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管理者的三項要務!

管理者的三項要務!

優秀管理者的三個共性

1.有理想

理想指明了行動的方向。有了理想才有更加廣闊的視野,認識問題才有深度、廣度。所謂要從月球上看地球。

2.富韌性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得意不忘形,垂頭不喪氣。也許離成功就只需一點點堅持就到了彼岸。

3.知感恩

哪怕你取得的一點點成就,又有多少人為之付出而默默無聞!要感謝他們的付出為你成功奠定了基礎,要懂得回饋…

管理者的三項要務

1.實現組織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一個組織的存在,是為了特定的目的、使命以及特定的社會功能。對企業而言,這就是經濟績效。在這一點上,企業與非營利機構是不同的。

只有企業才有經濟績效這項特殊任務,這雖然不是社會賦予企業的唯一任務,但它是優先的任務,因為所有的其他社會任務,如教育、衛生、國防以及知識的更新均依賴於經濟資源的剩餘,而經濟資源的剩餘源自成功的經濟績效產生的利潤和其他儲蓄。

企業管理必須始終將經濟績效放在首位。管理層只能以它創造的經濟成果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必要與權威性。如果管理未能創造經濟成果,管理就是失敗的;如果管理層不能以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提供顧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管理就是失敗的;如果管理層未能用交付於他的經濟資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生產財富的能力,管理也是失敗的。

2.使工作富有成效,員工具有成就感

企業只有一個真正的資源:人。只有使人力資源具有生產力,企業才能運作。今天的組織已經逐漸變為個人賴以謀生、取得社會地位、獲得個人成就與滿足的工具。因此,使員工有成就感不僅重要,也是一種衡量組織績效的尺度。

人力資源是所有經濟資源中最未有效使用的資源,提高經濟績效的最大機會在於提高人們工作的效率。企業能否運作歸根結底取決於它促使人們盡職盡責、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對員工和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層的一項基本職能。

3.處理對社會的影響與承擔社會責任

沒有一個機構能夠獨立生存並以己身之存在為存在的目的。每個組織都是社會的一個器官,企業也不例外。只有對社會有益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企業、醫院或大學承擔的社會責任可能在兩個領域中產生:

一個領域是機構對社會的影響,另一個領域是社會本身的問題。這兩個領域中所產生的問題雖然不同,但都與管理有關。第一個領域討論的是機構能對社會做什麼,第二個領域討論的是機構能為社會做什麼。

現代組織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向社會提供某種特定的服務,所以它必須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工作。它還必須僱用人員為其工作,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對社會產生一些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RP之家 的精彩文章:

流程,ERP軟體的死穴?
ERP項目,想得深才能走得遠
簡單三招設計複雜ERP報表!
MES系統中的看板管理!
3分鐘帶你走出物料編碼的誤區

TAG:ERP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