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蔣介石痴心妄想反攻大陸,拉攏美國為何屢遭拒絕
1949年是蔣介石和國民黨執政生涯的重大轉折點,敗退台灣之後的蔣介石一直念念不忘反攻大陸。不過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己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面對基本上實現國土統一,不論是國土面積還是經濟總量都遠超台灣一隅之地的窘迫現實,就是再心有不甘也只得徒呼奈何!
自知實力不足的蔣介石深知要想實現反攻大陸的大計是絕對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的,所以他不放棄任何一點點機會積極向美國兜售他的反攻計劃。自肯尼迪執政時代他就不斷試探美國態度,不過此時的美國己沉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撥,哪裡有可能冒著巨大風險去幫助他實現野心。1962年肯尼迪政府明確拒絕了蔣的反攻計劃。
一再受挫的蔣介石並不死心,1964年的中法建交進一步刺激了蔣積極反攻大陸的決心。此時的大陸剛剛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和「大躍進」等政策失誤,加之中蘇關係破裂,使得大陸全面陷入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恰好美國此時己是約翰遜上台,美國侵越戰爭規模擴大,而大陸在政治上是傾向援越抗美的。這讓蔣錯誤的認為美國會改變對待大陸的政策,為此炮製出一份「旭光作戰計劃」,花費大代價購買先進武器,積極進行戰爭準備,同時他還多次通過美國駐台「大使」萊特向美國施壓。
只不過此時的中國國際地位己是往日可比,加之美國的資本家也不希望同時與中國全面開戰。所以不管台灣方面如何「上躥下跳」,美國也沒有放棄維持亞洲現狀的外交政策。1965年眼看大陸的國內形勢己日趨緩和,蔣再一次坐不住了。這次他派出時任台「國防部長」的大兒子蔣經國訪美,向美國提出了所謂的「大火炬5號(GT5)」計劃。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打著幫助美國切斷大陸對越南軍事援助的名頭,實現從兩廣、雲、貴、川等五省登陸大陸的戰略目的,當然前提是能夠得到美國海、空軍的全面支持。
該計劃被放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上進行評估,美國方面認為這一計劃太過不切實際最終明確了不鼓勵、不支持台灣將該計劃付諸行動的態度。1966年美國書面形式拒絕了GT5計劃,使得蔣的最後一次反攻大陸的努力破產了。當中國於1964年10月16日在羅布泊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消息幾經輾轉傳進蔣的耳朵後,蔣大失所望大聲,哀嘆說:反攻大陸再無希望了!


※他是孤膽英雄,一生未上戰場,毛主席授他上將軍銜
※蔣介石只跟他說了四句話,便斷定此人無作為,結果他成開國元帥
※他是杜月笙最怕的人,此人死後,杜月笙直言要跳樓!
※毛主席除了紅燒肉還有這些什麼?他的夫人做了這道菜犒勞他!
※周總理一生公而忘私,從對自己的侄女就能看出來!
TAG:大老黑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