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引力波還能再拿諾獎,中國正在奮起直追

引力波還能再拿諾獎,中國正在奮起直追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45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 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三位科學家。「這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引力波探測領域的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新民表示。

LIGO科學獎獲獎消息一出,物理學界大多表示並不意外;就像幾年前的LHC(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上帝粒子一樣,諾獎頒給這個剛出成果沒幾年的裝置,是眾望所歸。

在LIGO帶領下,引力波天文學發現已經常態化了

今年夏天,科技日報記者曾問張新民如何評價LIGO的成果,當時他就稱:「今年應該能得諾貝爾獎。」張新民說,去年就有人提名引力波這項成果獲諾貝爾獎,但由於已經過了申報期,所以沒有參評,當時已有科學家提議破例讓這項成果參評。

頒發諾貝爾獎與成果發表的時間間隔有越來越長的趨勢,但張新民認為,LIGO看似才出成果,實際上科學家們已經研究多年。

談到LIGO的了不起,張新民用了兩個「非常非常」——「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到了地球上造成的時空變形,非常非常微弱;LIGO的技術,是非常非常精密的。」

LIGO 位於華盛頓州漢福德的探測器

LIGO使用的激光干涉儀,實際上早就用在機床上了,用來測量零件的形狀變化。但LIGO將它發展到了極致,能測出相當於一個質子直徑萬分之一不到的長度變化。

LIGO的基本原理是:將一束激光通過鏡子分成兩束,分別與x軸和y軸的形變對應;遙遠的引力波蕩漾而來,改變了地球的形狀,x軸和y軸的形變是不同的。兩束激光疊加,就會顯現出條紋 。

GIF/1.2M

LIGO的兩臂互相垂直,各長4公里,LIGO的真空管道、鏡子系統、隔震設計和高質量激光,合作出最最精密的測量技術奇蹟。

「LIGO已經觀測到了4例黑洞引力波事件,不久前還和VIRGO共同觀測到一例。這標誌著引力波天文學發現已經常態化了。」張新民說,「LIGO的確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就,它驗證了一百年前愛因斯坦的預言。」

引力波探測還可以拿諾獎,中國後起直追

「在引力波領域,還剩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原初引力波的探測。」張新民說,「我們在祝賀同行和前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思考中國如何做出這個重要的成果。」

原初引力波,是宇宙大爆炸回蕩於今的引力效應,它的頻率是最低的,也是最難測的。

張新民介紹說,去年,國家科技部成立了引力波研究專家委員會,對引力波的科研做了重要的布局。中科院和基金委等部門均大力支持。中國探測引力波大致分三個領域,一是利用衛星在外太空探測引力波,包括之前提出的「天琴「和」太極「計劃;二是在西藏阿里探測原初引力波的」阿里「計劃;三是利用「天眼」FAST探測脈衝星。中國正爭取在這些方向上先出成果。

張新民介紹說,2017年3月,原初引力波探測裝置已經在西藏阿里奠基;1號裝置預計3年建成,5年出成果。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項目修路現場

阿里探測的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背景輻射」微波,而且是一種特殊的「B模式偏振」。目前科學家在南極和智利的沙漠里設立裝置去尋找原初引力波的痕迹。而阿里裝置5250米的高度將盡量排除地球大氣的干擾。

張新民說,他們將與南極探測團隊合作。1號裝置搜尋目標的數量將為南極同類裝置的2.7倍,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原初引力波天文台。

科技日報記者李大慶對本文亦有貢獻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王婷婷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2017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引力波探測者,那些曾經認為LIGO浪費金錢的人,你們怎麼看
「雪龍2」號幹嘛要國外設計?船載直升機就非得進口?
為祖國慶生!小編帶你看首都 「國慶花壇」
3位美國人揭秘生命的「生物鐘」,獲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獎「生物鐘」研究,後續工作或打開延續生命的方法之門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