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德國教育為什麼要「去精英化」,因為普通人才是國家的基石

德國教育為什麼要「去精英化」,因為普通人才是國家的基石

目前,中國的教育出現了「精英」熱,把孩子培養成精英,讓孩子進入精英階層成了很多中國家長的夢想。

於是孩子們進名牌學校,學英語,學騎馬,學打高爾夫,等等;中國的學校也要搞「精英」體制,好的教學資源流向一些小學、中學和大學,導致一些大城市的學校已經用電腦觸摸屏來教學,而有的鄉村學校卻連像樣的黑板都沒有。媒體也常報道精英們的生活,賺取人們的眼球,刺激人們的神經。

在人們眼中,精英意味著財富,意味著高人一等的生活,人們急不可待地推著孩子向精英狂奔而去。而德國社會卻正相反,「精英」這個詞在德國長期以來有些負面的味道。「去精英化,搞平均主義」是德國教育的主要特徵。

為什麼德國教育要「去精英化」呢?德國人也有他們的道理。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天生就是智力,意志力,情商等各方面都強大的金子,無論環境怎樣,他們註定成為精英,而絕大多數普通人則受環境影響大,需要良好的社會體系和資源幫助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所以德國的教育是把重點放在普通人的教育上,讓普通民眾成為有教養,自食其力,守法的社會公民。德國不會把好的社會資源只分配給某些大城市或者某些特定人群,進行「精英」培養,德國更傾向於平均分配,讓更多普通人受惠。

雖然德國也做不到資源分配完全公平,但是從德國目前的人均生活水平來看,德國還是做得不錯的。

到德國來參觀訪問的中國人會發現,在德國,無論是百萬人的大城市,還是幾千人的小鄉村,人們使用的生活用品以及享有的醫療條件、學校教育等社會福利都相差無幾。

德國人認為一個社會要做到和諧穩定,並不是靠培養出少數所謂的精英來支撐的,而是要運用各種法律,保證大多數民眾可以共同享有社會的各種資源,避免貧富差距過大。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德國的教育也傾向於搞「平均主義」,即每所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質量都大同小異。

德國也不喜歡搞排名,把學校分個「三六九等」,德國教育強調每所學校都要擁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可以滿足家長和學生的不同需求。所以在德國沒有所謂的「名牌學校」和「重點學校」以及「重點班」。

這種「平均主義」使得在德國的每一個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受到普通民眾階層的歡迎。你想打聽德國「哪所小學質量好,哪所中學是重點學校,哪所大學是名牌」,大多數情況下是白費力氣了。因為德國人會告訴你,我們每所學校都不錯!

平均主義讓老百姓在教育中省了不少心思,至少不用彼此攀比,也不用想方設法把孩子推進「重點班、重點校」。中國人比著去清華、北大,美國人比著去哈佛、耶魯,德國民眾沒有那份「名牌情結」。很多德國家庭根本就不用費勁給孩子選擇學校,因為他們認為「家門口的那所學校就挺好」。

看到這裡,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德國教育真不錯,每個孩子都機會均等。但實際上,德國教育的「平均主義」也遭遇了很多人的不滿,很多人認為這種平均主義導致了「大鍋飯」現象的產生,沒有排名、沒有壓力,沒有了向上的動力,使得很多學校的辦學質量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每所學校得到的政府資助都相差不多,學校禁止創收,導致的結果是每所學校的財政都「緊緊巴巴」,沒有足夠的財力發展壯大,而且從小學到大學,幾乎都是免費,這樣國家財政負擔也很重。

在這樣的不滿聲中,德國也開始進行試點改革,改革先從大學開始,德國也仿照其他國家引進「精英大學」制,即政府考核各個大學,最後將實力比較強的幾所大學列為「精英大學」,精英大學將得到政府更多的撥款,以增強其實力,在世界上更具競爭力,同時也給其他高校做出表率。

「精英大學」制實施了一段時間,有人說「碩果累累」,也有人說「毫無用處」。就目前而言,德國教育還是繼續著它的平均主義,讓數量龐大的普通民眾從教育中受惠,而不是弄出幾個高大上的精英給自己貼金。

雖說 德國大學試著搞了次「精英制」,但是德國小學以及中學還是牢牢延續著「沒有重點、沒有名牌、不搞排名」的平均主義模式。同樣的,這種形式也引起某些家長的不滿。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這些家長的孩子是「高智商的孩子」,這些高智商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教育資源才能發揮出他們的潛力,而和普通孩子在一起,不但浪費他們的才智,而且有可能被其他孩子「拖下水」。

用吃飯做比喻,平均主義給每個孩子飯菜量是一樣,然而胃口大的孩子需求量更大,如果他得到的分量和其他孩子一樣,那麼他肯定是吃不飽的。

德國小學的學習內容過於簡單,老師又常常以「差生的進度」為標準,即要等到全班所有孩子都弄明白了,才會進行下一步的學習。這樣的話,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在課堂上很快就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內容而無所事事。

而對於這類智力特別超群的孩子,德國學校並不是特別待見他們,有的學校會讓他們跳級或者去上高年級的數學課。有的學校則推薦這樣的孩子去參加政府舉辦的高智商孩子的活動。也有的學校不願意接收這樣的孩子,因為在他們看來,很多高智商的孩子在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所以如果有精英小學,那麼選拔出來的孩子都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老師授課難度就會增加,這些孩子就不會在課堂上無事可做,並且能學到與自身智力水平相匹配的知識了。而德國專門種針對高智商孩子的學校,要到初中才會有,而且數量非常少,如果政府給少數天才孩子投太多錢,估計民眾會抗議的。

註:圖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為什麼「人至察則無徒」?
中國寺廟與道觀的古今名聯一觀,你最喜歡哪個?
老子為什麼提倡「小國寡民」?
你們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良心不會痛嗎?
秋之物語:德國藝術家花費10年用一片枯葉打造的夢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