視描繪街景。

畢沙羅繪畫作品賞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受到廣泛詬病的哲學家——萊布尼茨!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
關於孔子出生在尼山山洞裡的傳說!
精選了狄更斯的34個名句,一起來精進,提升!
磨了一輩子鏡片,不為掙錢只為思考上帝,死後被命為西方聖哲!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