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服裝企業生死局:打不起的硬仗,輸不起的供應鏈

中國服裝企業生死局:打不起的硬仗,輸不起的供應鏈

作為服裝大國,與國外企業相比,中國的服裝企業沒有一家銷售額超過千億。而且面對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中國服裝企業似乎普遍準備不足。

2016年,中國的服裝企業普遍心碎:

鞋業霸主達芙妮、百麗黯然離場,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體育品牌李寧痛失寶座,讓位小弟安踏;羽絨巨頭波司登連續關店數千家,轉戰女裝市場;國內快時尚一哥美特斯邦威持續虧損,成市場「棄子」。

細數一下,2016年20家百億級老牌服裝上市企業營收、凈利變化可能更為讓人震驚——2016年,20家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近一半年利潤不到5億元,並且有些公司利潤相比去年同期還在大幅下降。

而同一時期,2016年財報顯示,ZARA的母公司,全球最大的服裝零售商Inditex SA全年銷售額達到233歐元,銷售額同比2015年增長12%,凈利潤為32億歐元,可比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增幅為過去14年來最高。

生存還是死亡?中國的服裝企業走到了生與死的十字路口。

圖表一:中國A股服裝行業20家上市公司營收及利潤一覽表:

(時間截至2017年5月份)

打不起的硬仗,輸不起的供應鏈

有落寞者身影必有得意者的高歌,只不過賞心樂事在別家院里。

同樣低迷的經濟環節下,中國的服裝企業到底怎麼了?

比較ZARA、優衣庫的全球化管理,中國服裝企業的窘境非常明顯。告別了高速增長之後,當人口紅利開始消退時,中國服裝企業的一切原形開始暴露。

過去的十多年,在人口紅利的爆發當中,依靠「明星代言+大量廣告宣傳」,中國的服裝企業開始了爆髮式增長,當然好處顯而易見:快速加盟擴張、輕鬆賺錢。

對此,安踏的丁世忠形容這種模式是:閉著眼睛掙錢。

產品設計能力缺乏,供應鏈處理不足,庫存管理及成本管理跟不上,作為一家服裝企業的幾個關鍵環節,中國的服裝企業普遍準備不足,最終導致了一個共同的惡果——庫存居高不下。

以發展最快的體育服裝品類來講。2015年,耐克、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分別到達17.4%、16%;然而,國內體育品類安踏僅佔到9.9%的市場份額。

據中國數據研究中心關於2016年中國市場體育品牌影響力調查報告顯示,位列前五的依次是:耐克、匡威、安踏、阿迪達斯、銳步。僅有安踏一家主打中低端的品牌上榜,國產體育品牌一片黯然。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服飾其他領域——中國的服裝企業雅戈爾、杉杉、美斯特邦威節節敗退,而以西班牙ZARA、瑞典H&M、美國GAP、日本UNIQLO、法國UR、荷蘭C&A等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卻一路攻城略地,對傳統品牌的市場上演了一場「八國聯軍」式的爭奪。

其中,以優衣庫最為典型。2014年,正當中國服裝上市公司虧損、轉型者比比皆是時,優衣庫在中國不到一年的時間一口氣開了374間門店。

比如,女裝行業,朗姿股份仍以庫存消化為主,內部主要專註於精細化管理優化,收入未來仍有所增長,但增速或有所下降。

羽絨服裝品牌的領導者波司登2014年發布的年中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羽絨業務的門店關掉了3436家,非羽絨業務的門店關掉了114家,日均關店19家。同時,其凈利潤大幅下跌22.5%至2.53億。關閉低效店鋪,整合渠道,這不僅企業的自救行為,而且預示著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對中國傳統服裝品牌的沒落的原因,服裝行業某營銷專家曾說:「在國內,不用說海瀾之家,即便是以快著稱的美邦服飾,完成這一過程也要兩三倍的時間。」他所說的「這一過程」指的是ZARA大概2周左右的前導時間,簡單來說就是在兩周左右之內把設計到成衣擺在櫃檯上出售。在國際大牌,這個時間為3個月;而在中國的服裝企業,這一時間通常為6~9個月。

圖表二:中國的服裝企業與ZARA的對比:

不光品牌管理,中國服務企業一直在高端領域打不進去,僅在供應鏈管理環節,號稱製造大國、服裝大國的中國服裝企業也是節節敗退。

典型的如李寧公司。

提價進軍高端全線潰敗。而由於庫存管理、成本管理不當,最終造成李寧公司從2010年到2015年,公司一直處於去庫存狀態。

還有一心想學習ZARA的美邦就是很好的反面案例。

自2008上市以來,美邦一直受困於高庫存,存貨周轉天數節節攀高,存貨佔比一度接近30%。美邦業績也不容樂觀,2015年,凈利潤虧損4.32億元,2016年微弱盈利,2017年上半年又虧損4000多萬元。

對比ZARA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差距由此可見。

Zara為了保證整個體系的高效運作,投入巨資建立了自己的紡織和服裝加工場,在主要的銷售地區建立了物流運輸企業,並且不與任何百貨公司、賣場加盟合作,只通過專屬的零售網路進行銷售,自營使得質量控制和時間控制變的更加有效。

與此類同,優衣庫亦採用了相似的模式,設計、生產、製造、銷售、運輸全流程式控制制。

對於美邦的失敗,有零售專家曾明確指出,美邦在加盟代理體系下,根本無法去學ZARA的快時尚。因為訂貨制的主動權掌握在了大量加盟代理商手中,實際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組貨制。

除了模式基因不同,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巨頭數據化、信息化也是中國的傳統服裝企業所不具備的。一個真實的案例是,某服裝行業專家參去七匹狼,然而善意的提醒對方:你們做了幾十年的男裝,積累那麼多數據為什麼不用呢?

這個時候,上市公司七匹狼才開始意識到利用數據。可見,我們在技術方面與國際企業的差距。

而ZARA的資料庫早就建設已久——最近十年,ZARA每天都會從世界各地搜集數據進入自己的總部資料庫,然後再進行標準化供設計師使用。使其成為全球服裝行業中,響應速度與彈性管理的標杆企業,被業內贊為時裝行業中的「戴爾電腦」。

轉型之際,中國的服裝企業更多的應該是面對差距,奮起直追。

這是一場硬仗,然而我們必須要贏,因為作為紡織大國及人口大國,這樣說出去著實有點丟人。

美特斯邦威自上市以來高居不下的庫存

藉助智能化彎道超車可能嗎?

面對與國外大牌這場節節敗退的戰爭,中國的傳統服裝企業紛紛揭竿而起,捍衛自己的領地,這一次,他們選擇了智能化及大數據作為自己反擊的武器。

「我要和優衣庫拼了!」這是2015年海瀾之家掌門人周建平放出的一句狠話。

對此,過去數年,海瀾之家引進RFID技術、耗費16億元建立綜合物流中心、贊助各大娛樂綜藝節目、啟用年輕一代言人等。

意圖借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背水一戰。

而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海瀾之家選擇了與天貓合作。

2017年8月,海瀾之家與天貓簽訂了深度戰略合作,準備通過反向定製實現柔性化供應鏈。據悉,天貓將全面賦能商家,包括服務商家體系升級、依託於大數據完成品牌力診斷以及品牌運營結構性優化。通過大數據預測消費趨勢,海瀾之家可以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大幅降低整體經營性成本。

作為輕資產模式的海瀾之家,轉型或許更容易,然而是否能成功?恐怕時間是最好的答案。

而昔日,服裝企業的老大哥,雅戈爾服飾則準備向高端領域進軍。

「雅戈爾不想再做重複勞動,而是要打造LV一樣的品牌王國,高端成衣定製無疑可以讓雅戈爾進入了一個非常細分的頂尖市場。」這是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半年多來的宣言。

這一次,雅戈爾的利器是智能工廠。為了鍛造供應鏈,雅戈爾正式啟動智能製造項目,在寧波建設襯衫、西服、時裝三個精品車間,由規模化生產向精品化、定製化轉型。目前來看,雅戈爾的轉型相當穩健。

雅戈爾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雅戈爾服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67%;實現凈利潤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6%。

當然,雅戈爾只是智能製造改造服裝供應鏈的冰山一角。

在青島酷特等企業,還正準備把在個性化服裝定製領域多年積累的技術輸出到整個行業。

據悉,酷特智能工廠能夠實現,從產品定製、交易、支付、設計、製作工藝、生產流程、後處理到物流配送、售後服務全過程數據化驅動跟蹤和網路化運作,實現了用工業化效率和手段製造個性化產品,因此,工廠在完成整個定製流程並將產品寄送到客戶手中時,可能距離用戶下訂單的時間僅僅一周。

其實,這些概念並不新穎。早在2015年,美特斯邦威就曾在擬募集資金的42億元中,將25億元將用於「智造」產業供應鏈平台構建、12億元用於O2O全渠道平台構建,5億元用於建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台中心。但是,產品品質似乎並沒有得到提高。

藉助智能化,中國的服裝企業能否彎道超車?這是一個問題。生存還是死亡,無論如何,中國服裝企業的明天需要一場硬仗才能證明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自動駕駛計程車將使打車費用降低80%;易到CEO彭鋼已離職
收割億萬企業服務蛋糕,2017億歐創新者年會倒計時
阿里健康再陷抄襲風波;車來車往宣告破產
專訪觀數科技李科:雲安全市場10000億太大,我們只要200億
軟銀投資Uber有附加條件;天貓美妝陷抄襲風波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