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西餐一鍋燉,有人歡喜有人憂
十一長假了,親們如今有的在度假的酒店小酌小飲閒情逸緻;有的在遊山玩水中清風拂面明月無邊;有的在老家親友相伴歡聚一堂;還有的賦閑家中吃吃看看,比如大棋棋我,除了吃吃火鍋燉燉熱菜之外,還去電影院話劇院燉燉影片。
尤其國慶節,中西電影一鍋燉,牛排火鍋砂鍋快餐,今天好吃成性的大棋棋就給你盤點一下國慶檔電影。
先發個預告,過幾天,大棋棋要總結一下開心麻花系列推出的電影及話劇分析,包括原本不屬於開心麻花話劇系列的小劇場話劇《驢得水》改拍的同名電影。
四星推薦
1、麻辣小龍蝦——《羞羞的鐵拳》
拳頭是硬菜,笑料夠辣味;
願開心麻花一直開心下去
如果說當年根據開心麻花系列之一改編的同名電影、帶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夏洛特煩惱》是創下了14億票房,成為2015年秋季影院最大一匹黑馬,2016年《驢得水》又口碑爆棚,那麼,今年的《羞羞的鐵拳》獲得成功已經不算意外了。
如若拿菜品來比喻,《羞羞的鐵拳》不是甜點,而是麻辣香鍋麻辣小龍蝦,有故事作為硬菜,有獨樹一幟的辣味讓人過癮給人下飯。
《羞羞的鐵拳》或者說開心麻花系列最聰明的地方在於夠簡單直接,就是想讓你笑,簡單直接地讓電影笑點密集,讓人在國慶節開懷大笑,什麼文藝范兒什麼故作高深,統統一邊兒去。
片中,人生哲理成長煩惱看似作為主題,其實都是點到為止,清淺有度,不煽情不說教不裝逼不嘚瑟。
哪怕讓人笑過之後,覺得無足輕重,但是,笑過就好,看過就好,就好比有些人生經歷,笑過就好,經歷過就足矣,沒必要事事都要寫個報告曬個美圖。
所以,於開心麻花系列而言,「笑過」就是最好的效果,這種成功,也是一種商業證明與品牌的再度開發與延續。
開心麻花有一種能耐,就是明明看上去比較老的梗,也能玩出新意和笑點來,明明在別人那裡演得浮誇造作或者生猛用力,在開心麻花里怎麼誇張都能令人捧腹,這太需要演員與影片以及原生品話劇的契合度了。
這一點,在《夏洛特煩惱》中懷舊+新老梗+時光穿梭中就有所體現,《羞羞的鐵拳》的靈魂穿越同樣也不是極大的新意。
而男女靈魂互換的影視片,令我印象至深的,是早年日本短片系列《世界奇妙物語》中的某一單元,年老苛刻而頑固的男主管與部門年輕女文員的靈魂互換,一系列烏龍之後,最後終於理解了對方,男性與女性在觀念上雖然不能苟同,但也達到了和解與體諒,全片短短二十幾分鐘,卻讓人又笑又驚,肉跳加速+心跳加速。
《羞羞的鐵拳》同樣達到了令人肉跳+心跳的效果,當然,這部片子當中也看到很多影片的影子,尤其是周星馳的《破壞之王》。
專打假拳的男子艾迪生和專爆料體育黑幕的女記者馬小在一次衝突中靈魂互換,馬小的靈魂跑到了艾迪生身體里,而艾迪生的靈魂跑到了馬小身體里,兩人就開始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GIF/2K
揣著艾迪生靈魂的馬小要面對馬小的拳王男友、上司的糾纏和父親馬東的親近,剛變為女身的時候摸著雙乳以為長了腫瘤,說話時候粗聲大氣豪氣衝天;
揣著馬小靈魂的艾迪生在拳台上被嚇得抱頭鼠竄,拳台上被扯下圍巾時捂著胸口一臉嬌羞尷尬,面對毫不知情的拳王男友的鄙視和父親馬東的怒氣不知所措又傲嬌十足;
GIF/2K
兩人想盡辦法要換回來,換不回來就暫時接受現實準備迎接拳賽。
GIF/2K
GIF/1K
然而,揣著艾迪生靈魂的馬小已經無法做記者,而揣著馬小靈魂的艾迪生壓根不會打拳,也不想參賽。當中還有拳王男友的威脅與挑釁。
「馬小」與「艾迪生」排斥對方,開始互相拆台,「自嘲自黑」,一個令對方名譽掃地,一個令對方被開除解僱。
GIF/2K
然而,一次偶然機會,揣著「艾迪生」靈魂的馬小無意中撞見了拳王男友的真實面目,痛徹心扉,決意走上拳台,擊敗男友……
然而,不會打拳的馬小如何獲得勝利,男女主角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講真,《羞羞的鐵拳》笑料上沒有《夏洛特煩惱》密集,其立意深度上也不及第二部《驢得水》具有黑暗幽默和諷刺意義。
其中的上山拜師、一剪梅、扇巴掌、敘說名字由來、衣櫃藏身片段都不算新鮮,但開心麻花的精明之處在於——梗是老的,我就給你玩台詞;台詞是老的,我就玩網路用語,網路用語過時了,我就玩表情和顏藝。
GIF/2K
如果說《夏洛特煩惱》是現實與理想的和解,是過去與現在的和解,那麼,《羞羞的鐵拳》則是是自己與自己的和解,而這世上,理解或許不難,但自己與自己的和解,往往才是最大的難題。
遺憾的是:主角的感情遞進處理還不夠到位,所以最後的一吻反而略顯生硬。
近兩年來,在笑點密集還懂得剋制、會用懷舊做輔料、但還令人有些驚喜的片子,一個是韓寒的《乘風破浪》,一個是開心麻花系列,但《開心麻花》遠比很多喜劇玩得高級,也比很多話劇改拍的電影要懂得弱化舞台感話劇台詞感,從而更加靠近電影。
開心麻花的風格亦十分明顯,從話劇到電影,都是十足的商業化大眾化路線,套路相近,在故事點上和笑料上翻新加工,如果套路上也能有所更新,就更加令人喜上眉梢了。這一部電影,讓我恍惚看到了內地吳君如的影子,內地難得出現女喜劇高手,馬麗獨樹一幟的喜劇化,遠遠高級於賈玲的表演。
最後要說,開心麻花話劇中,大棋棋我比較喜歡《烏龍山伯爵》。期待這會是開心麻花系列下一部可以立項的電影。
2、五福燒臘拼盤——《追龍》
肥瘦相間咸鮮甜,人身百味一盤中
《追龍》無疑算作一道五福拼盤港式菜,燒肉的飽、白切雞的鮮、燒鵝的硬、排骨的香、叉燒的暖,外加一道若有若無的苦。
GIF/2K
未上映前,並不看好,因為近年來從未導演過好片的王晶實在是太讓人「冬雷那個陣陣,晴天那個霹靂」了。
近年來看到王晶導演的《澳門風雲》狗血系列,我一直都想問——王晶導演,你還記得你當年導演過的煜煜生輝的《賭俠》《賭神2》嗎,還記得那個經典又經典的《九品芝麻官》嗎?
王晶曾經是我心中最好的香港商業片導演之一,雖然他的片子經常良莠不齊,但看在他打造了我心中的性感女神邱淑貞的份上,我就姑且原諒了他。
而這次的《追龍》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王晶,也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甄子丹,還看到了一個與以往港片不同的港片。
故事描述的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處於英國殖民之下,高層貪污腐敗,街民械鬥不息。來自潮汕的青年阿豪(甄子丹飾)偷渡到香港後,帶著兄弟,從充人數打架、打一次架能賺三十塊的底層混混一路開打,逐漸混出名堂,爬上香港黑幫霸主之位,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跛豪,與從普通探長爬上高位的雷洛(劉德華飾)歷經生死,兩人隻手遮天,黑白兩道通吃,跌宕起伏巔峰低谷,一路腥風血雨,看盡生死富貴。
當年香港麥當雄拍攝、呂良偉主演的《跛豪》根據香港當年的黑幫霸主吳錫豪真人真事改編的經典傳記電影,並且充分發揮了麥當雄善於講故事和畫人物的長處,一部電影看得人熱血沸騰,不但獲得四千萬票房,還拿到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如果說香港版的《教父》,那必須是《跛豪》無疑,其質量絕對勝於後來的香港古惑仔系列。
這一次的《追龍》雖然似乎還做不到經典,但還算是精彩。
港片特色濃厚的械鬥、港式幽默元素、九龍城寨的還原,六七十年代的服飾髮型、香港當年五虎將中三位的到場,黑幫對英國警督的敵視與表面的平和,「粉檔」「賭檔」「雞檔」黃賭毒所體現的黑幫與警察的勾當,都很好地呈現了香港七十年代社會風雲感、年代感及警匪梟雄片和「富貴險中求」的特色。
整個影片128分鐘,故事做得相當飽滿。
曾經演過當年根據「五億」探長呂樂改拍的《雷洛傳》的劉德華再次演繹雷洛自不陌生,跛豪和呂樂都各自成為傳奇,何況是二人的組合再度重現銀幕。
甄子丹雖少了幾分匪氣和霸氣,但是詮釋跛豪還算合格,雖有用力過猛之嫌,但至少不算齣戲,尤其以往動作片積累下來的「悍猛之氣」和該片中適量的打戲所發揮出來的優勢,以及對跛豪好勇鬥狠的一面體現得入木三分,喜怒哀樂的表情變化與細微用心處也可見一斑,與身邊兄弟的義氣、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篤定、與雷洛大起大落之中關係的微妙變化與信任的減淡
無論如何,比起《羞羞的鐵拳》的熱鬧,《追龍》這部國慶檔電影,也不應該被忽略。久未出現的吳毅將演技依舊爆棚。
三星半推薦
3、東北亂燉——《縫紉機樂隊》
就圖個飽而已
最初聽到「縫紉機樂隊」這個名字,不是因為這部電影,而是因為《悟空傳》。
以往的《煎餅俠》讓我見到了大鵬的對電影的圓夢,這一次,我又看到了大鵬對音樂的圓夢。片頭別具創意,電影雖然玩法不算高級,但也其實並未比《羞羞的鐵拳》差多少,如果沒有那個接近尾聲時候的街頭打鬥,其實影片質量會顯得更好。
同為勵誌喜劇片,《羞羞的鐵拳》趣味在討巧的設計和幽默且別具深意的台詞感,《縫紉機樂隊》在台詞上不是自黑就是黑別人,多少帶點東北地方色彩,且過於直白,反而缺乏真正的幽默。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落魄的、也曾經懷揣搖滾夢的經紀人幫助一個同樣有搖滾夢想的人完成夢想、為保住城市公園的「大吉他」而舉辦搖滾演唱會、組建搖滾樂隊的故事。
其實,百分之八十的人心中都有一個藝術的夢,這個夢,可能曾經是電影,可能曾經是歌手,還可能是其他。
電影中的台詞和歌曲還是有令人動容的地方的,比如「我記不清自己從哪裡來,也忘記了為什麼而存在」,「我的故鄉叫未來」,「不唱,心裡那口氣就沒了」,「一開始想著什麼時候開始」「後來想著什麼時候結束」。
我想大鵬在說這些台詞的時候應該是有所觸動的,畢竟他當年懷揣夢想來到想要做唱片行業卻被騙光了錢財,面試了一家又一家唱片公司,卻沒被錄用,後來陰差陽錯進了搜狐音樂頻道做編輯。
大鵬每次的電影體現的都是小人物的失敗、困頓、夢想、憧憬和起落。《煎餅俠》如是,《縫紉機樂隊》也不例外,兩部片子有不少相似之處。
GIF/1K
(1)小人物+共同的夢想
《煎餅俠》中一夜之間破敗的導演、一直跑龍套的女演員、狗仔隊出身的攝影師,為了共同的電影夢想聚到一起;
《縫紉機樂隊》中不成功的經紀人、懷揣搖滾夢想的修車廠「搖滾王子」主音胡亮、失戀的貝斯手丁建國、想要尋找真愛的鼓手、搖滾夢想破碎而一直抱憾的吉他大帝、熱愛音樂卻被母親禁止學琴的鍵盤手女孩。
(2)大明星+共同客串
大鵬從自己自導自演的第一部戲《屌絲男士》中就把大明星從范冰冰、韓庚到柳岩、賈玲用了個遍。電影中亦是如此。大鵬的明星人脈資源甚廣。
《煎餅俠》中曾志偉、吳君如、鄧超、尚格雲頓、東北F4、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柳岩;
《縫紉機樂隊》中更是結合搖滾主題和「搖滾不會死」的呼籲讓著名吉他手李延亮、黑豹樂隊趙明義、唐朝樂隊的劉義軍、新褲子樂隊的彭磊、麥田守望者的肖瑋把特警、釘子戶、被綁架者客串了個遍。
(3)撕碎夢想+拼接夢想+致敬的人物出現
《煎餅俠》和《縫紉機樂隊》都有發現現實敵不過夢想和撕碎夢想的橋段,但都有最終拼接夢想實現夢想的結局,雖然毫無懸念,甚至老套,但還是會令人小小的感動一回,就因為觀者尚未實現的夢想在結尾那一刻的復甦與回暖。
《煎餅俠》結尾的四位古惑仔與《縫紉機樂隊》結尾Beyond的黃貫中與葉世榮的出現,又出現異曲同工之妙。
(4)女神都愛屌絲
從《煎餅俠》中的柳岩、郭采潔到《縫紉機樂隊》中的古力娜扎,女神都愛屌絲男主,儘管也從來沒演清楚是怎麼喜歡上的。
不過真心提醒大鵬,這種梗不要總玩了,如果沒有研發的新意,遲早會被厭棄,致敬,不等於湊數和堆砌。
4、威靈頓牛排——《英倫對決》
老道而有嚼頭,肉滿而不幹澀
較之於鮮肉,今年老手們以及老臘肉們的出場都令人頗為滿意,比如古天樂在《貪狼》中的演技爆棚,吳京在《戰狼2》中的穩中求勝,甄子丹在《追龍》中的稍作轉型,成龍在與皮爾斯布魯斯南合作的《英倫對決》中亦是如此。
同樣扮演疼愛女兒的父親,成龍與古天樂有所不同,古天樂是從女兒的生死不明到死去,情緒上有著多重轉變,那根弦由緊繃到崩斷;
成龍在《英倫對決》中突破以往四五十歲還要演小夥子和美少女談戀愛的模式,也一改年初《功夫瑜伽》的秀秀秀,變得持重沉穩,扮演一個61歲的老人,滄桑、年邁、百折不回。
很多年前,當成龍未到中年的時候,他的功夫喜劇獨樹一幟;中年之後,他的功夫喜劇開始展露尷尬,曾經我有多麼想看他的功夫喜劇,後來就有多麼地不想看他的功夫喜劇。
但在新片《英倫對決》中,他將老人為女兒尋仇報仇的執著、從驚恐到痛苦,從焦急到冷靜,最後決定自己解決的性格鋪陳得非常合理到位,就連老人走路時腿腳偶爾的不便、老態和身手上偶爾的失誤演繹得非常有血有肉,這個人物,不是以往的英雄,卻是最可敬的父親。
從女兒死於一起爆炸案,到要求政府追兇,再到自己隻身跟蹤,與對手進行叢林之戰,最後擊斃兇手,成龍第一次讓我真正注意到了他的眼神,蒼老、疲憊後的倔強、固守、決然,和對家人的愧疚,讓我幾乎懷疑成龍要成為被預言「今年有望拿影帝」的古天樂在電影大獎中最大的競爭對手。
《英倫對決》的兩個老男人做主角,卻為電影平添一份魅力,皮爾斯布魯斯南曾經是我心中最帥的007,人老了依舊味道十足,歲月的刀法真乃因人而異,時而鬼斧神工,時而神哭鬼泣。
這部影片,是國慶檔的一道威靈頓牛排,大火煎上色,包上鵝肝醬、蘑菇泥,再包一層火腿和酥皮後,一點點熟起來,有滋味起來。
不過,對於不愛吃牛排的人,恐怕是怎麼都愛不起來的。
想看各種打打打的筒子們要失望了,這部片子最精彩的地方在演不在打。
打死不推薦
5、變質的奶油蘑菇湯——《極致追擊》
看都看吐了,還吃啥?
這部電影《極致追擊》做到了前半個,那就是「極致」,極致無聊,極致尷尬,極致不合理。
十月大忌,忌看《極致追擊》,同樣是關於畫作珍品,人世間竟然會有一部比《富春山居圖》還無聊。
今年影院,比《綁架者》更更恐怖的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恐怖的,是《極致追擊》;
至於比《極致追擊》更恐怖,創造了豆瓣2.0分(有史以來最低分)的《純潔心靈 逐夢演藝圈》,我只聽了不到三十秒的主題曲,我就開始佩服演唱該曲的組合,果然歌手不是誰都能當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耐力,能忍著不吐,而唱完這樣一首神曲,太敬業了。
《極致追擊》主角任性,一次又一次放著需要押送的物品不管,就為了尋回以前丟失的東西,甚至以新物品為餌,試問,這樣的保鏢,誰敢用?讓一眾夥計搭檔跟著找死;
主角愛女主,女反派不能理解得要死;
從主角到配角,演技為零,智商為負;
梁靜居然會有這麼尷尬的演技,國內外那麼多演員是吃演技長大的,為啥裡面的角色都跟吃藥劑長大的似的,並且還是牛黃腦殘片吃多了。
總之,《羞羞的鐵拳》《追龍》值得一看;
《縫紉機樂隊》《英倫對決》可以一看;
《極致追擊》千萬別看,珍愛國慶,慎重選片!


TAG:棋說藝影 |